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4016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73077.5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中国铁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自感知双块式轨枕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方法,包括双块式轨枕、光纤光栅智能传感器、标定反力架、铁垫板、千斤顶、压电压力传感器和智能采集器,光纤光栅智能传感器预埋进双块式轨枕中,用于测试轨枕内部的温度变化和应变变化,其导线沿桁架钢筋从双块式轨枕侧面引出;标定反力架安装在双块式轨枕上,用于作为千斤顶施加压力的反力点;铁垫板安装在双块式轨枕的承轨台表面;千斤顶安装在铁垫板上,用于以标定反力架作为反力点对铁垫板施加荷载;压电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千斤顶上,用于测量千斤顶施加的压力值大小;智能采集器安装在标定反力架上,用于采集光纤光栅智能传感器的波长和压电压力传感器的电信号值并计算出两个传感器测得数值之间的函数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3226132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10147962.5
申请日:2013-04-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9/04
Abstract: 高铁钢轨伤损检测实验平台及检测方法,属于铁路安全监测与防护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手推式探伤仪的检测结果易受环境和个人因素影响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加压装置、丝杆、模拟车轮、模拟高铁钢轨、传送带、主动轮、电机、振动加速度传感器、wifi无线发射模块、wifi无线接收模块和上位机,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模拟不同车重、不同车速,制造不同的表面伤损,提取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和时频域特征参数,通过支持向量机来建立伤损识别库;二、在模拟高铁钢轨上沿圆周方向设置多个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提取每个传感器采集信号的参数;三、对照伤损识别库,判断二获取的每个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所在位置是否存在表面伤损。
-
公开(公告)号:CN100385257C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410043736.3
申请日:2004-07-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B1/10
Abstract: 抗辐射自清洁纳米光学防护膜,它涉及一种可在光学器件表面使用的防护膜。现有的防护膜在长期接受空间辐射环境作用后,这些薄膜会着色,光谱透过率明显下降。并且这些薄膜很容易被迅速污染。本发明防护膜各成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为:钛酸四丁酯1~4份,无水乙醇3~9份,二甲基甲酰胺0.001~1份,盐酸0.01~1份,冰醋酸0.1~1份,水0.02~1份,Ce(NO3)30.001~0.04份,LaCl30.003~0.05份。本发明的防护膜,纳米结构的尺寸可达到20~30nm;薄膜在可见及红外区的光谱透过率达到88%以上;对航天器常见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率可达到40~60%;在辐照剂量为2×1016particles/cm2的带电粒子辐照作用下,光谱透过滤下降小于10%。
-
公开(公告)号:CN1598618A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200410043736.3
申请日:2004-07-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B1/10
Abstract: 抗辐射自清洁纳米光学防护膜,它涉及一种可在光学器件表面使用的防护膜。现有的防护膜在长期接受空间辐射环境作用后,这些薄膜会着色,光谱透过率明显下降。并且这些薄膜很容易被迅速污染。本发明防护膜各成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为:钛酸四丁酯1~4份,无水乙醇3~9份,二甲基甲酰胺0.001~1份,盐酸0.01~1份,冰醋酸0.1~1份,水0.02~1份,Ce(NO3)30.001~0.04份,LaCl30.003~0.05份。本发明的防护膜,纳米结构的尺寸可达到20~30nm;薄膜在可见及红外区的光谱透过率达到88%以上;对航天器常见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率可达到40~60%;在辐照剂量为2×1016particles/cm2的带电粒子辐照作用下,光谱透过滤下降小于10%。
-
公开(公告)号:CN100337133C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510010052.8
申请日:2005-05-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光致发光薄膜及其辐照改性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光电集成领域中的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目前制备的发光SiO2薄膜存在发光不稳定和发光强度不高,制备方法用时较长的弊端。光致发光薄膜,在硅基片表面镀制铝膜,在铝膜表面镀制SiO2薄膜,再通过质子辐射方法诱导改变SiO2薄膜结构以获得光致发光。光致发光薄膜辐照改性的制备方法:(1)在硅基片表面间接制备SiO2薄膜;(2)采用质子辐射诱导改变SiO2薄膜结构以获得光致发光。本发明选用金属铝膜可以产生对硅基体性质的保护作用,从而使得集成电路的性能保持稳定。制备时间短,工艺简单,所得SiO2薄膜光致发光在室温下稳定,没有淬灭现象,可获得波长约为375nm(3.3eV)的光致发光,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226132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147962.5
申请日:2013-04-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9/04
Abstract: 高铁钢轨伤损检测实验平台及检测方法,属于铁路安全监测与防护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手推式探伤仪的检测结果易受环境和个人因素影响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加压装置、丝杆、模拟车轮、模拟高铁钢轨、传送带、主动轮、电机、振动加速度传感器、wifi无线发射模块、wifi无线接收模块和上位机,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模拟不同车重、不同车速,制造不同的表面伤损,提取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和时频域特征参数,通过支持向量机来建立伤损识别库;二、在模拟高铁钢轨上沿圆周方向设置多个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提取每个传感器采集信号的参数;三、对照伤损识别库,判断二获取的每个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所在位置是否存在表面伤损。
-
公开(公告)号:CN1598620A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200410043773.4
申请日:2004-08-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多功能复合光学纳米膜,它涉及一种光学器件表面的膜。现有的膜在长期接受空间辐射环境作用后,这些薄膜会着色,光谱透过率明显下降。本发明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分别为:钛酸四丁酯1-4份,无水乙醇3-9份,乙酰丙酮3-9份,二甲基甲酰胺0.001-1份,盐酸0.01-1份,冰醋酸0.1-1份,0.02-1份的水,ZrCl40.001-0.04份,LaCl30.003-0.05份,In(NO3)30.0001-0.001份,SnCl40.00001-0.0004份。本发明制备的光学纳米膜中,纳米结构的尺寸可达到20-30nm;薄膜在可见及红外区的光谱透过率达到85%以上;在辐照剂量为2×1016particles/cm2的带电粒子辐照作用下光谱透过滤下降小于10%,使用本发明的纳米膜,可以延长光学器件的使用寿命,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261775C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410043773.4
申请日:2004-08-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多功能复合光学纳米膜,它涉及一种光学器件表面的膜。现有的膜在长期接受空间辐射环境作用后,这些薄膜会着色,光谱透过率明显下降。本发明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分别为:钛酸四丁酯1-4份,无水乙醇3-9份,乙酰丙酮3-9份,二甲基甲酰胺0.001-1份,盐酸0.01-1份,冰醋酸0.1-1份,0.02-1份的水,ZrCl40.001-0.04份,LaCl30.003-0.05份,In(NO3)30.0001-0.001份,SnCl40.00001-0.0004份。本发明制备的光学纳米膜中,纳米结构的尺寸可达到20-30nm;薄膜在可见及红外区的光谱透过率达到85%以上;在辐照剂量为2×1016particles/cm2的带电粒子辐照作用下光谱透过率下降小于10%,使用本发明的纳米膜,可以延长光学器件的使用寿命,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696242A
公开(公告)日:2005-11-16
申请号:CN200510010052.8
申请日:2005-05-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9K11/00
Abstract: 光致发光薄膜及其辐照改性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光电集成领域中的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目前制备的发光SiO2薄膜存在发光不稳定和发光强度不高,制备方法用时较长的弊端。光致发光薄膜,在硅基片表面镀制铝膜,在铝膜表面镀制SiO2薄膜,再通过质子辐射方法诱导改变SiO2薄膜结构以获得光致发光。光致发光薄膜辐照改性的制备方法:(1)在硅基片表面间接制备SiO2薄膜;(2)采用质子辐射诱导改变SiO2薄膜结构以获得光致发光。本发明选用金属铝膜可以产生对硅基体性质的保护作用,从而使得集成电路的性能保持稳定。制备时间短,工艺简单,所得SiO2薄膜光致发光在室温下稳定,没有淬灭现象,可获得波长约为375nm(3.3eV)的光致发光,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23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041027.1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中国铁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杭绍台铁路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G01D5/26 , G01B11/16 , G01K11/3206 , G01L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板变形自感知监测系统,包括若干光纤光栅智能筋、智能解调仪及云端数据处理系统,若干光纤光栅智能筋之间以光纤连接,并固定或活动设置于轨道板内且用铠装线进行保护,用于对轨道板的变形量、内部温度、应力应变进行精确测量;智能解调仪内置到轨道板中,用于实时解调数据并将数据上传云端数据处理系统;云端数据处理系统与智能解调仪远程连接,用于对上传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到轨道板各点的变形量同时远程控制智能解调仪的启动、监测、待机、关机。本发明提供的无砟轨道板变形自感知监测系统,在不改变现有轨道板施工技术的情况下,以光纤光栅智能筋代替传统钢筋,监测效率高,稳定性强,有很好的适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