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d/NiCu二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66841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234981.0

    申请日:2015-05-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d/NiCu二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将Ni,Cu的无机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然后按摩尔比4:1~1:1加入到锥形瓶样式的火胶棉膜内,再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充入惰性气体氩气,然后进行密封,放在烧杯中,加入还原剂进行还原,第二步将钯盐溶解于盐酸中配成溶液,加入表面活性剂,用还原剂还原,形成种子溶液,然后将其与第一步得到的产物混合,超声,洗样,离心,得到最终的产物为黑色的Pd/NiCu纳米复合材料。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出比表面积大的合金纳米薄膜,具有优良的磁性和催化活性。本发明方法简单易操作,易控制。

    一种用于软连接圆柱电芯电池模组的有限元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4932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883515.6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软连接圆柱电芯电池模组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包括:使用包含质量和转动惯量信息的质量单元来表示电芯,使用节点来表示电芯间连接装置;构建电池模组等效模型;对不同尺寸规格的电池模组进行模态试验,以提取出结构的振型和固有频率;根据结构的振型和固有频率,对电池模组等效模型中使用的衬套的刚度进行参数识别,得到优化衬套刚度参数;将优化衬套刚度参数赋予电池模组等效模型,并结合现有的电池包壳体有限元模型,将两者进行接触连接,得到电池包装配体有限元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准确地反映电池模组真实结构的模态特征,最大限度降低有限元模型的节点数量,同时针对同种设计、不同规格的电池模组具有普适性。

    一种旋转式轿车车门密封系统参数的遗传并行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02756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310120578.6

    申请日:2013-04-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朱文峰 王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轿车车门密封系统参数的遗传并行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整段密封条分段,计算每段的压缩能耗,叠加每段的压缩能耗得到整段密封条的压缩能耗;2)根据计算得到的密封条的实际压缩能耗和设计要求的密封条压缩能耗,建立压缩能耗的适应度函数;3)在确定满足压缩能耗设计要求的合适的密封条排气孔数量之后,基于遗传算法对CLD曲线进行优化;4)根据排气孔的数量以及优化后的CLD曲线,通过分段密封截面数值仿真,快速确定密封条的截面形式和几何尺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需要根据样品装车、实验测试等进行多轮反复调试,大大降低了设计过程的费用和周期。

    一种适用于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动态膜形成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0263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10079360.5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Y02W1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动态膜形成控制方法,涉及处理剩余污泥的分置浸没式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连续动态膜过滤模式。本发明的动态膜控制方法设置沼气循环的间歇操作模式,通过设置沼气循环的关闭与开启时间及沼气循环强度,达到控制动态膜增长与衰减速率的目的。本发明耦合了传统厌氧发酵与新型动态膜分离工艺,既可以在动态膜组件清洗时保证主体反应区的厌氧条件,又方便了传统厌氧发酵罐的升级改造;沼气循环的间歇操作模式可以限制动态膜的增长速率,并减少气体冲刷对动态膜的破坏,既提高了出水水质,又延长了物理清洗周期;与传统沼气循环模式相比,由于大量减少了循环模式开启的时间,达到了节能的效果,相同曝气强度条件下可节省气体循环能耗67-97%。

    一种低成本的UWB单锚点手机融合定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23400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67850.7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刘儿兀 王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UWB单锚点手机融合定位系统,包括UWB锚点模块、智能手机、UWB标签模块,其中:UWB锚点模块视为UWB基站,其位置为PBAS,UWB锚点模块实时计算输出其与UWB标签模块之间的距离信息D,即完成测距;智能手机与UWB锚点模块通过局域网连接,智能手机同步实时获得距离信息D1、D2、D3。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UWB室内定位部署繁琐、成本高等问题,是一种低成本的、部署简便、可长期提供稳定定位的室内UWB单锚点融合定位系统。

    一种基于智能盲杖的室内导盲系统及导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8718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11160665.5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刘儿兀 王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导盲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盲杖的室内导盲系统及导盲方法。一种智能盲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振动模块、右振动模块、轮子、超声波避障模块、编码器、摄像头、中央处理模块、IMU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用于对信息的处理以及决策,包括图像识别及导航模块、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模块、最新时刻位置定位模块;使用多传感器融合算法获得室内定位信息。本发明可解决视障者室内出行问题,由于借助于轮式的导盲杖,可用编码器获取精确的行走距离,在长距离范围内,也可达到亚米级的定位精度,满足视障者的出行要求。

    帐篷型框架结构的石墨烯/FeSn-纳米棒阵列/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9591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610227883.9

    申请日:2016-04-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帐篷型框架结构的石墨烯/FeSn‑纳米棒阵列/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水热法,调控表面活性剂用量及前驱物配比,合成了FeSn/rGO晶种,然后,通过种子生长法,获得了FeSn‑纳米棒阵列/rGO,最后再通过水热法,在其上面铺展一层石墨烯封顶,形成一种帐篷型的稳定框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制备条件温和,产物形貌稳定、纯度高,且产物处理方便简洁,具有很强的通用性,适合于工业生产;原材料易得,不需要催化剂和模板,价格低廉;产物具有较高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的锂电性能,可以作为具有高性能的锂离子负极材料,有广阔的锂电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