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6820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80008887.5

    申请日:2018-01-17

    Abstract: 制冷装置(10)包括制冷剂回路(20),该制冷剂回路(20)进行热源侧热交换器(23)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8)中的一者成为散热器且另一者成为蒸发器的制冷循环。在制冷剂回路(20)中填充有包含具有引起歧化反应的性质的氟化烃在内的制冷剂。制冷剂回路(20)具有:喷射器(25),其具有减压流路(25a)、吸引流路(25b)及喷出流路(25c);气液分离器(26),其供从喷出流路(25c)喷出的制冷剂流入;膨胀机构(27),其对从气液分离器(26)流向蒸发器的液态制冷剂进行减压;以及吸入管(21b),其将气液分离器(26)中的气态制冷剂引向压缩机(21)。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制冷剂的歧化反应发生。

    马达转子及具备该马达转子的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01611526B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0880005187.7

    申请日:2008-0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有效地分离气体和油,且可以防止富油和缺油的马达转子及具备该马达转子的压缩机。马达转子(1),具备:转子芯(2)、至少一条气体通路(7)、和油通路(8)。转子芯(2)通过多个叠层钢板(3)层叠而构成。气体通路(7)贯穿转子芯(2)的轴向,使气体流体从转子芯(2)的一轴向端部即第一轴向端部(9)向相反侧的第二轴向端部(10)流动。油通路(8)在转子芯(2)内部位于比气体通路(7)更靠转子芯(2)的径向外侧的位置,使油从气体通路(7)的气体流体的流动方向的反方向、即从第二轴向端部(10)向第一轴向端部(9)流动。

    制冷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16446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80116550.7

    申请日:2009-04-30

    Abstract: 一种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使用在包含超临界状态的过程在内的状态下工作的制冷剂,即使在负载变动的情况下也能维持设备的可靠性,并能使性能系数提高。热源侧热交换器(4)与高级侧的压缩元件(2d)的喷出侧相连接,连接配管(72、73、74、75)将热源侧热交换器(4)与膨胀机构(5)连接。连接配管(77、2a)将利用侧热交换器(6)与低级侧的压缩元件(2c)的吸入侧连接。气液热交换器(8)使连接配管(72、73、74、75)中流动的制冷剂与连接配管(77、2a)中流动的制冷剂彼此进行热交换。气液三通阀(8C)对制冷剂在连接配管(72、73、74、75)的途经气液热交换器(8)的部分流动的状态与制冷剂在连接途经气液热交换器(8)的部分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的气液旁路配管(8B)中流动的状态进行切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