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3800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270529.0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紧固系统振动试验及评估方法,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包括建立被考核的双型紧固连接系统、建立多向振动与温度耦合验证系统和连接系统振动试验结果评估。本系统针对运载火箭径向连接、轴向连接的实际安装形式,模拟不同方向下箭上随机振动条件,采用基于超声测量的螺栓实现预紧力的精确、直接测试,通过施加高温、常温、低温的宽温域条件,精确精准判断宽温域条件下紧固系统的防松性能。试验结果与紧固件振动试验结果进行比对,从而对工程实际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提升系统防松性能和连接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5669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274773.5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秉 , 李茂 , 董余红 , 宋漪萍 , 李平岐 , 栾宇 , 黄兵 , 黄辉 , 李东 , 杨虎军 , 娄路亮 , 田建东 , 吴洁 , 沈丹 , 冯韶伟 , 牟宇 , 王伟 , 王建明 , 沈安 , 于子文 , 王浩苏 , 金杰 , 夏超
IPC: H01R13/633 , H01R13/46 , H01R43/00
Abstract: 一种提升容错能力的电气系统箭地接口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控制系统和测量系统的脱拔连接器采用双层脱拔连接器,并且脱拔连接器插头电缆罩、插头壳体、插座壳体材料使用钛合金;S2、进行脱拔连接器的点位分布进行优化设计;S3、在箭上脱拔电缆一级尾段设置脱拔转接电分离连接器,起飞后控制系统发送电分离指令将脱拔转接电分离连接器的插头和插座分开,使TB信号切断;S4、对脱拔转接电分离连接器进行防护设计;S5、脱拔转接电分离连接器的插座采取钣金支架进行安装固定,脱拔转接电分离连接器外侧覆盖有柔性防热罩。本发明可有效提升运载火箭电气系统箭地接口的容错能力和箭地接口环境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52664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435217.X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李东 , 王珏 , 沈安 , 王建明 , 黄兵 , 何魏 , 刘秉 , 董余红 , 吴洁 , 苏虹 , 于子文 , 王浩苏 , 金杰 , 黄辉 , 张博戎 , 肖清 , 王传魁 , 曲以广 , 王伟 , 李晓龙 , 向菁 , 李佳威 , 陈刚 , 耿言 , 周继时 , 节德刚
IPC: F42B15/01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运载火箭制导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运载火箭奔火发射轨道的精确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运载火箭的飞行段为末级入轨段或末速修正段时,根据运载火箭的第一关机控制参量确定运载火箭在当前控制周期内的关机量;根据运载火箭在当前控制周期内的关机量确定是否需要对运载火箭进行关机控制。基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使运载火箭的运行轨道从闭合轨道过渡到非闭合轨道时,满足其轨道能量状态的高精度可靠的关机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539119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1378761.2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李东 , 刘秉 , 何巍 , 杨虎军 , 娄路亮 , 张兵 , 黄兵 , 黄辉 , 王建明 , 牟宇 , 李平岐 , 于子文 , 董余红 , 刘洋 , 李茂 , 宋敬群 , 马小龙 , 徐洋 , 胡元威
IPC: F02K9/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变门限的推进剂利用系统调节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贮箱内的连续液位传感器采集液位信息,并将液位信息传递给数字液位处理器;S2、数字液位处理器接收液位信息,并提取液位信息中传感器过节或过根时的死区特征信息;S3、推进剂剩余质量调节模块继续对剩余推进剂质量进行调节;S4、推进剂剩余质量调节模块根据当前液位高度实时计算推进剂剩余量的偏差B;S5、当B超出D,则推进剂剩余质量调节模块继续对剩余推进剂质量进行调节。本发明通过设置基于变门限的推进剂利用系统调节方法,减少推进剂利用调节次数,提高调节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589403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610080917.6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高速采集数据的配气台增压切换控制方法,首次在动力测控系统中采用射前增压模式,首先进行前端压力参数的接收,接着经过数据清洗、平滑滤波、压力带阈值判断和三取二决策,直接得到地面配气台的增压阀通断信号,并通过动力继电器机柜带动地面配气台的增压阀动作,实现了数据传输处理的实时性,消除了前后端网络故障的影响;本发明方法融合了前端自闭环增压控制(射前增压)、后端遥测增压控制(手动增压)以及后端地测增压控制(测试增压)三种模式,在极大降低增压控制对网络依赖性的同时,通过多模式切换的方式,满足了多种故障模式下对低温运载火箭可靠增压的系统需求,具有极高的先进性和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589403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080917.6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58 , G05B2219/140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高速采集数据的配气台增压切换控制方法,首次在动力测控系统中采用射前增压模式,首先进行前端压力参数的接收,接着经过数据清洗、平滑滤波、压力带阈值判断和三取二决策,直接得到地面配气台的增压阀通断信号,并通过动力继电器机柜带动地面配气台的增压阀动作,实现了数据传输处理的实时性,消除了前后端网络故障的影响;本发明方法融合了前端自闭环增压控制(射前增压)、后端遥测增压控制(手动增压)以及后端地测增压控制(测试增压)三种模式,在极大降低增压控制对网络依赖性的同时,通过多模式切换的方式,满足了多种故障模式下对低温运载火箭可靠增压的系统需求,具有极高的先进性和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52664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35217.X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李东 , 王珏 , 沈安 , 王建明 , 黄兵 , 何魏 , 刘秉 , 董余红 , 吴洁 , 苏虹 , 于子文 , 王浩苏 , 金杰 , 黄辉 , 张博戎 , 肖清 , 王传魁 , 曲以广 , 王伟 , 李晓龙 , 向菁 , 李佳威 , 陈刚 , 耿言 , 周继时 , 节德刚
IPC: F42B15/01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运载火箭制导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运载火箭奔火发射轨道的精确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运载火箭的飞行段为末级入轨段或末速修正段时,根据运载火箭的第一关机控制参量确定运载火箭在当前控制周期内的关机量;根据运载火箭在当前控制周期内的关机量确定是否需要对运载火箭进行关机控制。基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使运载火箭的运行轨道从闭合轨道过渡到非闭合轨道时,满足其轨道能量状态的高精度可靠的关机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71876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537439.2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运载火箭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提高入轨概率的大推力氢氧火箭发动机的关机方法,包括:根据运载火箭的过载门限值确定第一约束条件;根据运载火箭的地心距救援门限值确定第二约束条件;地心距救援门限值表征使运载火箭送有效载荷进入应急救援轨道的最大地心距值;应急救援轨道为当运载火箭故障时,有效载荷进入的能量低于目标轨道的另一轨道;根据运载火箭的半长轴救援门限值确定第三约束条件;半长轴救援门限值表征使运载火箭送有效载荷进入应急救援轨道的最大半长轴值;当运载火箭满足第一约束条件、第二约束条件和第三约束条件时,对运载火箭的发动机关机。基于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以提高运载火箭故障情况下挽救有效载荷的入轨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871046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711157136.3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推进剂贮箱内喷雾掺混的仿真计算方法,属于航天运输总体设计领域,背景为低温推进剂长时间在轨蒸发量控制,主要涉及到采用喷雾掺混方式下低温推进剂长时间在轨贮箱压力控制的仿真方法。本发明对于喷雾和两相流的计算采用离散相结合VOF方法,建立了对低温推进剂贮箱内喷雾掺混的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模型,该方法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相较于简单的集总参数模型,可实现对贮箱内流体形态、温度变化、换热趋势的预测;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对不同流量、流速、喷注温度下的掺混进行仿真设计,优化喷雾掺混方案对长时间在轨低温推进剂贮箱压力的能力,为工程实现长时间在轨蒸发量控制技术作出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05610238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610080565.4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91 , Y02B90/222 , Y04S20/12 , Y04S20/2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冗余架构的智能网络配电系统及配电方法,包括上位机、主控制单元、从控制单元、N个主配电链路、N个从配电链路,N≥2;所述主控制单元和从控制单元均包括通讯链路、控制器MCU、控制单元供电控制器和2N个配电链路控制开关;本发明实现了第i路输出的主副机之间可独立自主或遥控进行无缝切换,克服单独一路故障,需要全部切换至副机输出的缺陷;仅切换故障支路,不影响其他正常主路的输出,减少对系统输出的影响,解决了主网络故障可能带来的无法正常切断的问题,增加了断开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