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的防撞专用建筑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1383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410014762.0

    申请日:2024-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的防撞专用建筑,涉及专用建筑物领域,包括承重墙结构和设置在承重墙结构顶部的遮蔽结构,还包括热能循环调节系统和设置在承重墙结构内部的防撞抗震系统;热能循环调节系统与承重墙结构内空间或所述防撞抗震系统内空间连通;热能循环调节系统包括第一热循环管、第二热循环管和导热循环管,第一热循环管的一开口端设置在承重墙结构与遮蔽结构之间,另一开口端与所述第二热循环管连通,所述第二热循环管与所述导热循环管的上端连通,所述导热循环管下端延伸至承重墙结构内空间或所述防撞抗震系统内空间。本发明降低了浇筑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降低了建筑物的建造成本和能耗及使用中的能耗,也提升了建筑抗冲击和抗震性能。

    一种节能环保的防撞专用建筑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2973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22477.8

    申请日:2024-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的防撞专用建筑,涉及专用建筑物领域,包括承重墙结构和设置在承重墙结构顶部的遮蔽结构,还包括热能循环调节系统和设置在承重墙结构内部的防撞抗震系统;热能循环调节系统与承重墙结构内空间或所述防撞抗震系统内空间连通;热能循环调节系统包括第一热循环管、第二热循环管和导热循环管,第一热循环管的一开口端设置在承重墙结构与遮蔽结构之间,另一开口端与所述第二热循环管连通,所述第二热循环管与所述导热循环管的上端连通,所述导热循环管下端延伸至承重墙结构内空间或所述防撞抗震系统内空间。本发明降低了浇筑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降低了建筑物的建造成本和能耗及使用中的能耗,也提升了建筑抗冲击和抗震性能。

    一种节能环保的防撞专用建筑

    公开(公告)号:CN11751383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14762.0

    申请日:2024-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的防撞专用建筑,涉及专用建筑物领域,包括承重墙结构和设置在承重墙结构顶部的遮蔽结构,还包括热能循环调节系统和设置在承重墙结构内部的防撞抗震系统;热能循环调节系统与承重墙结构内空间或所述防撞抗震系统内空间连通;热能循环调节系统包括第一热循环管、第二热循环管和导热循环管,第一热循环管的一开口端设置在承重墙结构与遮蔽结构之间,另一开口端与所述第二热循环管连通,所述第二热循环管与所述导热循环管的上端连通,所述导热循环管下端延伸至承重墙结构内空间或所述防撞抗震系统内空间。本发明降低了浇筑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降低了建筑物的建造成本和能耗及使用中的能耗,也提升了建筑抗冲击和抗震性能。

    以风洞为基础的风-结构-地基耦合同步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22959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108727.3

    申请日:2020-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风洞为基础的风‑结构‑地基耦合同步试验系统,包括结构、模拟地基、加速度传感器、摄像机、激光位移传感器、测力装置以及动态信号分析仪等测试设备,结构包括上部结构和基础结构;该试验系统与大气边界层风洞相结合;上部结构与基础结构固定连接后埋设在模拟地基里;加速度传感器、测力装置、激光位移传感器等设备根据测量需求进行相应布设;动态信号分析仪作为数据采集和分析中心,各测量通道分别与相应测试装置、仪器等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耦合同步试验系统,能够同时考虑风荷载、基础结构及模拟地基对结构的影响,而且可以模拟出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动力特性。

    一种基于剪切增稠液的附着式自调谐质量阻尼器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8526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31259.3

    申请日:2019-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剪切增稠液的附着式自调谐质量阻尼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滚珠丝杠和密封舱,所述滚珠丝杠包括质量块和丝杠,所述质量块传动连接在丝杠的外侧,所述丝杠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转动连接在密封舱内,所述套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轻质板,所述轻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本发明实现了调谐质量阻尼器的频率自调谐特性,能够有效提升阻尼器的减振效果,降低桥梁拉索的振动。

    通过改变圆柱转速来调节边界层风洞试验底部湍流度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28332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178263.0

    申请日:2016-0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通过改变圆柱转速来调节边界层风洞试验底部湍流度的装置及实时调控系统,该装置放置在尖劈两侧,具体实现的思路是:通过设置在被测体测点上的湍流度传感器,感应风场的湍流度,当湍流度偏小或者偏大时,利用设置在可旋转圆柱装置上的控制模块向电机发送信号,电机根据信号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变旋转圆柱的转速;当湍流度达到预定值时,控制模块向电机发送相应信号,电机此时保持功率不变,圆柱体保持转速不变,边界层风洞底部湍流度保持不变,实验人员开始进行相应的风洞试验。

    一种实现湍流度量化控制的被动型旋转粗糙元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5247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67520.3

    申请日:2016-0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湍流度量化控制的被动型旋转粗糙元,包括,支座和顶部部件,支座和顶部部件分别通过旋转轴垂直连接,其中,旋转轴上均匀设置三个弯曲的风扇叶片,风扇叶片的顶部与顶部部件连接,风扇叶片的顶部和支座留有间隙,在支座内部,设置一个夹子,用来控制风扇叶片旋转的转速,夹子与旋紧盘连接,用一个带有刻度的旋紧盘来衡量夹子夹的有多紧。以及使用方法,包括,当夹子夹紧时,转轴受到较大摩擦力,使的风扇叶片旋转速度变慢;当夹子松开时,转轴不受摩擦力,风扇叶片可以自由转动,从而,准确测定湍流度。

    一种曲面叠层钢板自复位摩擦减振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04372734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615162.6

    申请日:2014-1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面叠层钢板自复位摩擦减振支座,包括上座、下座和位于所述上座、下座之间的曲面板,所述曲面板至少有二个并上下层叠设置,位于最下端的所述曲面板设置在所述下座上,位于最上端的所述曲面板与所述上座相接触并支撑所述上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层叠设置曲面板,使相邻的曲面板之间形成曲面摩擦副,使位于最上端的曲面板与上座形成第二摩擦副,使位于最下端的所述曲面板与下座形成第三摩擦副,通过叠层的曲面板之间的相互摩擦消耗车辆冲击、地震能量,利用曲面板的复位能力来实现自复位,结构形式简单,传力机制明确,成本低,减震效果稳定,耐久性好,尤其对受车辆冲击荷载影响大的支座,减振效果明显。

    一种阻塞比连续可调的尖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0462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47398.8

    申请日:2020-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塞比连续可调的尖劈装置,包括尖劈、支座和导轨,所述尖劈包括竖向档板和位于所述竖向档板两侧的三角形板,所述三角形板的上部与所述竖向档板的上部铰接,两块所述三角形板的底部通过两端均可水平伸缩的第一伸缩装置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阻塞比连续可调的尖劈装置能够使风洞模拟出的风场很好地重现实际大气边界层。其次,尖劈的连续可调特性能够对尖劈阻塞比和间距进行实时调控,实现风速、湍流度的实时变化,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以获得高精度、高质量的风速和湍流度剖面。最后,可调式的尖劈能够节省手动更换尖劈和调整尖劈间距的大量时间,可极大地提高风洞试验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