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54126A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200480005063.0
申请日:2004-02-27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林弘典
IPC: G03F7/004 , B05D7/24 , C09D183/08 , G01N33/52 , G01N37/00 , G02B5/20 , G02B3/00 , H05B33/10 , H05B33/14 , H05K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F7/0005 , C08K3/22 , C09D183/04 , C09D183/08 , G03F7/0007 , G03F7/0046 , G03F7/0757 , H05K3/12 , C08L2666/54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用于制造图案形成体、不会使金属等溶出的湿润性图案形成用涂敷液,以及使用该湿润性图案形成用涂敷液的图案形成体的制造方法。通过提供一种其特征在于具有中性区域pH而且含有氧化钛,和具有疏液性的取代基与构成聚硅氧烷的Si原子直接结合的聚硅氧烷的湿润性图案形成用涂敷液,而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379284A
公开(公告)日:2002-11-13
申请号:CN02108419.X
申请日:2002-03-29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林弘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 G03F7/0007 , G03F7/001 , G03F7/11 , G03F7/2014 , Y10S430/14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案形成体的制造方法,其在制造图案形成体时,可以高精度地形成图案,不需要曝光后的后处理,而且在制造的图案形成体中不含有光催化剂,因而不用担心图案形成体自身劣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图案形成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图案形成体用基板调制工序和图案形成工序,其中,上述图案形成体用基板调制工序是调制具有特性变化层的图案形成体用基板的工序,该特性变化层的表面特性通过光催化剂的作用发生变化,上述图案形成工序是设置在基材上形成含有光催化剂的光催化剂含有层而成的光催化剂含有层侧基板的光催化剂含有层和上述特性变化层,使它们的间隙为200μm以下,然后由给定的方向照射能量,从而在上述特性变化层表面形成特性发生了变化的图案。
-
公开(公告)号:CN102667603B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080053118.0
申请日:2010-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F9/372 , G02B26/02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良好的图像显示、并且配线的取出容易的扭转球型电子纸。另外,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再利用的扭转球型电子纸。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而提供一种扭转球型电子纸,其特征在于,具有:透明电极侧基材,其包括包含具有透明性的膜的第一基材、以及在上述第一基材的一方的表面形成的透明电极;对置电极侧基材,其包括包含具有绝缘性的膜的第二基材、以及在上述第二基材的一方的表面形成的对置电极;以及扭转球层,其包含扭转球及含有低极性溶剂的低极性溶剂层,上述扭转球层利用上述第一基材及上述第二基材来密封,上述对置电极侧基材以上述对置电极位于上述扭转球层的相反侧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66760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80053125.0
申请日:2010-11-18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6/026 , Y10T156/1052 , Y10T156/11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制造可进行良好的图像显示、并且配线的取出容易的扭转球型电子纸。提供一种扭转球型电子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透明电极侧基材制备工序,其在包含具有透明性的膜的第一基材的一方的表面形成透明电极,从而制备透明电极侧基材;对置电极侧基材制备工序,其在包含具有绝缘性的膜的第二基材的一方的表面,利用可进行图案化的形成方法将对置电极形成为图案状,从而制备对置电极侧基材;扭转球层形成工序,其形成包含扭转球以及含有低极性溶剂的低极性溶剂层的扭转球层;以及扭转球层密封工序,其以在上述透明电极侧基材与上述对置电极侧基材之间夹持上述扭转球层的方式,配置上述透明电极侧基材及上述对置电极侧基材,并且,以上述对置电极位于上述扭转球层的相反侧的方式配置上述对置电极侧基材,并利用上述第一基材及第二基材对上述扭转球层进行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01154715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710154373.4
申请日:2007-09-26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H01L5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具有有机半导体晶体管形成工序,该有机半导体晶体管形成工序包括:有机半导体层形成工序,利用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由有机半导体材料构成的有机半导体层;钝化层形成工序,在所述有机半导体层上以图案状形成相对真空紫外光具有遮光性的钝化层;和有机半导体层图案形成工序,通过将真空紫外光照射到所述钝化层及所述有机半导体层上,对没有形成所述钝化层的部位的有机半导体层进行蚀刻,从而,可以高精度、简单地图案形成有机半导体层,能够以高的生产率制造具有有机半导体晶体管的有机半导体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154712B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0710154385.7
申请日:2007-09-26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541 , H01L27/32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半导体元件,具有:基板;形成在上述基板上的源电极及漏电极;形成在上述源电极及上述漏电极上,由绝缘性材料构成,并且按照由上述源电极及上述漏电极构成的沟道区域上成为开口部的方式形成,且具备作为层间绝缘层的功能的绝缘性分隔部;在上述绝缘性分隔部的开口部内,且形成在上述源电极及上述漏电极上,由有机半导体材料构成的有机半导体层;形成在上述有机半导体层上,由绝缘性树脂材料构成的栅极绝缘层;和形成在上述栅极绝缘层上的栅电极;上述绝缘性分隔部的高度在0.1μm~1.5μm的范围内。从而,可提供具备晶体管性能良好的有机半导体晶体管,且能够以高生产率制造的有机半导体元件。
-
-
公开(公告)号:CN1263352C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01117383.1
申请日:2001-02-23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14 , H01L27/3239 , H01L27/3241 , H01L27/3281 , H01L51/0003 , H01L51/0023 , H01L51/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简便制造的EL元件及其制造方法,EL元件是至少由第1电极、在该第1电极上形成的EL层和在该EL层上形成的第2电极所形成的EL元件,至少形成1层由光照射产生润湿性变化成分层。
-
-
公开(公告)号:CN1625715A
公开(公告)日:2005-06-08
申请号:CN03802857.3
申请日:2003-02-17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53 , G02F2001/133761 , G02F2001/133765 , Y10T428/1005 , Y10T428/1014 , Y10T428/1018 , Y10T428/1023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取向膜,在接触液晶层一侧的表面上,具有由疏水性区域和作为与水的接触角小于该疏水性区域的区域的亲水性区域构成的图案。利用该取向膜,不用形成突起部等构造物,或进行摩擦,就可以进行液晶的合适的取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