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9487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228849.3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对称架构的正交时频空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包括,基于互质阵列设计接收天线阵列元素,弥补非对称架构中阵列孔径损失,以实现更高精度的角度参数估计;基于互质阵列设计针对性的角度估计算法;在完成角度估计的基础上,实现对不同路径的时延、多普勒频移和信道增益估计,以恢复上行信道,重建下行信道;本发明可实现对基于非对称架构的正交时频空系统信道状态信息估计的同时,提升了参数估计的精度,大大降低了算法复杂度,提高了非对称架构系统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85779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0543191.0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426 , H04B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MIMO系统中接收天线选择与发送功率分配的联合设计方法,包括:基于相似度最大化准则,一根根将基站接收天线剔除,并比较基站接收端选择不同天线数时的上行能量效率,从而确定使上行能量效率最大化的基站接收端天线数;在基站接收端最优天线数为Kopt的情况下,设计基站接收天线选择矩阵;基于设计的天线选择矩阵,设计发送端功率分配矩阵,再基于该功率分配矩阵重新设计接收天线选择矩阵,重复此过程,直至前后两次能量效率的变化小于一个阈值,最终得到最优的基站天线选择方案和对应的用户发送功率分配方案。本发明可在提升系统上行能量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基站的硬件与能耗成本,大大简化了天线选择过程。
-
-
公开(公告)号:CN11440117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14946.8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5/02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在非对称大规模MIMO下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质阵列的下行信道估计方法。首先,构建基于互质阵列的上下行非对称收发系统模型,并关注阵列宽带信号带来的频域方向偏移;其次,进行上行接收估计出上行信道,并由此恢复路径数,到达角,路径增益等信道参数;最后,利用上行信道恢复出的信道参数重建下行信道;对于宽带信号还可以利用不同频点上的群稀疏特性提高信道估计精度。本发明利用互质阵列角度分辨率高的特点,解决了恢复出的上行信道无法直接用于下行信道预编码的问题。本发明在非对称架构中有效地利用部分天线估计完整的下行信道,在降低上行链路接收压力和提高信道恢复准确性方面具有明显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78572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70331.3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5/02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对称移位互质阵列的近场信道估计方法及系统,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包括通过两个互质阵列构建对称移位互质阵列,确定天线的排布方式;基于接收信号协方差重建虚拟观测信号,进行角度参数与距离参数的解耦;采用一维离网稀疏贝叶斯学习算法估计角度和用户数量,建立压缩离网稀疏贝叶斯学习模型,进行距离参数的分析和信道重建。本发明所述方法利用对称移位互质阵列极大的降低了系统的硬件开销与算法复杂度,使得信道估计更加准确和高效;利用基于虚拟采样的离网方法补偿低分辨率导致的网格失配,显著改善了参数估计的准确性,以精确地重建上行信道;更加适用于实际通信系统,提高了计算效率和信道估计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99639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283947.7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16/18 , H04W24/02 , H04B7/04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近场超大规模平面阵列通信系统中的正交位置设计方法,包括构建基于近场超大规模平面阵列的下行无线传输系统;基于基站处天线阵列的天线数目、载波波长以及天线间距,得到用户正交位置的方位角和仰角;基于所述用户正交位置的方位角和仰角,得到用户正交位置相对于基站的径向距离;基于所述用户正交位置的方位角、仰角和径向距离,得到基站处天线阵列的天线数目、载波波长以及天线间距确定的全部正交位置;本发明能够在超大规模MIMO近场区域中同时利用角度和距离来区分用户,有效降低了用户间干扰;相较于传统的远场正交位置设计方法,本发明所述的近场正交位置设计方法能够在近场区域有效减小用户间干扰,提高系统和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9639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283947.7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16/18 , H04W24/02 , H04B7/04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近场超大规模平面阵列通信系统中的正交位置设计方法,包括构建基于近场超大规模平面阵列的下行无线传输系统;基于基站处天线阵列的天线数目、载波波长以及天线间距,得到用户正交位置的方位角和仰角;基于所述用户正交位置的方位角和仰角,得到用户正交位置相对于基站的径向距离;基于所述用户正交位置的方位角、仰角和径向距离,得到基站处天线阵列的天线数目、载波波长以及天线间距确定的全部正交位置;本发明能够在超大规模MIMO近场区域中同时利用角度和距离来区分用户,有效降低了用户间干扰;相较于传统的远场正交位置设计方法,本发明所述的近场正交位置设计方法能够在近场区域有效减小用户间干扰,提高系统和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48137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0904263.X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5/02 , H04L5/00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视区域估计的导频长度设计方法,具体为:首先构建超大规模MIMO信道模型,初始化信道参数;然后设计可视区域估计的概率以及最优检测阈值,再设计使系统频谱效率最大化的最优导频长度。本发明基于低复杂度的大系统近似方法推导计算出系统频谱效率的封闭表达式,仅需要对与可视区域相关的信道进行估计以及传输,在实现上,可以显著降低计算成本,从而使得系统实现的复杂度降低,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对超大规模MIMO基于可视区域的通信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34655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91071.0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5/02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规模MIMO中的可视区域与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基站收到的来自用户的信号强度判断各个用户在基站阵列上的可视区域分布;判断各个用户的集合Sk中的数是否连续,如果连续,则直接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基站收到的来自用户的导频信号进行估计;如果不连续,则对信号进行自相关后,抽取其中可用元素并构造虚拟阵列;基于所述虚拟阵列估计信号的各路径角度和路径增益;基于所述各路径角度和路径增益重建可视区域上的信号;本发明解决了可视区域上直接进行信道估计精度较低的问题,又有效地利用可视区域上的信号提升信道估计精度,显著地降低了基站信号处理压力,提升了基站下行预编码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22512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46853.1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6 , H04B7/08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MIMO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中的安全双功能波形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将双功能波形初始化为单位矩阵,将等效信道参数的均初始化为1;然后利用统计CSI来设计双功能波形;最后判断通信用户的安全速率是否收敛,如果收敛,则获得最优的双功能波形;如果不收敛,则跳到设计双功能波形的步骤。本发明基于统计CSI推导出MIMO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中能够同时满足通信和探测需求的双功能波形,不仅可以最大化MIMO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中通信用户的安全速率,并且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开销和实现复杂度,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