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3632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139913.2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Q10/0631 , G06F17/18
Abstract: 一种地球同步轨道空间目标监视成像卫星漂移巡视任务规划方法,根据需求确定观测卫星巡视任务的初始时间及相应初始位置,并确定抵近观测时刻及相应抵近观测位置。在第一次机动时刻,观测卫星运动至第一次机动位置,对此处的初始速度矢量施加第一速度增量使得观测卫星沿轨道切向进行机动得到第一次机动后的速度矢量;在第二次机动时刻,观测卫星运动至第二次机动位置,对此处的初始速度矢量施加第二速度增量使得观测卫星沿轨道切向进行机动得到第二次机动后速度矢量;在抵近观测时刻,观测卫星处于抵近观测位置并以观测矢量以顺光条件对目标卫星进行观测。本发明可提高巡视效率和灵活性,实现对异面目标的漂移巡视观测,节省推进剂提高卫星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755824B9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010455711.3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小倾角GEO卫星天线覆盖区补偿的天线控制方法,首先卫星通过在轨自主实时指向时机的计算,在无地面干预情况下,启动天线指向计算,并自主输出天线波束指向规划角,驱动天线转动机构,实现典型位置的波束指向微调,继而实现覆盖区域的调整。本发明方法针对GEO卫星小倾角引起的大天线覆盖区域变化,对用户产生一定影响的问题,发明了适用于小倾角GEO卫星大天线覆盖区补偿的天线控制方法,实现了GEO卫星在轨天线覆盖区的自主实时补偿,具有工程实现简单,通用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755824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455711.3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小倾角GEO卫星天线覆盖区补偿的天线控制方法,首先卫星通过在轨自主实时指向时机的计算,在无地面干预情况下,启动天线指向计算,并自主输出天线波束指向规划角,驱动天线转动机构,实现典型位置的波束指向微调,继而实现覆盖区域的调整。本发明方法针对GEO卫星小倾角引起的大天线覆盖区域变化,对用户产生一定影响的问题,发明了适用于小倾角GEO卫星大天线覆盖区补偿的天线控制方法,实现了GEO卫星在轨天线覆盖区的自主实时补偿,具有工程实现简单,通用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4907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588178.8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Q10/0631 , G06F16/29 , G06F17/10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球同步轨道目标成像卫星重点详查任务规划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任务轨道划分为接近段、调相段、去程详查段、调头段、回程详查段和远离段;确定第一次轨道机动、第二次轨道机动、第三次轨道机动、第四次轨道机动和第五次轨道机动的机动时间;确定第一次轨道机动、第二次轨道机动、第三次轨道机动、第四次轨道机动和第五次轨道机动的速度增量。本发明不存在与目标的长期抵近状态,有利于隐蔽观测意图,降低在轨博弈烈度,避免引起法理纠纷,同时最大可能避免引起目标察觉并规避观测,有利于实现观测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64907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588178.8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Q10/0631 , G06F16/29 , G06F17/10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球同步轨道目标成像卫星重点详查任务规划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任务轨道划分为接近段、调相段、去程详查段、调头段、回程详查段和远离段;确定第一次轨道机动、第二次轨道机动、第三次轨道机动、第四次轨道机动和第五次轨道机动的机动时间;确定第一次轨道机动、第二次轨道机动、第三次轨道机动、第四次轨道机动和第五次轨道机动的速度增量。本发明不存在与目标的长期抵近状态,有利于隐蔽观测意图,降低在轨博弈烈度,避免引起法理纠纷,同时最大可能避免引起目标察觉并规避观测,有利于实现观测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74149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20560.9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D1/08
Abstract: 一种航天器安全接近控制方法,包括:在追踪航天器体坐标系下建立航天器近距离接近姿态轨道耦合模型、根据安全接近模型设计安全接近控制器。本发明同时考虑了航天器姿轨耦合特性与外部扰动,将滑模理论与避碰函数相结合,设计了有限时间控制器,可以快速有效解决航天器安全接近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058107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21720.0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箭分离减冲击连接装置,使用本装置能够增加星箭分离时冲击载荷在过星箭连接界面的衰减量,降低卫星上的冲击响应量级。本装置是针对传统的星箭连接面进行改进,具体为一种圆盘结构,圆盘上开有1个火工品安装孔、6个螺栓连接孔和1个分离弹簧顶杆顶压孔以及1个缓冲孔;其中缓冲孔为沉孔,其余均为通孔。开有缓冲孔的一侧连接卫星,缓冲孔从而改变了星箭连接盘的阻抗,减小了卫星与运载火箭的接触面积,因此,星箭分离时刻,冲击载荷从运载一侧通过星箭连接面传递到卫星上的过程,附加缓冲孔方案的星箭连接界面增加了冲击波传递过程中的反射和折射,增加了冲击载荷的衰减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072705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34613.2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阻止可凝挥发物进入卫星敏感器的装置,适用于使用了可凝挥发物敏感器件的各类卫星,比如:导航卫星、通信卫星。包括一个筒状保护罩和一个伞状保护罩;伞状保护罩位于筒状保护罩的外面,伞状保护罩与筒状保护罩之间有间隙,且伞状保护罩的底部留有透气口。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在不影响设备放气孔正常放气功能的情况下阻断可凝挥发物进入设备内部的通路,达到防污染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058107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221720.0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箭分离减冲击连接装置,使用本装置能够增加星箭分离时冲击载荷在过星箭连接界面的衰减量,降低卫星上的冲击响应量级。本装置是针对传统的星箭连接面进行改进,具体为一种圆盘结构,圆盘上开有1个火工品安装孔、6个螺栓连接孔和1个分离弹簧顶杆顶压孔以及1个缓冲孔;其中缓冲孔为沉孔,其余均为通孔。开有缓冲孔的一侧连接卫星,缓冲孔从而改变了星箭连接盘的阻抗,减小了卫星与运载火箭的接触面积,因此,星箭分离时刻,冲击载荷从运载一侧通过星箭连接面传递到卫星上的过程,附加缓冲孔方案的星箭连接界面增加了冲击波传递过程中的反射和折射,增加了冲击载荷的衰减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93632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1139913.2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Q10/0631 , G06F17/18
Abstract: 一种地球同步轨道空间目标监视成像卫星漂移巡视任务规划方法,根据需求确定观测卫星巡视任务的初始时间及相应初始位置,并确定抵近观测时刻及相应抵近观测位置。在第一次机动时刻,观测卫星运动至第一次机动位置,对此处的初始速度矢量施加第一速度增量使得观测卫星沿轨道切向进行机动得到第一次机动后的速度矢量;在第二次机动时刻,观测卫星运动至第二次机动位置,对此处的初始速度矢量施加第二速度增量使得观测卫星沿轨道切向进行机动得到第二次机动后速度矢量;在抵近观测时刻,观测卫星处于抵近观测位置并以观测矢量以顺光条件对目标卫星进行观测。本发明可提高巡视效率和灵活性,实现对异面目标的漂移巡视观测,节省推进剂提高卫星效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