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3147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52778.2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空间非连续形变监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基于选取的相干点构建弧段网络,采用无形变模式约束的弧段解算模型对网络中的所有弧段进行时序解算;然后基于非连续形变处的相位跳变机制,采用弧段均方误差阈值法探测位移不连续处并将相干网络分割成多个独立子网;基于结构的力学形变特性,在每个子网内选取中心点为参考点,进而完成所有子网的多参考点、自适应解缠,最终获取到较为可靠的形变监测结果。本发明所提供方法能够自动探测到位移不连续处并进行自适应分段解缠,可以克服现有时序InSAR算法在进行空间非连续形变监测时的不适用性,提高形变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8234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0032579.4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 绍兴市柯桥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穿心双拉杆钢框架支撑大跨玻璃幕墙系统的施工方法;幕墙系统安装在主体结构上,幕墙系统包括大跨支撑结构和安装于大跨支撑结构上的玻璃面板系统;大跨支撑结构包括实腹钢框架和穿设在实腹钢框架中的穿心双拉杆系统;实腹钢框架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立柱和水平设置的横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按照要求进行主体结构施工;二:对施工安装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三:安装实腹框架的立柱;四:安装横梁及穿心双拉杆系统;五:在设计指定位置对穿心拉杆系统进行张拉;六:安装玻璃面板系统。该幕墙系统的施工方法具有大幅简化施工程序,确保大跨结构安装精度,加强结构牢固度,为该幕墙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施工技术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2207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16336.0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nventor: 韩超 , 胡秋斌 , 张斌 , 高一民 , 周广杰 , 柳献 , 岳潇 , 张磊 , 李平 , 赵丹丹 , 陈奎玉 , 陈德文 , 徐俊祥 , 孙文 , 孙晓红 , 王旭峰 , 张永飞 , 周芳 , 张平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垂直顶升立管与主隧道管片连接结构与方法。其中,垂直顶升立管与主隧道管片连接结构包括纵向螺栓连接结构和环向螺栓连接结构;所述纵向螺栓连接结构用于在主隧道纵向上连接立管管节与主隧道管片;所述环向螺栓连接结构用于在主隧道环向上连接立管管节与主隧道管片。其充分利用了装配式拼装中螺栓连接的快捷便利性,在立管管节上预留与主隧道管片连接的螺栓孔,待立管管节垂直顶升到设计位置后,插入螺栓,快速连接,该方法同时具有连接强度高和施工进度快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56019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52475.0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山东硅步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 曲阜师范大学
IPC: F16M11/04 , F16M11/10 , F16M11/18 , F16M11/38 , G06V10/1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物体位置识别的方法及装置,属于双目视觉技术领域。其主要针对现有设备中双目相机本体装卸不便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支撑板,及对称设置于支撑板上的U型支架,对称U型支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安装板,且对称U型支架之间设有双目相机本体。本发明通过设置卡接组件进而实现对双目相机本体的便捷装卸,从而在对其进行拆卸维护时能够简便操作步骤,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升降组件取代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升降单元,进而能够以单手实现对双目相机本体的高度调整,避免现有技术中双手同步操作容易出现两侧移动不均而造成双目相机本体倾斜拉扯的现象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38254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97479.4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山东硅步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nventor: 常峰贵 , 梅尔文·艾伦·古德尔 , 张磊 , 何斌 , 李欣 , 亚瑟尔·阿亚兹 , 朱钟攀 , 安尼斯·库巴 , 加文·斯科特·白金汉 , 寇淼 , 宾瓦希德·阿里 , 维斯瓦纳特·贝拉姆 , 孙衔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般的控制或调节系统,具体为一种用于井下硐室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井下硐室内的井下变电所、预设深孔和预设管,若干个所述预设深孔均匀开设在硐室两侧和顶部的岩壁内,所述预设深孔的钻孔角度向上倾斜,所述预设深孔的直径从靠近硐室的一端至远离硐室的一端逐渐变小,所述预设管插入预设深孔内部,所述预设管的靠近硐室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底盘。本发明通过将井下主变电所散发的热量进行合理的处理,防止硐室内的井下变电所由于散发的热量导致岩壁膨胀,避免岩壁处产生裂缝,将井下变电所散发的热量由预设深孔和散热管导入岩壁深处,使温度变化分布在大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438254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297479.4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山东硅步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nventor: 常峰贵 , 梅尔文·艾伦·古德尔 , 张磊 , 何斌 , 李欣 , 亚瑟尔·阿亚兹 , 朱钟攀 , 安尼斯·库巴 , 加文·斯科特·白金汉 , 寇淼 , 宾瓦希德·阿里 , 维斯瓦纳特·贝拉姆 , 孙衔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般的控制或调节系统,具体为一种用于井下硐室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井下硐室内的井下变电所、预设深孔和预设管,若干个所述预设深孔均匀开设在硐室两侧和顶部的岩壁内,所述预设深孔的钻孔角度向上倾斜,所述预设深孔的直径从靠近硐室的一端至远离硐室的一端逐渐变小,所述预设管插入预设深孔内部,所述预设管的靠近硐室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底盘。本发明通过将井下主变电所散发的热量进行合理的处理,防止硐室内的井下变电所由于散发的热量导致岩壁膨胀,避免岩壁处产生裂缝,将井下变电所散发的热量由预设深孔和散热管导入岩壁深处,使温度变化分布在大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424010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78390.X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昆山轨道交通投资置业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共交通复合网络中站点站间可达性评价方法,包括:S1、明确公共交通复合网络对象,设计换乘出行意愿调查方案;S2、确定影响乘客换乘感知阻抗的关键因素集及层次;S3、通过情景设计构建乘客出行意愿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进行编码处理;S4、基于出行路径选择调查数据建立二元logit模型,计算各关键因素的支付意愿,建立不同衔接模式下考虑换乘环境的换乘感知阻抗模型;S5、获取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站点以及换乘环境信息;S6、构建复合公共交通加权拓扑网络;S7、计算站点的最短路径指数,进一步计算站点的可达性指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公共交通复合网络、考虑换乘环境的站间可达性评价方法,评价可靠客观。
-
公开(公告)号:CN11413166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25994.0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山东硅步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nventor: 常峰贵 , 梅尔文·艾伦·古德尔 , 张磊 , 何斌 , 李欣 , 亚瑟尔·阿亚兹 , 王志鹏 , 朱钟攀 , 李刚 , 周艳敏 , 安尼斯·库巴 , 加文·斯科特·白金汉 , 寇淼 , 宾瓦希德·阿里 , 维斯瓦纳特·贝拉姆 , 孙衔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手眼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遥操作视觉引导成像装置。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固定架和机械臂以及固定连接在固定架顶部下表面的3D摄像装置,还包括电机箱和输送机,所述电机箱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竖轴,所述电机箱的里侧连接有电机,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竖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竖轴的外表面在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上横臂和下横臂,所述上横臂远离竖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托盘,所述上托盘上放置有参照工件。本申请通过上横臂、上托盘和参照工件等结构的设计,使得该装置不仅具有固定成像眼看手系统中的具有全局视场、标定与控制简单、抗震性能好、姿态估计稳定等优点,且解决了固定成像眼看手系统中机械臂遮挡成像视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57807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208656.7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岩溶隧道注浆加固与堵水一体化测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测试模型:取内筒和外筒组成套筒,套筒管壁之间倒入水泥浆,取出内筒形成测试模型;(2)测试模型注浆:在测试模型中设置丝瓜瓤,向丝瓜瓤中注浆;(3)注浆加固效果测试:向注浆结石体施加压力,测量注浆结石体受力时的变形位移,根据注浆结石体所受压强峰值与变形位移表征注浆加固效果;(4)注浆堵水效果测试:将测试模型置于容器中,向注浆结石体上方的测试模型中注入水,测量流入容器中的水量,计算水流量并根据水流量大小表征注浆堵水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测试模型材料绿色无污染,且制作简单,耗时短,测试方法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4716635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510033189.9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并网和孤岛运行的微网综合继电保护方法,能够在微网不同的运行模式下线路发生路障时,准确切除故障段,按照所提出的整定方法,根据微电源和保护装置相对位置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距离整定方法,具有自适应性,消除了分布式电源输出电流引起的保护据动、误动等问题,而且,本方法只需要在一般的微机保护程序中稍加修改即可,不需安装额外的线路和装置,成本较低,对于微网的安全问题有很大的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