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内嵌式线位移传感器的单出杆伺服电缸

    公开(公告)号:CN110778565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56194.6

    申请日:2019-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内嵌式位移传感器的单出杆伺服油缸,属于单出杆伺服油缸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伺服油缸的线位移传感器与活塞杆采用非同轴安装导致结构复杂、安装空间受限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依次连接的单片部件、活塞杆、油缸缸体及后端盖部件;活塞杆内部嵌设有与活塞杆同轴安装的线位移传感器;线位移传感器包括传感器轴和传感器壳体,传感器壳体套设于传感器轴上,传感器轴端与活塞杆固定连接;线位移传感器的另一端内嵌于传感器壳体内,传感器壳体的第二端与后端盖部件固定连接;传感器轴与传感器壳体相对滑动连接。本发明的伺服油缸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成本低,极大地节省了伺服油缸的安装空间,并且有效的提升了线位移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一种基于T形导轨的微型精密调零装置及调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5509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1196827.6

    申请日:2020-10-30

    Inventor: 卢菊仙 谢潼 郭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T形导轨的微型精密调零装置及调零方法,属于飞行器领域,解决了现有调零装置结构复杂,不易操作,调零精度低,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发明的调零装置包括上臂(1)和下臂(2),所述上臂(1)一端设有导轨安装部(11),所述下臂(2)一端设有导槽安装部(21);所述导轨安装部(11)设有T形槽(111),所述导槽安装部(21)设有T形导轨(211);所述T形槽(111)与T形导轨(211)适配连接,所述导轨安装部(11)与导槽安装部(21)能够相对移动。本发明的微型精密调零装置,采用T形导轨的方式,旋转螺杆即可实现执行机构的调零,结构简单紧凑,易于操作,解决了飞行器不能电气调零的问题。

    一种基于T形导轨的微型精密调零装置及调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5509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011196827.6

    申请日:2020-10-30

    Inventor: 卢菊仙 谢潼 郭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T形导轨的微型精密调零装置及调零方法,属于飞行器领域,解决了现有调零装置结构复杂,不易操作,调零精度低,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发明的调零装置包括上臂(1)和下臂(2),所述上臂(1)一端设有导轨安装部(11),所述下臂(2)一端设有导槽安装部(21);所述导轨安装部(11)设有T形槽(111),所述导槽安装部(21)设有T形导轨(211);所述T形槽(111)与T形导轨(211)适配连接,所述导轨安装部(11)与导槽安装部(21)能够相对移动。本发明的微型精密调零装置,采用T形导轨的方式,旋转螺杆即可实现执行机构的调零,结构简单紧凑,易于操作,解决了飞行器不能电气调零的问题。

    一种采用内嵌式线位移传感器的单出杆伺服电缸

    公开(公告)号:CN110778565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911056194.6

    申请日:2019-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内嵌式位移传感器的单出杆伺服油缸,属于单出杆伺服油缸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伺服油缸的线位移传感器与活塞杆采用非同轴安装导致结构复杂、安装空间受限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依次连接的单片部件、活塞杆、油缸缸体及后端盖部件;活塞杆内部嵌设有与活塞杆同轴安装的线位移传感器;线位移传感器包括传感器轴和传感器壳体,传感器壳体套设于传感器轴上,传感器轴端与活塞杆固定连接;线位移传感器的另一端内嵌于传感器壳体内,传感器壳体的第二端与后端盖部件固定连接;传感器轴与传感器壳体相对滑动连接。本发明的伺服油缸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成本低,极大地节省了伺服油缸的安装空间,并且有效的提升了线位移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一种水下动密封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384370U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20240280.4

    申请日:2013-05-07

    Abstract: 一种水下动密封装置,包括:舵面(1)、舵轴(2)、舱体(3)、轴承A(4),轴承B(5)、轴承盖(6)、前动密封件(7)和后动密封件(8);其中,前动密封件(7),包括:摩擦环(9)和橡胶圈(10),后动密封件(8)的结构与前动密封件(7)完全相同,舱体(3)与舵轴(2)接触面通过前动密封件(7)和后动密封件(8)实现密封;本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小型装置水下动密封问题,结构紧凑、尺寸小、易于实现,能够用于30MPa外压、0.5m/s~10m/s的圆周速度下工作;同时两道动密封件设计有效的提高了耐磨性和水下航行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