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6336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850611.5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流体回路用气泡捕集器,包括:本体和放气组件;本体由一体成型的安装座和分离腔室组成,进液管连接在分离腔室与安装座对接的一端的外圆周上,出液管连接在分离腔室的另一端,且进、出液管的一端分别沿连接处所在外圆周切入分离腔室内;分离腔室通过进、出液管的另一端连在空间流体回路上;放气组件设置在安装座上,且放气组件内部设有可通断的放气通道;放气通道的吸气口与分离腔室连通,且位于进液管所在安装面之下;放气通道切断时,气泡在离心力作用下向中心聚集并留在分离腔室中;根据气泡位置调整放气组件吸气口位置,放气通道连通时,气泡放出;其中,进液管和出液管与分离腔室对接处以及放气组件与安装座之间均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3663367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850611.5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流体回路用气泡捕集器,包括:本体和放气组件;本体由一体成型的安装座和分离腔室组成,进液管连接在分离腔室与安装座对接的一端的外圆周上,出液管连接在分离腔室的另一端,且进、出液管的一端分别沿连接处所在外圆周切入分离腔室内;分离腔室通过进、出液管的另一端连在空间流体回路上;放气组件设置在安装座上,且放气组件内部设有可通断的放气通道;放气通道的吸气口与分离腔室连通,且位于进液管所在安装面之下;放气通道切断时,气泡在离心力作用下向中心聚集并留在分离腔室中;根据气泡位置调整放气组件吸气口位置,放气通道连通时,气泡放出;其中,进液管和出液管与分离腔室对接处以及放气组件与安装座之间均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5569432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055945.4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微重力条件的热泵系统储液过滤器,由本体、堵盖、丝网烧结滤芯和“花瓣”形丝网组成,其中,丝网烧结滤芯采用“三明治”形夹层结构形式,最内侧为骨架结构,保证该滤芯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最外侧为过滤层,具有阻气过液、毛细吸附等作用;骨架结构和过滤层之间为过渡层,联通内外两层结构,保证毛细吸力的连续性;其“花瓣”形丝网也由骨架层和过滤层两部分组成,骨架层确保形丝网具有一定的刚度,过滤层则具有阻气过液、毛细吸附等作用。本公开能够实现微重力条件下的过液阻气、过滤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1538481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38619.4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流体回路舱间耦合结构,基于两个以上航天器的舱间耦合,包括:舱间耦合软管和两个以上航天器的流体回路;每个航天器的流体回路上均设置有舱间耦合接口,每个航天器的舱间耦合接口与其他航天器的舱间耦合接口均通过舱间耦合软管进行连接,从而实现航天器之间流体回路的舱间耦合。本发明解决了多个航天器在轨通过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后,各航天器流体回路之间不能相互支持进而实现功能扩展或故障支持的问题,既可以提高参与流体回路耦合的航天器的热控能力,也可以提供航天器的系统可靠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75833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119185.4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环路热管控温功率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环路热管包括蒸发器、储液器、半导体致冷器,获取在蒸发器加热使得蒸发器中的工质发生液气转化时,工质从蒸发器中的毛细芯漏向储液器的漏热热量;在半导体致冷器对储液器进行致冷时,确定出半导体致冷器的致冷量,在储液器接收到发生液气转化的气态工质时,控致冷量液态工质流向储液器,并获取储液器的工质冷量;基于漏热热量、工质冷量以及半导体致冷器的致冷量确定出待检测环路热管的控温功率。这样,根据漏热热量、工质冷量以及致冷量可以准确的确定出待检测环路热管的控温功率,以根据控温功率设计所述环路热管。
-
公开(公告)号:CN11938946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39171.4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基于热电制冷的双风道回热式除湿装置,包括:A向处理组件、B向处理组件、冷凝翅片、通风组件、第一回热器和第二回热器;两相对设置的冷凝翅片之间形成冷凝腔体,冷凝腔体内设置有双向流道,双向流道包括:A向流道和B向流道;A向流道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连通B向处理组件和A向处理组件;B向流道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连通A向处理组件和B向处理组件;第一回热器设置在A向处理组件的内部;第二回热器设置在B向处理组件的内部。本发明具有显著提高热电制冷除湿效率的优点,并且可适用于微重力下使用,在除湿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9921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98634.4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2 , H01R13/631 , H01R13/6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航天员舱外操作的液路扩展标准装置,包括扩展适配器和扩展机箱两部分;扩展适配器为被动端,安装在航天器舱体上,随舱发射;扩展机箱为主动端,由航天员出舱安装至扩展适配器上。扩展适配器和扩展机箱通过机械、电路和液路连接,这些接口均为标准接口,连接形式与扩展机箱内安装的液路设备类型无关,如泵组件、阀组件、工质补加组件等。本发明的液路扩展标准装置具有接口标准化设计、适应航天员身着舱外航天服操作、不需要辅助工具、操作简单、耗时短等特点,可以满足舱外液路带压无泄漏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539671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10135.4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F16K11/044 , F16K27/02 , F16K31/06 , F16K37/00
Abstract: 一种空间流体回路用两位四通阀,具有主路通和旁路通两种阀位状态,包括主入口、主出口、旁入口和旁出口四个液路接口,以及阀盖、阀芯组件、阀体、以及与阀芯连接的驱动机构等,在阀芯上设置限流凸台,保证主路通和旁路通两种阀位状态下流阻大小一致,保证系统工作压力、流量稳定;具有反向泄压功能,保证旁路压力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7515969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710639656.1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15 , G16C60/0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柔性可循环使用材料的空间消耗型散热工质回收方法,具体过程为:(1)根据航天器热控系统峰值热负荷、工作时间、所采用的工质类型和工作温度对所需的液态工质质量进行估算;(2)根据消耗型散热装置对工作背压的需求,设定最高工作背压;基于工质质量估计和最高工作背压,对设备工作过程中蒸发生成的气态工质的体积进行估算;(3)选取柔性材料设计空间消耗型散热工质回收装置,使得所述回收装置在自然伸展状态下的内部体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气体工质的体积;(4)将所述工质回收装置与空间消耗型散热装置配合使用实现空间消耗工质的回收再利用。本发明为空间消耗型散热方法在长期宇航任务中的应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3225857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052642.1
申请日:2013-02-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间飞行器密封舱环境热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空间飞行器密封舱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本发明通过空气湿度和温度独立控制系统结构和实现方法设计,实现空间飞行器密封舱内空气温度和湿度的解耦控制,从而克服一体化温湿度控制系统难以同时满足空气温度和湿度双重目标控制要求的不足,满足未来空间飞行器密封舱温湿度控制的精细化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