-
公开(公告)号:CN1189361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89318.6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浸没式余热回收装置,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本发明换热器本体,所述的换热器本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且沿水平方向分布的多组换热管路;其中,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其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的换热管路包括呈上下分布的出水管道、支管道以及进水管道;其中,每个管道均呈横向设置,且相邻管道间通过弯管接头相连通,以形成一个弯曲的单向流通通道。本发明的浸没式余热回收装置,高温炉渣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在遇到不同高度位置处的换热管道后,会不断地形成分流、合流,有利于提高炉渣与管道间的换热面积;同时,炉渣与管道间的换热系数也不断变换,从而可有效提高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0437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87217.4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液态高炉渣余热回收方法及回收系统,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所述高温液态高炉渣经密封加压后,能够以一定压力进入渣水换热罐,并在所述渣水换热罐完成所述高温液态高炉渣与冷凝水的热交换而产生蒸汽;所述经密封加压后的压力值不低于0.5MPa,优选的所述渣水换热罐内的压力为0.5~1.0MPa,且高温液态渣从炉渣加压储藏罐输送到渣水换热罐内时,渣水换热罐内部的压力要小于炉渣加压储藏罐内的压力。本发明只需引入少量冷凝水,便可在高温液态渣经过渣水换热罐时实现充分的热量交换,产生了大量可再利用的高温高压蒸汽,压力0.5‑0.8MPa,显著提高了高炉渣余热回收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28283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1122156.3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01J20/281 , B01J20/286 , B01J20/30 , G01N2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相微萃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饮料色素目测比色卡、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色素吸附试纸的制备;S2:目测比色卡的制作。在所述步骤S1中,试纸是滤纸经表面改性而成;在所述步骤S2中,比色卡是基于S1中试纸吸附不同浓度色素后呈现的颜色差异排列而成,目测比色卡每种色素的对比颜色包括20个色块,每个色块的颜色即为试纸吸附相应浓度的标准色素后的颜色。本发明的目测比色卡吸水性能好,色素吸附效率高,适用面广,此外,该比色卡的制备方法非常简单,操作简便,颜色梯度明显,且具有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适用于着色饮料样品中色素的半定量目视比色检验。
-
公开(公告)号:CN11637942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86990.3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热值预热式预混多孔介质燃烧器,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预热燃烧单元和供气单元。所述预热燃烧单元包括固定在壳体腔内的多孔介质,多孔介质包括大球和小球,大球与小球通过多孔板分隔,所述大球位于多孔板的上方,小球位于多孔板的下方。所述供气单元包括燃气管道和空气管道,燃气管道包括燃气总管和至少一根与燃气总管连接的燃气支管,所述燃气支管穿过壳体埋设于小球中。本发明将燃气支管埋设于多孔介质中,与空气充分混合,可以安全地进行空气煤气双预热,有效利用低热值燃气,实现对空气和煤气的安全预热。
-
公开(公告)号:CN11585208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700394.2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21C5/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回收转炉煤气的方法,属于转炉煤气回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回收转炉煤气的方法包括:将转炉煤气与有机质颗粒混合,同时进行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得到待回收转炉煤气;所述混合为:将有机质颗粒在载气作用下喷吹至转炉煤气中;所述喷吹的方向与所述转炉煤气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有机质颗粒的喷吹量为转炉煤气体积的5~225g/m3。实施例的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回收得到的转炉煤气的平均回收量为128m3/t钢,转炉煤气回收量增加了16.4%,氧含量为0.2~0.3%,降低到了1%以内的安全浓度,有效减少了转炉煤气的放散,平均热值提高了约25%。
-
公开(公告)号:CN11519686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332215.8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融高炉渣制渣棉收集装置,属于高炉渣利用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筒体、进料单元、旋转破碎单元、压渣收集单元、耙渣成型单元和推渣传送单元,熔融高炉渣经旋转破碎单元切割成纤维状渣棉,进而在压渣收集单元中经过扫掠、搅拌、收集,使得纤维状渣棉向下进入耙渣成型单元,对于分散的渣棉进一步进行耙渣成团,最后经过推渣传送单元对其进行集棉输出,具有良好的收集渣棉效果,更有利于渣棉收缩成团输送,并且对于制渣集棉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空气通过烟气出口进入余热锅炉进行发电,进而对热量进行再利用,有效降低能源成本,同时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对于高炉渣成纤工艺的综合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218599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90762.1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烧结机漏风率在线检测的测量方法,属于烧结技术领域。通过在烧结机各个风箱入口靠近炉篦位置以及风箱出口的支管分别设置热电偶,可实时采集温度数据测算各风箱漏风率,提高了漏风率在线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通过在各风箱支管处设置压力变送器,检测管道内烟气动压,根据各支管动压数据,对各支管漏风率进行加权,可计算整个烧结机的系统漏风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烧结机系统漏风率不能实时测量、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且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投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41697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62741.9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转炉煤气可行回收量预测方法,属于钢铁行业余能回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转炉煤气发生机理分析,获得影响因素;采集对应的一级机和二级机数据,并将一级机数据进行预处理为以炉为单位的数据集;将一级、二级数据融合构成转炉煤气可行回收量预测数据集;利用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将影响因素作为输入层、煤气可行回收量作为输出层,建立煤气可行回收量预测模型;采集三级机炼钢生产计划数据中转炉冶炼钢种、吹炼开始时间、吹炼结束时间等信号,确定转炉生产工艺类型,根据此类型转炉生产对应的操作因素,利用预测模型,实现转炉煤气可行回收量精准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24232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60608.8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焦炭转运方法及焦炭转运系统,涉及焦炭转运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生物质原料;S2:生物质原料填放在焦罐内焦炭层顶部形成生物质层;S3:转运焦罐;本发明中生物质原料的反应活性较高,且具有一定量的挥发分,在焦罐顶部填放可利用生物质的高反应活性充分替代焦炭烧损,有效降低焦炭烧损量,降低焦炭烧损时的碳排放,同时由生物质氧化所产生的碳氧化物属于绿碳,不计入二氧化碳排放,另外生物质原料的成本低,在实际填放生物质原料时操作难度较低,不会发生物理密封使焦罐腔内产生负压引起生产事故的安全问题,提高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9177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77021.6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蛋白类食品新鲜度纸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化传感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荧光试纸的制备;S2:双响应纸传感器的制备。在步骤S1中,试纸是滤纸表面经荧光试剂与硅烷偶联剂共聚改性而成;在步骤S2中,纸传感器是由S1中试纸吸附pH敏感变色化合物制备而成。本发明的纸传感器可用于蛋白类食品新鲜度实时监测,食品变质时试纸同步呈现出明显的表观颜色和荧光变化,且响应快速,传感信号的变化不可逆,对其它挥发物的抗干扰能力强,可显著提高食品新鲜度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此外,该传感器制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无需精密仪器,也无专业技术门槛要求,实用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