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藻培养及藻饼收获一体化的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0873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02678.5

    申请日:2020-06-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藻培养及藻饼收获一体化的设备及方法,该方法包括跑道池、水泵、加药箱、反应沉淀罐、隔膜泵、板框压滤机,跑道池、水泵、反应沉淀罐、隔膜泵、板框压滤机依次相连,加药箱与水泵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将传统的微藻培养和微藻收获两部分工艺结合在一起,具有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无污染、工业设备无需二次安装等优势;2.本发明构建了一种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可以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微藻培养收获一体化技术,在絮凝剂絮凝作用以及微藻自身重力作用下,微藻可以快速沉降下来,微藻絮凝效率高达90%以上,通过板框压滤机后可得到含水率40%左右的藻饼,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前景。

    一种提高大型溞摄食效率的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7543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78448.9

    申请日:2021-0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大型溞摄食效率的驯化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以小球藻或斜生栅藻作为饵料,投加氨基酸,随后调节pH为8~9,投加大型溞成体,保持环境温度为25~30℃,光照为1500‑3000 Lux,光暗比6 L:18 D;其中,所述氨基酸为L‑脯氨酸、D‑谷氨酸、L‑半胱氨酸中的至少一种。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提高大型溞对微藻的摄食效率,从而提高微藻收获效率;同时,还提高大型溞本身的营养价值,从而激发大型溞作为高价值饲料应用于水产养殖的潜力。

    一种利用磁场联合微波增强城市污水中藻类产氧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725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24555.6

    申请日:2019-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磁场联合微波增强城市污水中藻类产氧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微藻培养,利用城市污水培养高油脂微藻;步骤B:磁处理,将正在处于对数期的藻液通过水泵引入磁处理池,在一定的磁场强度和磁处理时间进行磁处理。步骤C:微波辐射,将经过磁处理的藻液引入微波处理池,在低功率微波辐射条件促进小球藻产氧、生物量和净光合速率。用城市污水培养小球藻既可以处理污水,解决环境问题,也可以生产生物柴油,缓解能源危机,为污水净化提供新的思路。将微波加入到微藻产生物柴油系统中,能够进一步促进菌藻共生体系达到最优效果,有利于降低曝气的能源消耗,进一步促进微藻生物产油的产业化。

    一种光导管-跑道池联用培养产油微藻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5723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53660.5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导管-跑道池联用培养产油微藻的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装置包括两大部分,跑道池主体部分、光导管部分。跑道池配备水质在线监测分析仪、水泵、进水口及排水口;光导管安装于钢构架小型跑道池装置池顶盖子上,通过光导管对自然光的捕集与再分配,池内不同深度的微藻接受相同的光强照射,从而促进跑道池内微藻的生长繁殖,对于微藻的大规模、高密度培养方式的研究进展,推动微藻生物柴油的产业化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一种同步去除硫、氮和碳并回收单质硫的污水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781020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1010102439.7

    申请日:2010-01-28

    Abstract: 一种同步去除硫、氮和碳并回收单质硫的污水处理设备,它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处理含硫含氮污水工艺中单质硫难以回收且回收率不高的问题。反应器设置在单质硫收集容器内,三通安装在单质硫收集容器的底部上,反应器的下端面与三通的上端口连通,三通的左端口及右端口分别穿出单质硫收集容器的两侧壁露在外面,进水泵的排出口与三通的左端口连通,三通的右端口通过回流泵与反应器的上端侧壁连通;单质硫排出管与单质硫收集容器的下端壁连通。该设备具有可高效回收生成的单质硫的作用,使反应器在进行生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单质硫沉积在单质硫收集容器的底部内,不致影响反应器的运行效果,单质硫回收效率高,可达80%。

    一种提高大型溞摄食效率的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7543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678448.9

    申请日:2021-0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大型溞摄食效率的驯化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以小球藻或斜生栅藻作为饵料,投加氨基酸,随后调节pH为8~9,投加大型溞成体,保持环境温度为25~30℃,光照为1500‑3000 Lux,光暗比6 L:18 D;其中,所述氨基酸为L‑脯氨酸、D‑谷氨酸、L‑半胱氨酸中的至少一种。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提高大型溞对微藻的摄食效率,从而提高微藻收获效率;同时,还提高大型溞本身的营养价值,从而激发大型溞作为高价值饲料应用于水产养殖的潜力。

    一种利用磁力转子收获城市污水附着式培养含油微藻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1865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624900.6

    申请日:2019-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磁力转子收获城市污水附着式培养含油微藻的系统,主要包括:(1)微藻附着式培养,向装置中投加适量大小适中的透光性载体,将适量浓度的藻液通入到该装置中,城市污水为微藻快速生长繁殖提供高N、P环境,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微藻在载体表面易附着形成生物膜的原理培养微藻。(2)微藻的收获,装置底部设置磁力转子,利用磁力转子快速转动下产生的离心力以及微藻生物膜自身的重力进行固液分离,微藻沉积在装置底部,上清液从装置上部排出,达到微藻高效收获的目的。此方法将传统的微藻培养和微藻收获两部分工艺结合在一起,具有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无污染、具有工业化前景的优势。

    双立柱柱稳式多用浮台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00342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618462.3

    申请日:2017-07-26

    Inventor: 王大政 周旭 郭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立柱柱稳式多用浮台,具有:水下设备舱及压载舱、水上甲板及甲板室以及连接水下设备舱和水上甲板的立柱。本发明涉及的双立柱柱稳式多用浮台结合了传统的半潜平台和海洋环境观测浮标二者的优点:浮台相较半潜平台建造成本更低、更易于维护;相较浮标抗风浪能力更强、寿命更长、结构外形更简单、可观测的海洋要素更齐全、工作水域范围更深、自动化控制程度更高、功能更加综合。双立柱对称布置。采用圆柱代替传统大型半潜式平台采用的方形立柱,减小水线面面积,从而减小波浪对于台体的作用,减小运动响应。浮台可用于搭载各类设备,根据搭载设备的不同,可实现浮台多用性。

    一种同步去除硫、氮和碳并回收单质硫的污水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781020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010102439.7

    申请日:2010-01-28

    Abstract: 一种同步去除硫、氮和碳并回收单质硫的污水处理设备,它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处理含硫含氮污水工艺中单质硫难以回收且回收率不高的问题。反应器设置在单质硫收集容器内,三通安装在单质硫收集容器的底部上,反应器的下端面与三通的上端口连通,三通的左端口及右端口分别穿出单质硫收集容器的两侧壁露在外面,进水泵的排出口与三通的左端口连通,三通的右端口通过回流泵与反应器的上端侧壁连通;单质硫排出管与单质硫收集容器的下端壁连通。该设备具有可高效回收生成的单质硫的作用,使反应器在进行生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单质硫沉积在单质硫收集容器的底部内,不致影响反应器的运行效果,单质硫回收效率高,可达80%。

    一种除硫脱氮自养菌的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07353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064468.1

    申请日:2008-05-09

    Abstract: 一种除硫脱氮自养菌的筛选方法,它涉及一种自养菌的筛选方法。它解决了现有分离除硫脱氮自养菌的方法复杂、所得单菌落生长不好的问题。方法:1.取样品菌悬液,进行分离扩大培养;2.厌氧夹层培养出单菌落;3.挑取单菌落,进行扩大培养;4.挑取扩大培养后菌液,接种于固体分离培养至有单菌落长成,然后挑取单菌落转接液体培养基中;5.重复步骤二、三和四至分离出单菌落,即为除硫脱氮自养菌。本发明分离除硫脱氮自养菌的方法简单、单菌落生长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