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载火箭舱段紧凑空间的布局结构干涉检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48026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610696630.6

    申请日:2016-08-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载火箭舱段紧凑空间的布局结构干涉检查方法,根据火箭飞行过程中发动机俯仰、偏航、滚动摆动需求,制定伺服机构摆动方案,通过地面测控系统控制伺服机构摆动,对火箭舱段、发动机、伺服机构结构布局、外形尺寸、管路走向、空间位置等布局结构干涉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动态干涉问题和间隙小的危险区域,从而完善设计方案和研制方法,缩短研制周期,为运载火箭舱段紧凑空间的布局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指导和依据,此外本发明相比传统采用手动的干涉检查方法,能够充分覆盖火箭飞行工况,采用自动化操作,操作过程更加简单方便、易于实现,能够在检查过程中验证火箭舱段、发动机、伺服机构布局结构的合理性。

    一种电液伺服机构用内嵌式冷却器及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32973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673368.9

    申请日:2015-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列管式冷却器,特别涉及一种电液伺服机构用冷却器及冷却方法,该冷却器可串联、内嵌于电液伺服机构主体结构中,实现电液伺服机构工作介质油液冷却,属于电液伺服机构冷却技术领域。该冷却器包括不锈钢壳体、前端板、折流板、管束、后端板和支撑杆。本发明的低温气体是伺服机构做功后的气体,实现对伺服机构液压油的冷却,不需要外界再引入冷却介质,能源利用率高;本发明通过在不锈钢壳体的外表面上一体成型一个带有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的加强筋,使得冷却器的结构紧凑,且该加强筋可作为通道,不需要额外配置管路通道及接头附件,使得冷却器减重效果明显。

    伺服阀研制全流程防差错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967552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048717.3

    申请日:2017-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5 G06Q10/0633

    Abstract: 伺服阀研制全流程防差错系统,前端预防差错处理模块将航天伺服阀的设计环节和工艺环节进行融合,确定满足任务书设计要求的伺服阀的设计图纸和测试规范,编制机加和装配调试工艺,确定伺服阀研制全流程薄弱环节对应的设计关键特性、工艺关键特性和过程控制关键特性三类关键特性;所述的设计图纸和测试规范中所有要求的指标均需量化;中端预防差错处理模块按照前端预防差错处理模块确定的设计图纸按照机加、装配工艺进行加工、装配,保证各项尺寸满足图纸要求,并严格控制前端预防差错处理模块识别出的生产、装配过程中的三类关键特性;终端预防差错处理模块根据调试工艺进行调试,保证各项性能指标满足测试规范要求,并严格控制调试过程中的三类关键特性;调试完成后进行交付。

    一种电液伺服机构用内嵌式冷却器及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32973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510673368.9

    申请日:2015-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列管式冷却器,特别涉及一种电液伺服机构用冷却器及冷却方法,该冷却器可串联、内嵌于电液伺服机构主体结构中,实现电液伺服机构工作介质油液冷却,属于电液伺服机构冷却技术领域。该冷却器包括不锈钢壳体、前端板、折流板、管束、后端板和支撑杆。本发明的低温气体是伺服机构做功后的气体,实现对伺服机构液压油的冷却,不需要外界再引入冷却介质,能源利用率高;本发明通过在不锈钢壳体的外表面上一体成型一个带有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的加强筋,使得冷却器的结构紧凑,且该加强筋可作为通道,不需要额外配置管路通道及接头附件,使得冷却器减重效果明显。

    一种运载火箭舱段紧凑空间的布局结构干涉检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48026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96630.6

    申请日:2016-08-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载火箭舱段紧凑空间的布局结构干涉检查方法,根据火箭飞行过程中发动机俯仰、偏航、滚动摆动需求,制定伺服机构摆动方案,通过地面测控系统控制伺服机构摆动,对火箭舱段、发动机、伺服机构结构布局、外形尺寸、管路走向、空间位置等布局结构干涉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动态干涉问题和间隙小的危险区域,从而完善设计方案和研制方法,缩短研制周期,为运载火箭舱段紧凑空间的布局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指导和依据,此外本发明相比传统采用手动的干涉检查方法,能够充分覆盖火箭飞行工况,采用自动化操作,操作过程更加简单方便、易于实现,能够在检查过程中验证火箭舱段、发动机、伺服机构布局结构的合理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