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7519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110217050.5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任务的轨控速度增量预估方法,能够根据变轨所需初始速度增量结合不同轨控发动机组合模式,同时,充分考虑不同控制系统的指令时延、执行机构时延等特性,在每次执行轨控前,精确估计轨控速度增量。本发明可以满足高精度轨道控制要求的轨控任务速度增量计算方法,提高了轨控速度增量预估计算精度,确保航天器能够执行高精度轨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14823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11356.X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地外天体起飞的航天器羽流导流装置,在上升级主发动机正下方的起飞平台上设计圆锥形导流装置,可以避免羽流喷射到起飞平台后被其反弹到发动机,从而保护发动机及起飞平台的热蚀;防热蒙皮材料采用高模量碳纤维材料,能够阻挡高温气流的侵入,达到防热效果;防热蒙皮下方设置增强框架,使防热蒙皮1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抵抗羽流的冲击;在起飞平台上增加羽流导流装置后,大量的发动机气动离子经羽流导流装置的导向四周,大大降低了对上升级的作用,从而提升了起飞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8769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15125.6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外天体表面软着陆闭环随动控制试验方法,采用闭环随动控制试验系统替代真实发动机实现执行机构的功能,在不用发动机真实点火的情况下,等效验证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过程;包括:连接闭环随动控制试验系统与验证器;将验证器起吊至初始位置并完成初始位置对准;根据验证器实时发出的下一控制周期的位姿参数确定吊绳位移量,并带动验证器移动到目标位置;根据验证器实时导航和试验场外部测量结果,对每一次验证器的随动控制结果进行评估,并将验证器移动至最终目标着陆点,完成试验验证。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地外天体软着陆任务地面验证平台开环控制的短板,避免了对航天器自主导航、制导与控制策略验证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374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359379.X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器地链路时延是影响校时精度的重要因素,主要在AIT或者大系统对接试验阶段中通过试验测量获取。由于器上电子设备软硬件设计架构不同,应用现有的脉冲时间记录的器地时延测量方法,部分探测器存在器地链路时延测量输出信号的匹配模糊问题。基于器地校时原理,利用地面基带设备获取探测器遥测帧中的器上时间码及地面时统源在接收该遥测帧时刻附加的GPS时间码,提出了一种基于探测器时间码的器地链路时延计算方法及系统,可用于计算器地链路时延的数量级并结合实际测量结果确定器地链路时延的精确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34060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303945.0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真空羽流力热效应的试验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控制子系统,用于根据预设的环境信息控制真空环境子系统提供真空环境;真空环境子系统,用于提供并保持发动机点火过程中的真空环境;验证器子系统,用于实现点火操作喷射出高温燃气羽流,以及模拟高温燃气羽流影响范围内的几何边界和物理边界;试验结构子系统,用于为验证器子系统提供安装接口,并设置试验的多工况;测量子系统,用于测量发动机羽流场及力热效应参数、真空环境子系统及验证器子系统的工作参数、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推力发动机真空羽流效应的试验验证和测量处于空白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6711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050967.2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4B7/185
Abstract: 为了确保月球轨道交会对接近程导引过程中器地链路的高可靠畅通,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会对接任务过程中微波雷达空空通信功能的上下行链路通信方法,构建地面站、目标飞行器、追踪器的双中继通信链路平台,解决如轨道器约束条件下地面站无法实现“双站共视”问题、目标飞行器和追踪器相互靠近过程中可能的相互遮挡问题和测控链路故障条件下的测控通信问题,能够有效提高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期间航天器与地面站上下行测控链路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3740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359379.X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器地链路时延是影响校时精度的重要因素,主要在AIT或者大系统对接试验阶段中通过试验测量获取。由于器上电子设备软硬件设计架构不同,应用现有的脉冲时间记录的器地时延测量方法,部分探测器存在器地链路时延测量输出信号的匹配模糊问题。基于器地校时原理,利用地面基带设备获取探测器遥测帧中的器上时间码及地面时统源在接收该遥测帧时刻附加的GPS时间码,提出了一种基于探测器时间码的器地链路时延计算方法及系统,可用于计算器地链路时延的数量级并结合实际测量结果确定器地链路时延的精确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90333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212602.3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验证航天器月面稳定起飞的方法,根据地月面起飞条件的差异,设计了航天器在月面起飞时着陆姿态及初始地形模拟方法、起飞运动特性补偿方法,无约束低重力环境模拟方法以及等效扰动模拟方法等,实现了航天器月面起飞条件在地面的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起飞试验后的安全回收方法,达到了可重复性验证的目的,并提升了试验的安全性;通过上述试验方法,克服了地月环境差异,在地面起飞试验中模拟了月面起飞角度、低重力环境、起飞扰动力矩等,解决了发动机大气环境条件下推力下降等问题,确保地面试验覆盖真实飞行过程,且起到了加严考核的目的,在试验结束后可实施空中回收,确保了起飞验证器的安全,满足多次试验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11030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212608.0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月面采样三位一体飞控协同工作流程优化方法,将协同工作程序中固定的常规指令编制为指令链,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任务支持中心只需要向控制中心申请一次,便可以完成一连串动作,大大减少了系统间的交互;预先建立的指令库,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应对现场决策问题时,可以快速的从指令库中选择相应的指令迅速的形成临时指令计划,极大的减少了现场生成指令的数量;采用了指令优化方法,减少了月面采样期间指令上注次数,提高了采样工作效率;综合使用上述优化方法,使得月面采样三位一体飞控协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892345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510036047.8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M遥控体制和分包遥控体制融合设计方法,其包括:当通过PCM遥控航天器的上行信道发送指令给分包遥控航天器时,在PCM遥控帧的遥控应用数据域填充分包遥控帧,由PCM航天器对上行遥控数据进行解析以识别出目标子网,并将上行遥控数据发送给分包遥控航天器;以及当通过分包遥控航天器的上行信道发送指令给PCM遥控航天器时,在分包遥控帧的遥控应用数据域填充PCM用户定义的遥控块,由分包遥控航天器对上行遥控数据进行解析以识别出目标子网,并将上行遥控数据发送给PCM遥控航天器。因此,本发明降低了开发难度,实现了航天器组合体或者航天器网络在轨遥控数据的统一管理,提高了遥控数据发送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