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39327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0860415.1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A61L27/60 , A61L27/50 , A61L27/04 , A61L27/30 , A61L27/34 , C22C23/00 , C22C18/00 , C22B9/22 , C23F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时空可控降解的覆膜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覆膜金属材料为覆有膜层的金属材料,所述的金属材料包含金属基体元素和金属组合元素,所述的金属基体元素为Mg或Zn,金属基体元素占金属材料的质量比例为50%~99%;该覆膜金属材料通过调控合金元素的组成调控其电极电位,通过调控加工工艺使合金中晶粒尺寸沿着特定方向递增或者递减,并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处理调控与界面层和聚合物层的结合,实现该覆膜金属材料在时间和空间上降解的可精确调控性。本发明制备的可降解覆膜金属材料具有时空可控降解的性能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91364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090718.0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南京工程学院 , 南京晶脉科技有限公司
IPC: C22C9/00 , C22C1/05 , B22F9/04 , B22F1/142 , B22F1/10 , B22F3/14 , B22F3/04 , H01B1/02 , B21C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合金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0.55~0.82wt%、分散剂0.5‑1wt%和余量的铜粉;所述高强高导石墨烯/铜复合材料为铜‑CuC2‑石墨烯多层复合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铜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电子信息和航空航天用线缆中的应用。本发明将石墨烯、分散剂和铜粉进行固相混合;将混好的料进行球磨,并对球磨后的粉末进行退火处理;把退火后的粉末压制成形,并对其进行加压烧结;将制成的样品进行热挤压处理,以达到细化晶粒、消除缺陷、提升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目的;本发明能实现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的良好分散,在显著提升抗拉强度的同时,还能兼顾导电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22925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194397.4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氧化电缆导体材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CuNi:0.10~0.22%;CuV:0.21~0.31%;CuNb:0.40~1.22%;CuCr:0.05~0.15%;CuLa:2.00~3.66%;Al:0.04~0.08%;Ag:0.04~0.08%;Cu:余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抗氧化电缆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合金熔炼、连铸连轧、表面处理、压力加工和性能热处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抗氧化电缆导体材料在电缆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氧化电缆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有强抗氧化性能、温度波动高稳定性以及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80828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811502674.6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可降解植入器械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以Mg‑Ca‑Zn‑Ti系镁合金为基体,以纳米羟基磷灰石为增强相,其中Ca的质量分数为1%~4%,Zn的质量分数为2%~10%,并且Zn与Ca的质量分数比为1~4,Ti的质量分数为0.1%~0.8%,纳米羟基磷灰石的质量分数为0.001~5%,将上述材料进行熔炼后,采用喷射沉积工艺制备复合材料的坯锭,将坯锭加工为成品即可,采用上述复合材料制备的植入器械组织均匀、性能优良,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193932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60415.1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A61L27/60 , A61L27/50 , A61L27/04 , A61L27/30 , A61L27/34 , C22C23/00 , C22C18/00 , C22B9/22 , C23F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时空可控降解的覆膜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覆膜金属材料为覆有膜层的金属材料,所述的金属材料包含金属基体元素和金属组合元素,所述的金属基体元素为Mg或Zn,金属基体元素占金属材料的质量比例为50%~99%;该覆膜金属材料通过调控合金元素的组成调控其电极电位,通过调控加工工艺使合金中晶粒尺寸沿着特定方向递增或者递减,并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处理调控与界面层和聚合物层的结合,实现该覆膜金属材料在时间和空间上降解的可精确调控性。本发明制备的可降解覆膜金属材料具有时空可控降解的性能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913952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810840227.5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合金,以质量百分比计,其原料及配比如下:Cr:10.1~12.5%、Ti:4.6~5.8%、Co:7.0~9.0%、Mo:2.0~2.25%、W:7.0~9.0%、Al:6.25~6.75%、Zr:≤0.03%、Fe:≤1.0%、C:0.13~0.17%、B:0.02~0.03%、Mn:≤0.2%、Si:≤0.2%、Ta:3.25~3.75%、Ni:余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温合金的制备方法。属于高温合金技术领域。本发明工艺制备下获得的一种高温合金与同类型材料相比具备较高的高温持久寿命和优异的抗热裂性能的优点,大大的改善了高温合金热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13952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40227.5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合金,以质量百分比计,其原料及配比如下:Cr:10.1~12.5%、Ti:4.6~5.8%、Co:7.0~9.0%、Mo:2.0~2.25%、W:7.0~9.0%、Al:6.25~6.75%、Zr:≤0.03%、Fe:≤1.0%、C:0.13~0.17%、B:0.02~0.03%、Mn:≤0.2%、Si:≤0.2%、Ta:3.25~3.75%、Ni:余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温合金的制备方法。属于高温合金技术领域。本发明工艺制备下获得的一种高温合金与同类型材料相比具备较高的高温持久寿命和优异的抗热裂性能的优点,大大的改善了高温合金热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39331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0860579.4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金属表面梯度聚合物层及其制备方法,可降解金属表面梯度聚合物层的组成包括界面层和表面的聚合物层,其制备方法为在微弧氧化的电解液中加入多巴胺,对可降解金属进行微弧氧化,使可降解金属在微弧氧化的同时在其表面沉积一层聚多巴胺膜层,从而引入活性官能团胺基和羟基,随后采用前端聚合法利用所述活性官能团进一步引发不同种类的单体聚合,制备出沿着基体型材特定方向上呈梯度分布的聚合物层;其中,通过控制单体的种类、含量、引发剂的浓度、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制备出聚合物的分子量、降解速率、亲疏水性呈梯度分布的聚合物层,实现所制备的可降解金属在聚合物层的保护下沿特定方向梯度可控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12415644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11329563.7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轻量化C/C‑SiC空间反射镜,包括C/C复合材料、包埋于C/C复合材料表面的SiC梯度过渡层,以及设置在SiC梯度过渡层表面的石墨烯‑SiCNWs多维杂化增强CVD‑SiC涂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超轻量化C/C‑SiC空间反射镜的制备方法的应用。本发明在超轻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PC‑SiC过渡涂层,降低由于镜面CVD‑SiC涂层与C/C基体热膨胀失配产生的热应力,还通过一步CVD法在包埋SiC涂层表面生长石墨烯缠绕SiC纳米线增强体,即改善了SiCNWs与CVD‑SiC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又借助了石墨烯优异的力学性能提高了单一SiCNWs增强CVD‑SiC光学涂层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950411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0840230.7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8/32 , C22C38/28 , C22C38/26 , C22C38/06 , C22C38/38 , C22C33/04 , C21D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近净成型的超高强度钢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S1.配料;S2.合金熔炼;S3.性能热处理:将S2所获得的合金锭置于热处理炉中进行性能热处理,其性能热处理具体工艺为:900~1150℃保温12~24h,随后随炉冷却到500~750℃保温5~10h,最后空冷至室温;S4.合金压力加工。属于高强度钢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工艺制备下获得的一种具备近净成型的超高强度钢与同类型材料相比具备较优的力学性能和近净成型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