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体励磁有功与无功功率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10015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110064176.3

    申请日:2021-01-18

    Abstract: 永磁体励磁有功与无功功率控制系统,属于电机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同步调相机可靠性低、不能调节有功功率、不能进行一次调频的问题。本申请涉及永磁体励磁有功与无功功率控制系统,该有功与无功功率控制系统采用永磁体励磁的同步电机,没有转子励磁损耗,转子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寿命长;利用传感器检测检测电机并网绕组的电动势,同时控制器调节控制绕组输出电流,使并网绕组电动势的相位、相序与电网对应相电压的相位、相序相同,闭合切换开关,使并网绕组与电网相连接。它用于实现有功和无功控制。

    双层整距绕组无铁心直线永磁同步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1934461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10800066.4

    申请日:2020-08-11

    Abstract: 双层整距绕组无铁心直线永磁同步电机,涉及电机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双边次级无铁心结构直线永磁同步电机采用整数槽单层绕组,线圈的两个有效边在同一平面内,线圈端部重叠,绝缘特性差;以及绕组完全封装在导热系数低的环氧树脂里,散热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双层整距绕组,提高了绕组因数和推力密度,降低了电机推力波动和次级永磁体涡流损耗,实现了线圈端部非重叠,提高了绕组绝缘性能。采用线圈端部直接液体冷却,提高了电机的冷却能力及输出能力。绕组基板采用高强度材料,提高了电机初级结构强度和电枢线圈排列精度。通过合理设计绕组端部附近次级铁心尺寸,增大了绕组漏抗,降低了电流谐波,减小了次级永磁体涡流损耗。

    轴向磁场双转子交流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1817521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10687914.5

    申请日:2019-09-24

    Abstract: 轴向磁场双转子交流电机,涉及电机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传统的电机不适合要求两个转子转速不相同的场合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轴向磁场双转子交流电机,利用一个电机定子产生两个转向相反、转速不同的磁动势,两个磁动势分别与两个转子磁场相互作用,使两个转子分别沿不同方向、以不同速度旋转,以达到适合两个转子转速不相同场合的目的。本发明可以提高双转子电机的效率与功率密度,简化了推进系统的结构,电机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靠性高。本发明适用于转螺旋桨推进系统中,尤其适合作为水下航行器推进用异向旋转双机械口永磁同步电机使用。

    串联电压补偿型飞轮脉冲发电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35614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0893366.9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一种串联电压补偿型飞轮脉冲发电机系统,属于电机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脉冲发电机的转子上需要有励磁绕组,造成系统可靠性和成本高的问题。它的输入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出端连接输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引出线,输入电动机的转子和输出发电机的转子同轴旋转,输出发电机的定子绕组引出线连接交流斩波器的输入端,交流斩波器的输出端连接串联变压器的一次绕组,串联变压器二次绕组的一端连接输出发电机的定子绕组引出线,串联变压器二次绕组的另一端连接输出整流器的交流输入端,输出整流器的交流输出端连接负载,电压控制器控制交流斩波器中开关的通断。本发明发电机转子上无绕组,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多相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5316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00071.5

    申请日:2020-08-11

    Abstract: 多相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及其驱动方法,属于电机领域。解决了现有多相永磁同步电机调速范围依赖于电机电磁结构,特别是依赖于转子结构,这种依赖于电机电磁结构的控制系统结构复杂、电流控制难度较大及系统功率因数低的问题。同步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包括定子铁心和电枢绕组;电机系统包括多相永磁同步电机、正相带绕组功率变换器和负相带绕组功率变换器;调速范围与电机的电磁结构无关,同步电机系统的恒功率调速范围宽;系统结构与控制方法简单;系统的功率因数高、效率高;既可以应用于宽恒功率调速范围的电动机系统,又可以应用于宽恒电压输出范围的发电机系统。本发明主要应用在电动车辆驱动系统、电主轴系统以及变速发电等领域。

    非重叠绕组无铁心直线永磁同步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195310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00069.8

    申请日:2020-08-11

    Abstract: 一种非重叠绕组无铁心直线永磁同步电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传统直线电机初级绕组绝缘特性差、推力波动大的问题。两个次级分别位于初级横向两侧,两个次级机械上连接在一起,每个次级与初级之间为气隙;次级包括次级铁心和多块次级永磁体,多块次级永磁体沿运动方向N、S极依次交替固定在次级铁心的气隙侧;所述初级包括绕组基板和m相电枢绕组;所述绕组基板为矩形;所述电枢绕组包括2jm个线圈组;绕组基板(110)的横向两侧分别沿运动方向粘贴固定jm个线圈组;每个线圈组包括k个线圈,并且k个线圈属于同一相,沿运动方向连续排列;绕组基板两侧的线圈相对应布置。本发明可降低电机高速运行时永磁体的涡流损耗,减小电机的推力波动。

    双层整距绕组无铁心直线永磁同步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193446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00066.4

    申请日:2020-08-11

    Abstract: 双层整距绕组无铁心直线永磁同步电机,涉及电机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双边次级无铁心结构直线永磁同步电机采用整数槽单层绕组,线圈的两个有效边在同一平面内,线圈端部重叠,绝缘特性差;以及绕组完全封装在导热系数低的环氧树脂里,散热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双层整距绕组,提高了绕组因数和推力密度,降低了电机推力波动和次级永磁体涡流损耗,实现了线圈端部非重叠,提高了绕组绝缘性能。采用线圈端部直接液体冷却,提高了电机的冷却能力及输出能力。绕组基板采用高强度材料,提高了电机初级结构强度和电枢线圈排列精度。通过合理设计绕组端部附近次级铁心尺寸,增大了绕组漏抗,降低了电流谐波,减小了次级永磁体涡流损耗。

    外转子飞轮脉冲同步发电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35595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893322.6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飞轮脉冲发电机组存在整个机组的轴系长、系统的功率密度和可靠性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外转子飞轮脉冲同步发电机系统,属于电机和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输入逆变器、输入电动机、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输出整流器和励磁电流调节单元;输入逆变器的输出端与输入电动机的引出线连接,输入电动机的转子与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同轴连接,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枢绕组输出端与输出整流器的交流输入端连接;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电枢绕组输出端连接励磁电流调节单元;电机为反凸极结构,在电机转速下降时,通过控制励磁电流调节单元输出无功电流的大小即可实现系统的输出电压调节,控制容易,励磁功率小。

    定子磁路控制飞轮脉冲发电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6021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94407.6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定子磁路控制飞轮脉冲发电机系统,属于电机和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脉冲发电机组功率密度低、能量密度低、体积重量大的问题。本发明的输入逆变器的输出端与输入电动机的引出线相连;磁路控制交流绕组的引出线与磁路控制直流电源的输出端相连;交流发电机的电枢绕组输出端与输出整流器的交流输入端相连,交流发电机的电枢绕组输出端并接励磁电流调节单元;输入电动机的转子、交流发电机的转子与惯性飞轮同轴连接。有益效果为控制简单、效率高、电压调整率小、过载能力强和可靠性高等特点,可用作大容量脉冲电源,在核聚变试验技术、等离子体和电磁发射技术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双定子永磁同步电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90529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235009.9

    申请日:2018-03-21

    Abstract: 双定子永磁同步电机,涉及电机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双定子永磁同步电机,一般采用分数槽集中绕组,分数槽绕组的线圈的数量多,制造成本较高;同时,由于分数槽绕组的磁动势谐波含量大,当电机绕组的通电频率较高、过载倍数大时,转子永磁体的涡流损耗大,永磁体温升高,容易引起永磁体的不可逆退磁的问题。本申请涉及双定子永磁同步电机,通过采用双定子绕组对应相错位,使两个电枢的合成磁动势与电动势谐波含量少,转子永磁体的涡流损耗小,且绕组端部不重叠,从而提高了电机效率和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