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1518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437448.9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熊仓英二 , 古庄和宏 , 田中胜 , 大久保瞬 , 板野充司 , 四元佑树 , 水野彰人 , 后藤智行 , 山田康夫 , 土屋立美 , 午坊健司 , 黑木眸 , 加留部大辅 , 高桑达哉 , 津田哲志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汽车用制冷循环装置。尚未研究在汽车用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应使用何种制冷剂。汽车用空调装置(1)具备制冷剂回路(10)和被封入该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制冷剂回路(10)具有压缩机(80)、作为除湿制暖模式下的散热器的第1热交换器(85)、以及外部气体用热交换器(82)、制冷用控制阀(87)、和作为除湿制暖模式下的蒸发器的第2热交换器(86)。制冷剂为低GWP制冷剂。
-
公开(公告)号:CN11621518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436397.8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熊仓英二 , 古庄和宏 , 田中胜 , 大久保瞬 , 板野充司 , 四元佑树 , 水野彰人 , 后藤智行 , 山田康夫 , 土屋立美 , 午坊健司 , 黑木眸 , 加留部大辅 , 高桑达哉 , 津田哲志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汽车用制冷循环装置。尚未研究在汽车用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应使用何种制冷剂。汽车用空调装置(1)具备制冷剂回路(10)和被封入该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制冷剂回路(10)具有压缩机(80)、作为除湿制暖模式下的散热器的第1热交换器(85)、以及外部气体用热交换器(82)、制冷用控制阀(87)、和作为除湿制暖模式下的蒸发器的第2热交换器(86)。制冷剂为低GWP制冷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47516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340244.9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熊仓英二 , 古庄和宏 , 田中胜 , 大久保瞬 , 板野充司 , 四元佑树 , 水野彰人 , 后藤智行 , 山田康夫 , 土屋立美 , 午坊健司 , 黑木眸 , 加留部大辅 , 高桑达哉 , 津田哲志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汽车用制冷循环装置。尚未研究在汽车用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应使用何种制冷剂。汽车用空调装置(1)具备制冷剂回路(10)和被封入该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制冷剂回路(10)具有压缩机(80)、作为除湿制暖模式下的散热器的第1热交换器(85)、以及外部气体用热交换器(82)、制冷用控制阀(87)、和作为除湿制暖模式下的蒸发器的第2热交换器(86)。制冷剂为低GWP制冷剂。
-
公开(公告)号:CN11393969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080042770.6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4F1/0063 , F24F1/0068 , F24F11/84 , F24F13/30 , F25B7/00 , F25B9/00 , F25B41/26 , F25B41/34 , F25B49/02
Abstract: 在使用具有可燃性或毒性的制冷剂的情况下,有时单位室内容积允许的制冷剂填充量受到限制,但专利文献1中没有关于制冷剂填充量的限制的记载。制冷剂循环系统(100)包括第一制冷剂回路(1)及第二制冷剂回路(2)。第一制冷剂回路(1)具有第一热交换器(11)、第一压缩机(12)以及第一级联热交换器(21)。第二制冷剂回路(2)具有第一级联热交换器(21)、第二压缩机(22)及第二热交换器(31A、31B)。第一热交换器(11)及第一压缩机(12)收容于第一单元(10)。第一级联热交换器(21)及第二压缩机(22)收容于第二单元(20)。第二热交换器(31A、31B)收容于第三单元(30)。第一单元(10)、第二单元(20)及第三单元(30)彼此分开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26820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80008887.5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制冷装置(10)包括制冷剂回路(20),该制冷剂回路(20)进行热源侧热交换器(23)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8)中的一者成为散热器且另一者成为蒸发器的制冷循环。在制冷剂回路(20)中填充有包含具有引起歧化反应的性质的氟化烃在内的制冷剂。制冷剂回路(20)具有:喷射器(25),其具有减压流路(25a)、吸引流路(25b)及喷出流路(25c);气液分离器(26),其供从喷出流路(25c)喷出的制冷剂流入;膨胀机构(27),其对从气液分离器(26)流向蒸发器的液态制冷剂进行减压;以及吸入管(21b),其将气液分离器(26)中的气态制冷剂引向压缩机(21)。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制冷剂的歧化反应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6415013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580024534.0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564 , C22C21/02 , F04C18/322 , F04C23/008 , F04C2210/268 , F04C2230/41 , F04C2230/91 , F04C2230/92 , F04C2240/20 , F04C2240/30 , F05C2201/0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提高可靠性。旋转式压缩机(101)具有缸体孔(24a)。活塞(21)在缸体孔(24a)内相对于缸体(24)移动。衬套(22)在缸体孔(24a)内与缸体(24)和活塞(21)滑动。缸体(24)和活塞(21)由Al‐Si合金成型,该Al‐Si合金具有超过作为共晶点的12.6wt%的Si含有量。衬套(22)由钢成型,并且具有包含与缸体(24)和活塞(21)滑动的滑动面(22a)的表层。表层被改性为具有比Al‐Si合金中含有的初晶Si的硬度更高的硬度。并且,表层在滑动面处具备Hv1000以上的硬度。(24)、活塞(21)和衬套(22)。缸体(24)具有缸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782115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280043604.3
申请日:2012-09-03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0/02 , F25B13/00 , F25B39/00 , F25B40/02 , F25B2313/025 , F25B2313/02741 , F25B2600/2507 , F25B2600/2513 , F28D1/05391 , F28F2215/02
Abstract: 在为制冷装置的空调机(10)中设置有过热度控制部(71),当室外热交换器(40)进行蒸发动作时,该过热度控制部(71)对膨胀阀(33)的开度进行控制,使得通过主热交换部(50)及辅助热交换部(55)后汇合起来的制冷剂达到规定的过热度。在空调机(10)中还设置有流量调节阀(66)和流量比控制部(72),当室外热交换器(40)进行蒸发动作时该流量调节阀(66)对流经主热交换部(50)的制冷剂和流经辅助热交换部(55)的制冷剂的流量比进行调节,该流量比控制部(72)对流量调节阀(66)进行控制,使得已通过主热交换部(50)的制冷剂和已通过辅助热交换部(55)的制冷剂的温度大致相等。
-
公开(公告)号:CN104220823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80016335.6
申请日:2013-03-27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29/003 , F25B1/10 , F25B9/008 , F25B11/02 , F25B13/00 , F25B30/02 , F25B40/00 , F25B2309/061 , F25B2313/0233 , F25B2313/0272 , F25B2313/02741 , F25B2341/0661 , F25B2400/072 , F25B2400/13
Abstract: 提供一种容易抑制制冷剂偏流的空调装置(10)。空调装置(10)包括四级压缩机(20);第一~第四热交换器(41~44);室内热交换器(12);切换机构(31~34);膨胀机构(70);以及制冷剂配管组。第一~第三热交换器(41~43)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对压缩中途的中压制冷剂进行冷却的散热器起作用,并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第四热交换器(44)在制冷运转时作为散热器起作用,并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起作用。制冷剂配管组被配置成在制热运转时使制冷剂按顺序流过第一~第三热交换器(41~43)。
-
公开(公告)号:CN101611526B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0880005187.7
申请日:2008-02-14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32 , F04B39/0238 , F04C18/3564 , F04C23/008 , F04C29/026 , H02K1/276 , H02K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有效地分离气体和油,且可以防止富油和缺油的马达转子及具备该马达转子的压缩机。马达转子(1),具备:转子芯(2)、至少一条气体通路(7)、和油通路(8)。转子芯(2)通过多个叠层钢板(3)层叠而构成。气体通路(7)贯穿转子芯(2)的轴向,使气体流体从转子芯(2)的一轴向端部即第一轴向端部(9)向相反侧的第二轴向端部(10)流动。油通路(8)在转子芯(2)内部位于比气体通路(7)更靠转子芯(2)的径向外侧的位置,使油从气体通路(7)的气体流体的流动方向的反方向、即从第二轴向端部(10)向第一轴向端部(9)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016446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80116550.7
申请日:2009-04-30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9/008 , F25B1/10 , F25B13/00 , F25B40/00 , F25B2309/061 , F25B2313/02741 , F25B2400/13 , F25B2600/2507
Abstract: 一种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使用在包含超临界状态的过程在内的状态下工作的制冷剂,即使在负载变动的情况下也能维持设备的可靠性,并能使性能系数提高。热源侧热交换器(4)与高级侧的压缩元件(2d)的喷出侧相连接,连接配管(72、73、74、75)将热源侧热交换器(4)与膨胀机构(5)连接。连接配管(77、2a)将利用侧热交换器(6)与低级侧的压缩元件(2c)的吸入侧连接。气液热交换器(8)使连接配管(72、73、74、75)中流动的制冷剂与连接配管(77、2a)中流动的制冷剂彼此进行热交换。气液三通阀(8C)对制冷剂在连接配管(72、73、74、75)的途经气液热交换器(8)的部分流动的状态与制冷剂在连接途经气液热交换器(8)的部分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的气液旁路配管(8B)中流动的状态进行切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