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579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172959.7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基于吻切理论的双设计点三维内收缩进气道反设计方法,涉及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宽速域进气道领域。将吻切理论与双设计点反设计方法相结合,在不同吻切平面内采用双设计点反设计方法构造基本流场,进而形成宽速域双设计点三维内收缩进气道反设计方法。将入口形状曲线设计为任意曲率连续的曲线,扩大入口形状曲线的设计自由度;应用吻切理论将入口形状曲线离散成若干个点,构建吻切平面,在若干个吻切平面中基于双设计点反设计方法设计基本流场,实现在不同吻切面内同时根据高/低马赫数流量需要开展宽速域双设计点三维内收缩进气道反设计;通过作动变构型面,实现进气道在低马赫数下的起动并且具有预期的流量捕获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5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18400.1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30/15 , B64F5/00 , B64C30/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基于流向双乘波原理的乘波前体/三通道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方法,属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内外流一体化设计领域。其本质是建立乘波前体外流场和内转进气道内流场之间的联系,设计和研究内外流一体化轴对称基准流场模型,在基准流场中采用密切流场,通过流线追踪设计型面,从而发展乘波前体/进气道一体化新型设计理论。乘波前体的前缘和三个内转进气道唇口前缘均能贴附在激波面上,乘波前体作为进气道的预压缩面,不仅可高效捕获预压缩后的气流,且具有高升阻比。三个三维内转进气道均能实现激波封口,获得全部流量捕获。通过“流向双乘波”原理可以实现乘波前体和三通道气动上和几何上的耦合,且不会对两者乘波特性造成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923997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30123.6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64F5/00
Abstract: 高超声速滑巡一体双乘波飞行器设计方法,涉及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进气道。根据高超声速滑翔‑巡航飞行器新型弹道方案大范围高效飞行需求,设计一种滑巡一体高超声速飞行器构型,包括基于流向双乘波原理的巡航级气动型面与基于最小波阻外锥近似理论的滑翔级气动型面。两级气动型面均进行各自设计点的乘波设计并以对称的形式进行结合,滑翔再入阶段飞行器背部的滑翔级气动型面朝下进行无动力滑翔增程,巡航阶段飞行器的巡航级气动型面翻转至下,在设计的内/外流一体化轴对称基准流场中通过流线追踪生成的外乘波壁面与内乘波进气道为巡航阶段提供良好的乘波特性。为实现高超声速定几何飞行器构型的宽速域、泛空域出色飞行性能的设计引入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83609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79512.3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宽域高效的TBCC排气系统设计方法,涉及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涡轮发动机喷管通道、超燃冲压发动机喷管通道、涡轮发动机喷管通道的喉道调节板、涡轮发动机通道的喉道调节板转轴和三维膨胀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在涡轮发动机通道的喉道处安装调节机构,调节机构采用转轴和平动调节板及滑轨,通过让调节板沿喉部侧轮廓线滑动实现涡轮发动机喉部调节以及通道关闭与开启,让共用上膨胀面沿绕喉部转轴旋转改变涡轮发动机喷管出口面积控制气流膨胀状态。提出一种工作范围在马赫数在0~6且几何可调的TBCC排气系统设计方案。可以实现在不同工作模式间平滑转换,最大化整体推进系统的性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