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6533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32693.8
申请日:2025-02-06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 C23C14/35 , C23C14/08 , C23C14/14
Abstract: 一种Ag‑BST修饰的LATP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固态电解质与Li金属固‑固接触存在不可忽视的极化效应,从而会造成不均匀的Li沉积和锂枝晶的生长,严重影响其循环的稳定性,在高速率的充放电过程中尤为明显。本发明在LATP固态电解质的表面制备了Ag‑BST界面修饰层,Ag‑BST界面修饰层能够与Li金属反应生成混合离子电子导电层,不影响修饰后系统的离子电导率。本发明以Ag‑BST作为界面修饰层可以极大增强固态电解质在大倍率运行下的安全性和电化学性能,从而构建出满足高倍率条件下的固态锂金属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983373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41587.9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 B82Y30/00
Abstract: 一种增强界面稳定性的非对称准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准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低、界面稳定性差、电化学窗口窄以及循环寿命短的问题。方法:一、制备TiN纳米纤维;二、制备钛酸锶钡纳米纤维;三、制备浇筑液;四、制备固态电解质。本发明所制备的增强界面稳定性的非对称准固态电解质具有高达7.3×10‑4S/cm的离子电导率,锂离子迁移数为0.74,电化学窗口宽达4.8V;基于该电解质组装的LiFePO4||CSE||Li全电池在1C倍率下展现了140mAh/g的初始放电比容量,经过1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超过75%。
-
公开(公告)号:CN1194474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76466.6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锂盐不对称结构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固态电解质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PVDF‑HFP为聚合物基体,结合高离子电导率的LATP无机填料,并引入两种锂盐添加剂,构建了一种双层结构,使得电解质在阴极侧具有增强的界面稳定性,在阳极侧则减少了与锂金属的反应,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电化学性能,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固态电解质在锂金属电池中界面稳定性差和电化学窗口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2421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37632.4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活性镍基异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一种电极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镍锌电池用氢氧化镍基复合材料电极存在比容量、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低的问题。方法:一、制备Ni(OH)2纳米片;二、制备Ni(OH)2/NiS异质界面材料;三、在三电极测试中,以循环伏安法对制备Ni(OH)2/NiS异质界面材料进行过电压活化,得到高活性镍基异质电极材料。一种高活性镍基异质电极材料作为正极在镍锌电池中应用。本发明制备的高活性镍基异质电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子传输能力与电极反应动力学,其在1Ag‑1的电流密度下可获得近500mAhg‑1的质量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099540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235726.7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8 , H01M10/0562 , H01M10/056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壳聚糖改性LATP基准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一种准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溶液自聚合法将壳聚糖自发地包覆在Li1.3Al0.3Ti1.7(PO4)3纳米颗粒上,并通过浇铸法制备出结构均匀的电解质膜;本发明制备的CS@LATP纳米颗粒具有高的机械强度和丰富的活性位点,增强了填料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很容易在基体中分散均匀,避免团聚效应,能够显著地增强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方法:一、制备CS@LATP纳米颗粒;二、制备电解质。一种壳聚糖改性LATP基准固态电解质在锂金属电池中应用。本发明制备的壳聚糖改性LATP基准固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的循环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65901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699573.1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基于垂直阵列的陶瓷‑聚合物准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一种准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零维或一维无机填料的引入对提高复合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垂直阵列的陶瓷‑聚合物准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将具有垂直阵列孔道的LATP陶瓷框架嵌入聚(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氯氟乙烯/双氟磺酰亚胺锂盐基体中,并应用在锂金属电池中;LATP陶瓷框架具有稳定的自支撑结构和高的比表面积,增强了LATP与P(VDF‑TrFE‑CFE)/LiFSI的接触面积,并且不存在陶瓷团聚现象,能够显著增加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还可以极大地提高了复合电解质的电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315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20995.8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单离子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聚合物固态电解质锂离子迁移数过低和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含有羟基的锂盐,与含有卤素的聚合物通过Williamson反应制备聚合物电解质,将含有羟基的锂盐接枝到含有卤素的共聚物上,得到具有正极稳定性的单离子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一种单离子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用于组装锂金属电池。本发明提供的单离子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的锂离子迁移数、良好的放电比容量以及高容量保持率,归因于聚合物电解质的化学结构;采用本发明制得的单离子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组装的锂金属电池,具有优良的电池性能和很好的商业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91335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83109.X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LATP陶瓷颗粒增强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目前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与电极界面接触不稳定、抗氧化性弱、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过低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ATP陶瓷颗粒掺杂的PVDF‑HFP基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和在锂金属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LATP陶瓷颗粒增强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具有优良的倍率性能;本发明对得到的电解质的使用寿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0.5C的倍率下循环100圈后,具有超过95%的容量保留率,说明本发明制备的LATP陶瓷颗粒增强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较高的循环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09172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72606.1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PEO的可植入电池温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一种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植入电池的温度传感器的结构复杂,工艺要求高,附加监测设备多和成本高昂的问题。一种基于PEO的可植入电池温度传感器,传感器的温敏区域的材质为PEO/CMC/Gr导电复合材料,引脚的材质为银线,温敏区域的下端两侧分别与两条引脚的拐角处相连接。方法:一、制备导电浆料;二、在聚酰亚胺薄膜上分层打印引脚和温敏区域,再覆盖聚酰亚胺薄膜,得到基于PEO的可植入电池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植入到电池内部,用于检测电池内部的温度。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基于PEO的可植入电池温度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674214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43617.1
申请日:2023-06-2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8 , H01M10/056 , H01M10/0562 , H01M10/0565 , D01F6/48 , D01F1/10 , D04H1/728 , D01D5/00
Abstract: 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氧化锆/PVDF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锂金属电池的锆基金属氧化物掺杂PVDF基聚合物复合电解质的制备。它包括以下步骤:一、PVDF复合氧化锆静电纺丝前驱体的制备;二、有机无机复合静电纺丝膜的制备;三、锂金属电池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四、共沉淀法钴掺杂氧化锆的制备;五、锂金属电池固态电解质的制备。该发明首先采用原位合成、静电纺丝法制备陶瓷填料分布均匀且多孔的凝胶电解质膜。同时采用元素掺杂、溶液铸膜法制备富氧空位陶瓷填料分布均匀的固态电解质膜。本发明中使用复合电解质膜在室温下均获得了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更高的安全性,推进实际生产应用。本发明应用于锂金属电池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