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及板
    1.
    发明公开
    装置及板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98937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80052983.1

    申请日:2021-10-25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装置整体的冷却效率(热交换效率)的提高和抑制润滑油向热交换器下游的润滑油路的供给量这两者。装置具备:热交换器;动力传递机构;润滑油路,其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游,向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引导润滑油;排放油路,其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游,排放润滑油。

    车辆用变速装置的变速器箱

    公开(公告)号:CN10652366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801584.1

    申请日:2016-0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21 F16H57/03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变速装置的变速器箱,提高变矩器壳体中的支承差速器的轴承支承部的刚性。变矩器收纳部(35)被法兰部(36)包围,与变矩器收纳部(35)邻接而形成有使从差速器延伸的驱动轴通过且具有支承差速器的轴承支承部的轴通过孔(55)。设有横切将轴通过孔(55)和变矩器收纳部(35)的中心连接的连接线而从法兰部(36)的内周面向变矩器收纳部(35)内侧突出的台阶部(58)。通过厚壁的台阶部(58)使轴通过孔(55)与变矩器收纳部(35)之间的刚性提高,防止轴承支承部的变形及轴的倾倒。能够在台阶部(58)内形成向被缸部(50)支承的塔轮的轴供给油的油路,也能够将供油管废弃掉。

    车辆用变速装置的变速器箱

    公开(公告)号:CN106523667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0801584.1

    申请日:2016-09-05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变速装置的变速器箱,提高变矩器壳体中的支承差速器的轴承支承部的刚性。变矩器收纳部(35)被法兰部(36)包围,与变矩器收纳部(35)邻接而形成有使从差速器延伸的驱动轴通过且具有支承差速器的轴承支承部的轴通过孔(55)。设有横切将轴通过孔(55)和变矩器收纳部(35)的中心连接的连接线而从法兰部(36)的内周面向变矩器收纳部(35)内侧突出的台阶部(58)。通过厚壁的台阶部(58)使轴通过孔(55)与变矩器收纳部(35)之间的刚性提高,防止轴承支承部的变形及轴的倾倒。能够在台阶部(58)内形成向被缸部(50)支承的塔轮的轴供给油的油路,也能够将供油管废弃掉。

    车辆用变速装置的变速器箱

    公开(公告)号:CN106015525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10149733.0

    申请日:2016-03-16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变速装置的变速器箱,在支承中间轴的缸部重合于包围变矩器收纳部的凸缘部的变矩器壳体中,提高缸部的刚性。由外壁(37)和内壁(38)构成的凸缘部(36)包围以套筒孔(42)为中心的变矩器收纳部(35),缸部(50)以将其外壁在变矩器收纳部露出的方式与凸缘部重合。在比凸缘部更靠内侧的部位设有与缸部的外壁连接并且沿着凸缘部向周向两侧延伸的加强壁(45)。不可设定因与液力变矩器的干涉而向内方放射状延伸的肋,但由于加强壁(45)与凸缘部的外壁及内壁一同形成三重壁,故而赋予在平衡方面不存在偏差的高刚性,在从收纳变速机构的变速器壳体侧向缸部压入中间轴支承用的套筒时缸部也不变形。

    车辆用变速装置的变速器箱

    公开(公告)号:CN10601552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149733.0

    申请日:2016-0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2 F16H47/065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变速装置的变速器箱,在支承中间轴的缸部重合于包围变矩器收纳部的凸缘部的变矩器壳体中,提高缸部的刚性。由外壁(37)和内壁(38)构成的凸缘部(36)包围以套筒孔(42)为中心的变矩器收纳部(35),缸部(50)以将其外壁在变矩器收纳部露出的方式与凸缘部重合。在比凸缘部更靠内侧的部位设有与缸部的外壁连接并且沿着凸缘部向周向两侧延伸的加强壁(45)。不可设定因与液力变矩器的干涉而向内方放射状延伸的肋,但由于加强壁(45)与凸缘部的外壁及内壁一同形成三重壁,故而赋予在平衡方面不存在偏差的高刚性,在从收纳变速机构的变速器壳体侧向缸部压入中间轴支承用的套筒时缸部也不变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