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9707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35714.8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化学及酶工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有机溶剂中脂肪酶水解性能的方法。为提高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找到合适的催化环境。本发明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手段,首先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不同溶剂环境下脂肪酶覆盖区域的运动特点,利用脂肪酶特有的界面活化机制,结合多尺度的分析处理和可视化技术预测脂肪酶的水解催化活性,然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脂肪酶的溶剂中活性变化及二级结构变化,结果具有一致性,证明了非极性溶剂对于脂肪酶的优势环境及极性溶剂对于脂肪酶存在的界面活化作用,这为脂肪酶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际的应用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972432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70292.4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化学与酶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向固定化核酸酶P1、以及基于计算辅助设计的核酸酶P1定向亲和固定化方法。本发明首次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等计算和实验手段,通过定向设计对核酸酶P1进行精准的亲和固定化。根据核酸酶P1的电荷分布及亲疏水区域,结合其关键残基的空间分布,采用多巴胺和带电聚合物作为修饰剂,共沉积在介孔树脂载体表面,展现出了卓越的吸附能力和固定化效果。进一步,通过戊二醛交联及刀豆凝集素A修饰的双重优化,显著提升了核酸酶P1的结合效率与催化活性稳定性。本发明不仅解决了核酸酶P1在游离状态下稳定性差的问题,还通过全新的分子设计与界面优化技术,实现了高效的定向亲和固定化,为工业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9032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95930.9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A61K35/744 , A61K35/742 , A61K35/74 , A61K47/69 , A61P1/00 , A61P29/00 , A23L33/135 , A23L2/38 , A23L2/66 , A23L2/52 , C12N1/20 , C12R1/01 , C12R1/125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孔微球的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创新性的将孔洞结构微球通过直接添加的方式应用在益生菌制剂的制备中,并提出菌种的填充式培养。所述益生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多孔微球与单宁酸‑Ca2+溶液混合得到修饰后多孔微球;(2)将益生菌接种至含有所述修饰后多孔微球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黏附共培养,得到第一发酵液,更换新鲜发酵培养基,进行填充式培养,得到第二发酵液;(3)将所述的第二发酵液离心取沉淀,先后加入粘蛋白溶液和脱脂奶粉溶液混合,即得益生菌制剂。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益生菌制剂,能够充实微球孔洞内益生菌黏附,大幅提高益生菌含量,保证益生菌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2828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36280.X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N11/10 , C12N11/096 , C12N11/089 , C12N11/087 , C12N11/082 , C12N9/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酶的催化及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基化的螯合金属离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螯合镍离子的亲和介质修饰上镁离子;再进行氨基化处理;最后将激酶固定在催化剂表面,实现对激酶的重复利用。本发明获得的该催化剂,不仅能催化反应的进行,提高ATP的利用率,显著提升酶活,还能作为载体通过亲和吸附固定化酶,吸附效果更好,载率更高,并实现了酶的重复使用,因而在固定化酶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48257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61680.2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八区模拟移动床分离糖和酸的工艺,所述八区模拟移动床系统由16根填充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色谱柱组成,且每两根柱子组成一个区共有八个区,具体为分离区(II、III、VI、VII区),固定相再生区(I、V区),洗脱剂再生区(IV、VIII区)。整个系统的流动相方向与柱切换方向相反,并通过三个进口和三个出口控制流量,实现连续分离三组分(硫酸、单糖和有机酸)。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可实现硫酸、木糖回收率均高于98%,木糖和硫酸的质量纯度均高于99%,溶剂消耗量仅为每生产1g木糖消耗0.09mL去离子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