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金属电池用低温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15658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365888.2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一种锂金属电池用低温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一种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置低温电解液的方法并应用在锂金属电池上;该发明通过将锂盐与溶剂和添加剂共溶,得到锂金属电池用低温电解液,显著提升了锂金属电池在低温下的循环寿命;对本发明得到的锂金属电池用低温电解液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冷冻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解液凝固点低于‑60℃,在‑40℃时离子电导率可保持在0.54mScm‑1,在‑30℃下可具有4.88V的宽电化学窗口,组装的Li||Cu电池在‑30℃时可表现出90.7%的平均库伦效率。本发明提供的锂金属电池电解液具有较好的低温性能。一种锂金属电池用低温电解液在锂金属电池中应用。

    一种耐低温高压氯基电解质溶液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8845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07789.8

    申请日:2024-06-03

    Abstract: 一种耐低温高压氯基电解质溶液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属于一种电解质溶液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水系电解液在低温下容易结冰和电解液稳定电化学窗口较窄的问题。方法:将CaCl2或AlCl3与Zn(ClO4)2加入到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一段时间,得到耐低温高压氯基电解质溶液。一种耐低温高压氯基电解质溶液在超级电容器中应用。本发明使用Zn(ClO4)2拓宽CaCl2电解液的电压窗口,并降低其凝固点,所制成的具有极低凝固点的基于CaCl2和Zn(ClO4)2的低共熔溶剂电解液可构建在‑40℃稳定工作且工作电压为0~1.8V的水系超级电容器。

    一种高温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1335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82912.1

    申请日:2024-01-19

    Abstract: 一种高温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它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固体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差和机械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以PEO为聚合物基底,ZrO2为填料,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为锂盐,以PAN‑UiO66静电纺丝膜为骨架,制备了复合固态电解质,纺丝骨架提高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机械性能,形成了快速的Li+传输通道,提高全固态电池的整体性能。通过复合结构的设计,利用各组分的优势综合提高磷酸铁锂电池的循环性能。一种高温复合固态电解质在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中应用。本发明可获得一种高温复合固态电解质。

    一种3D NACISION型氧化物陶瓷骨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8659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82909.X

    申请日:2024-01-19

    Abstract: 一种3D NACISION型氧化物陶瓷骨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一种陶瓷骨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无机陶瓷电解质的表面能比较大,容易出现团聚,阻碍锂离子传输和界面兼容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ASICON型氧化物陶瓷三维骨架的制备方法并应用于锂金属电池中;该发明通过以去模板法和高温烧结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具有3D连续孔洞结构的LATP陶瓷片。一种3D NACISION型氧化物陶瓷骨架作为固态电解质在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中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3D NACISION型氧化物陶瓷骨架具有较高的循环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一种基于双掺杂活性炭的固态锂离子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5357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0924466.X

    申请日:2023-07-26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掺杂活性炭的固态锂离子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固态锂离子电容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锂离子电容器正负极反应动力学不匹配,导致锂离子电容器的容量和功率密度低和电解液不安全的问题。方法:一、制备氮硫掺杂的多孔碳;二、制备凝胶电解质;三、制备正负极电极片;四、预锂化;五、电池组装,得到扣式凝胶锂离子电容器和软包凝胶锂离子电容器。本发明采用玉米秸秆为原材料制备的氮硫掺杂的多孔碳,并将其作为锂离子电容器的负极的电极材料,不仅有利于解决负极材料动力学缓慢的问题,而且采用产量大,成本低的玉米秸秆原料也有利于LIC的大规模生产。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基于双掺杂活性炭的固态锂离子电容器。

    一种级联式多功能离并网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8842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811130894.0

    申请日:2018-09-27

    Inventor: 陈明华 刘凤龙

    Abstract: 一种级联式多功能离并网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变换技术领域;包括主控制柜与功率柜分别通过动力电缆和422总线双向连接,功率柜通过动力电缆依次连接滤波柜和电池柜,功率柜通过CAN总线连接电池柜;主控制柜包括第一电压传感器依次连接第一断路器、第二电压传感器、接触器、并网电抗器、熔断器和电流传感器,并网电抗器和接触器之间连接滤波电容,第二电压传感器和第一断路器之间依次连接第二断路器和并离网切换电路,主控制箱分别连接电流传感器、滤波电容、第一电压传感器和第二电压传感器,开关电源分别连接第一电压传感器、第二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本发明改善了电池的电能质量,能够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一种硫掺杂一氧化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1712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522396.1

    申请日:2023-11-15

    Abstract: 一种硫掺杂一氧化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它属于水系锌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掺杂一氧化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锰氧化物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低,限制了其电化学性能,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正极材料来促进二价锌离子的充放电的问题。方法:一、制备一氧化锰;二、制备硫掺杂一氧化锰;三、将硫掺杂一氧化锰、导电炭黑和聚偏二氟乙烯混合均匀后涂在碳纸上,得到硫掺杂一氧化锰电极。硫掺杂一氧化锰电极作为水系锌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使用。本发明制备的硫掺杂一氧化锰电极作为水系锌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使用,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比容量为727mAhg‑1。

    一种基于双掺杂活性炭的固态锂离子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5357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24466.X

    申请日:2023-07-26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掺杂活性炭的固态锂离子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固态锂离子电容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锂离子电容器正负极反应动力学不匹配,导致锂离子电容器的容量和功率密度低和电解液不安全的问题。方法:一、制备氮硫掺杂的多孔碳;二、制备凝胶电解质;三、制备正负极电极片;四、预锂化;五、电池组装,得到扣式凝胶锂离子电容器和软包凝胶锂离子电容器。本发明采用玉米秸秆为原材料制备的氮硫掺杂的多孔碳,并将其作为锂离子电容器的负极的电极材料,不仅有利于解决负极材料动力学缓慢的问题,而且采用产量大,成本低的玉米秸秆原料也有利于LIC的大规模生产。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基于双掺杂活性炭的固态锂离子电容器。

    一种氮化钛纤维增强准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74211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918815.7

    申请日:2023-07-25

    Abstract: 一种氮化钛纤维增强准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聚合物电解质存在离子电导率低、锂离子迁移数差、对锂枝晶抑制能力不足的问题。方法:一、制备TiN纳米纤维;二、制备电解质。一种氮化钛纤维增强准固态电解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固态电解质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电解质材料具有优良的倍率性能,具有较高的循环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本发明可获得一种氮化钛纤维增强准固态电解质。

    一种碳纳米管/氧化钼集成阵列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9992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0628783.8

    申请日:2021-06-03

    Abstract: 一种碳纳米管/氧化钼集成阵列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它涉及一种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碳纳米材料作为电极材料使用时存在稳定性差和容量快速衰减的问题。方法:一、制备泡沫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二、沉积氧化钼。一种碳纳米管/氧化钼集成阵列电极材料作为锂‑二氧化碳电池正极材料使用。本发明对得到的碳纳米管/氧化钼集成阵列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这种电极材料显示出极高的放电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首次放电容量达到了30.25mAhcm‑2;同时能保持300次循环,倍率性能最高可以达到0.25mAcm‑2。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碳纳米管/氧化钼集成阵列电极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