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00202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794485.6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度六边形Cu纳米晶的制备方法,主要步骤包括:配置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向硫酸铜溶液加入络合剂,得到混合液;用分液漏斗以0.5毫升/分钟的速率向混合溶液中滴加还原剂;在40~45摄氏度下搅拌反应6‑8小时。本发明利用Cu纳米晶在特定反应温度下的自发熟化形成稳定的六边形结构,未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确保了所得六边形Cu纳米晶具有“清洁的表面”。整合制备过程在无氮气保护下即可实现,且不需实施较高的温度,操作简单。所得产物纯度高,不含氧化物等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1731712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522396.1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硫掺杂一氧化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它属于水系锌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掺杂一氧化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锰氧化物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低,限制了其电化学性能,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正极材料来促进二价锌离子的充放电的问题。方法:一、制备一氧化锰;二、制备硫掺杂一氧化锰;三、将硫掺杂一氧化锰、导电炭黑和聚偏二氟乙烯混合均匀后涂在碳纸上,得到硫掺杂一氧化锰电极。硫掺杂一氧化锰电极作为水系锌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使用。本发明制备的硫掺杂一氧化锰电极作为水系锌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使用,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比容量为727mAhg‑1。
-
公开(公告)号:CN11293527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04933.5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制备CuPt合金纳米颗粒的方法,主要包括:1)配置可溶性Cu的前驱物与Pt的前驱物,按一定比例混合;2)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钾与盐酸溶液,均匀搅拌;3)加入还原剂抗坏血酸,继续搅拌,室温环境下反应5‑8小时;4)反应后所得产物经固分离以及清洗后,干燥处理,得到的固体粉末即为高纯度CuPt合金成品。该方法通过向反应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溶液,提升反应液对CuCl的溶解度,避免CuCl杂质的产生,提高产物纯度。由于较低的反应温度可降低纳米晶的生长的热力学熟化速率,本发明在不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获得小尺寸(65‑75纳米)且单分散性好的CuPt合金颗粒。整个制备过程易实现,后期样品清洗步骤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7317123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311522396.1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硫掺杂一氧化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它属于水系锌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掺杂一氧化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锰氧化物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低,限制了其电化学性能,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正极材料来促进二价锌离子的充放电的问题。方法:一、制备一氧化锰;二、制备硫掺杂一氧化锰;三、将硫掺杂一氧化锰、导电炭黑和聚偏二氟乙烯混合均匀后涂在碳纸上,得到硫掺杂一氧化锰电极。硫掺杂一氧化锰电极作为水系锌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使用。本发明制备的硫掺杂一氧化锰电极作为水系锌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使用,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比容量为727mAhg‑1。
-
公开(公告)号:CN113500202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794485.6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度六边形Cu纳米晶的制备方法,主要步骤包括:配置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向硫酸铜溶液加入络合剂,得到混合液;用分液漏斗以0.5毫升/分钟的速率向混合溶液中滴加还原剂;在40~45摄氏度下搅拌反应6‑8小时。本发明利用Cu纳米晶在特定反应温度下的自发熟化形成稳定的六边形结构,未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确保了所得六边形Cu纳米晶具有“清洁的表面”。整合制备过程在无氮气保护下即可实现,且不需实施较高的温度,操作简单。所得产物纯度高,不含氧化物等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1304487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110259632.X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小尺寸CuBr纳米颗粒的方法,属于无机纳米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制备过程包括:配置铜的前驱物,并与溴的前驱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搅拌;加入还原剂抗坏血酸,搅拌均匀;加入氯铂酸恒温反应;离心清洗烘干,获得样品。在CuBr纳米颗粒的制备过程中:少量的氯铂酸引入可有效抑制CuBr纳米晶的熟化,从而达到小尺寸CuBr纳米颗粒的获得;反应温度的提升可降低动力学对成核速率的影响,实现产物尺寸的均一性;随着溴化钾浓度的增加,所得CuBr颗粒尺寸逐渐降低。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产量较高,所得的CuBr纳米颗粒尺寸均匀,可控制在70‑100纳米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04487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59632.X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小尺寸CuBr纳米颗粒的方法,属于无机纳米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制备过程包括:配置铜的前驱物,并与溴的前驱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搅拌;加入还原剂抗坏血酸,搅拌均匀;加入氯铂酸恒温反应;离心清洗烘干,获得样品。在CuBr纳米颗粒的制备过程中:少量的氯铂酸引入可有效抑制CuBr纳米晶的熟化,从而达到小尺寸CuBr纳米颗粒的获得;反应温度的提升可降低动力学对成核速率的影响,实现产物尺寸的均一性;随着溴化钾浓度的增加,所得CuBr颗粒尺寸逐渐降低。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产量较高,所得的CuBr纳米颗粒尺寸均匀,可控制在70‑100纳米之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