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抑制咖啡环效应的颜色转换层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9730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184209.2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抑制咖啡环效应的颜色转换层,包括基板、封装盖板和量子点层;基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第一凹槽,量子点层包括一一形成于第一凹槽内的量子点单元;封装盖板键合于基板上,具有与第一凹槽配合的盖板单元,盖板单元分布有若干挥发孔,其中中心区域的挥发孔的分布密度大于边缘区域;基板的底部对应第一凹槽中心区域的热导率大于边缘区域。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作方法和应用。通过将设计有挥发通道的封装盖板与基板键合和对基板底部受热面的设计,实现了对溶剂挥发速率调控进而抑制咖啡环的目的,使量子点图案形貌更加规则、良好。

    一种LED芯片定位挑选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6493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81786.3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LED芯片定位挑选方法,包括:101、使用间距固定的光罩板制作LED半导体晶粒,并对制作获得的LED半导体晶粒进行参数点测获得其点测数据;102、根据点测数据确定各LED半导体晶粒所属的实际BIN段区间;103、记录各LED半导体晶粒的栅格布局情况,获得布局数据;104、分选;分选装置基于布局数据,将属于实际相同BIN段区间的LED半导体晶粒从晶圆的原位置处挑出并移动至相应的蓝膜;其中,分选装置包括多个可单独控制的吸取装置,各吸取装置之间的间隔间距与栅格间距相同,使得分选装置可根据布局数据选择性地吸取相应的LED半导体晶粒能够提高芯片生产中LED半导体晶粒的分选效率,确保了芯片的质量,而且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自动化水平。

    光致发光检测的micro-LED检测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65485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46717.4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光致发光检测的micro‑LED检测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包括:1)对micro‑LED模组进行扫描,获取模组中每个芯片的位置数据;2)将激发光圈的中心定位于所需测量的单个芯片的其中一定位点,获取激发光圈区域内的PL光强数据,根据所需测量的单个芯片面积占激发光圈区域内总面积的比率计算所需测量的芯片的PL光强;3)依次移动激发光圈至所需测量的芯片的其它定位点,并重复步骤2)得到所需测量的芯片的多个PL光强,进行平均得到PL光强平均值;4)调整激发光圈大小,重复步骤2‑3)得到多个PL光强平均值,进行平均得到所需测量的芯片的PL光强数据。本发明有效分离获取单个芯片的精确数据,提高PL检测方法的精度。

    一种可抑制咖啡环效应的颜色转换层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9730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184209.2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抑制咖啡环效应的颜色转换层,包括基板、封装盖板和量子点层;基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第一凹槽,量子点层包括一一形成于第一凹槽内的量子点单元;封装盖板键合于基板上,具有与第一凹槽配合的盖板单元,盖板单元分布有若干挥发孔,其中中心区域的挥发孔的分布密度大于边缘区域;基板的底部对应第一凹槽中心区域的热导率大于边缘区域。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作方法和应用。通过将设计有挥发通道的封装盖板与基板键合和对基板底部受热面的设计,实现了对溶剂挥发速率调控进而抑制咖啡环的目的,使量子点图案形貌更加规则、良好。

    基于微通道与电泳沉积制备量子点色转换层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3479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70484.7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通道与电泳沉积制备量子点色转换层的方法,通过在阵列式排布的透明电极外围设置金属环绕电极和连接电极,并沉积绝缘层,对待沉积区域开口,采用微流道技术,与微通道盖板键合后向微通道通路中通入带电量子点溶液,结合电泳沉积技术,使量子点溶液沉积于待沉积区域的透明电极上形成量子点单元。将制备的量子点色转换层与Micro‑LED芯片阵列键合实现全彩化显示。本发明通过金属电极环绕透明电极的设计,并结合了微流道技术和电泳沉积技术,实现具有像素尺寸小、高PPI、高发光均匀性、沉积速度快、原材料利用率高、有利于大面积的量子点色转换层制备,从而推动全彩Micro‑LED的产业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