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76379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810146623.4
申请日:2008-09-01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31 , B60R2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1 , B60R21/2346 , B60R21/239 , B60R2021/2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副驾驶席用气囊,其由外侧左板状部和外侧右板状部、左右一对的内侧左板状部和内侧右板状部构成。外侧左板状部和外侧右板状部单独形成,作为左右对称形状而构成。内侧左板状部和内侧右板状部,将膨胀完成时的上前缘侧作为膨胀完成时沿大致左右方向配置的交叉缘部。外侧左板状部和外侧右板状部在上缘侧具有中央侧延伸设置部,其具有与交叉缘部结合的连结缘。中央侧延伸设置部使除了连结缘之外的外周缘相互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837766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138645.3
申请日:2010-03-16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07 , B60R21/2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138 , B60R21/207 , B60R21/2338 , B60R21/237 , B60R2021/161 , B60R2021/23146 , B60R2021/23161 , B60R2021/23382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设置在座椅靠背(2b、3b)的顶部(8)之间的侧气囊装置(1)。当供应来自充气器(1c)的充气气体时,气囊(20)从贮藏部(1b)凸出。此时,气囊(20)首先充气并在乘员的高度向下向前展开,以便在侧面碰撞的较早阶段能够约束乘员的头部向车辆内侧的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029966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502581.0
申请日:2010-09-29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16 , B60R21/207 , B60R21/2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5 , B60R21/23138 , B60R21/2334 , B60R2021/0044 , B60R2021/0055 , B60R2021/161 , B60R2021/23146 , B60R2021/23332 , B60R2021/23519 , B60R2021/260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其具有袋状的气囊,该气囊收容在收容部位内,并且在动作时,使膨胀用气体流入内部而进行膨胀,可以承受保护对象物。气囊为具有薄片状的周壁的合成树脂制成,气囊的周壁构成为,在气囊膨胀完成后,约束保护对象物时,利用由来自保护对象物的按压而引起的内压上升,以延伸的方式进行塑性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0457513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710080352.2
申请日:2007-03-02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15 , B29C7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6D3/08 , B26D1/045 , B60R21/2165
Abstract: 一种气囊盖,具有扉部,在气囊盖受到膨胀气囊推压时,通过使预制断裂部断裂,该扉部打开,并且,由合成树脂模塑成型为单层气囊盖。在扉部远边上的预制断裂部,通过使用切刃的切割操作形成为前侧直线状部。通过设置厚部和薄部形成该部分,使得作为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与最大值的比率为最大变化率,该最大变化率大于等于15%,而在断面面积变化曲线(沿该部分通过描绘沿该部分的50mm区段的断面面积值绘制)的两端,没有设置从中心侧向其两端减少断面面积值的区域,该区域范围内断面面积值大于最小值。
-
公开(公告)号:CN1651284A
公开(公告)日:2005-08-10
申请号:CN200510005319.4
申请日:2005-02-02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3 , B60R21/205 , B60R21/2165 , B60R21/217 , B60R21/2346 , B60R21/237 , B60R2021/23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气囊在预折叠之后,进行包括横折和纵折的正式折叠,而容纳在外壳内并装载在车辆上。气囊预折叠完成之后的预折叠形状是如下形状:乘客侧壁部的上缘的附近部位配置在对向于气体流入口的位置,同时乘客侧壁部重叠于周壁部的下部侧而成为平展的形状。气囊正式折叠时的横折时,预折叠完成时的气体流入口的后方侧部位以折叠成两部分的状态进行横折,从而其后端在周壁部下部侧的下面侧接近于气体流入口。本发明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中,展开膨胀中途的气囊后面侧的整个区域能够沿着大致垂直方向而向后方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623244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10017748.3
申请日:2012-01-19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H01H3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39/006
Abstract: 一种导通遮断装置,包括可动部件、截切部、气体发生器、以及传导部件。可动部件容纳在壳体的容纳室中。截切部自可动部件于移动方向的前进侧伸出。气体发生器布置在可动部件于移动方向的尾随侧。传导部件延伸以连接一对外连接部。传导部件包括可断部和一对基部。基部布置在壳体的侧壁中,并且沿可动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可断部成形为使基部彼此连接,并且拦挡于可动部件的移动方向前进侧。阶部具有阶状外形,并且形成在可断部中。在壳体中形成可与阶部接合的接合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029969B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010502476.7
申请日:2010-09-29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3 , B60R21/2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气囊,该树脂气囊由薄片状的合成树脂构成周壁,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以使上壁部和下壁部分离的方式进行膨胀。包围膨胀区域的三侧的三侧包围外周缘,作为沿厚度方向的剖面将上、下壁部以半圆弧状连接,并且,在俯视观察下形成向外侧膨胀的相连续的曲线状。在膨胀区域中,向内侧同心地配置折叠部,它们形成为沿三侧包围外周缘而向其外周缘侧膨胀的曲线状。各折叠部作为沿厚度方向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具有两个倾斜部的剖面V字状,该两个倾斜部从凹陷的底部延伸。各折叠部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进行塑形变形以使开口宽度尺寸扩大,从而使气囊膨胀,将壁厚尺寸设定为在膨胀完成时可以抑制向外表面侧的翻转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837766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1010138645.3
申请日:2010-03-16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07 , B60R21/2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138 , B60R21/207 , B60R21/2338 , B60R21/237 , B60R2021/161 , B60R2021/23146 , B60R2021/23161 , B60R2021/23382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设置在座椅靠背2b、3b的顶部8之间的侧气囊装置1。当供应来自充气器1c的充气气体时,气囊20从贮藏部1b凸出。此时,气囊20首先充气并在乘员的高度向下向前展开,以便在侧面碰撞的较早阶段能够约束乘员的头部向车辆内侧的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0534756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710000218.7
申请日:2007-01-11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本发明中,通过注射成型用热塑性树脂制造气囊盖。由设置在气囊盖背面侧上的凹槽形成气囊盖的预制断裂部。用于成型气囊盖的模具(23)包括:分模(24、25),其形成型腔(23a);以及金属板形件(28),在末端侧其可形成用于预制断裂部的凹槽部位。板形件(28)具有设定在0.3mm至1.5mm的厚度尺寸,并且在其末端侧向型腔(23a)突出,同时,经由绝热材料(29A、29B),将板形件在其根部侧固定在分模(25)上,该分模(25)成型气囊盖背面侧中位于凹槽附近的部位。
-
公开(公告)号:CN101376379A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810146623.4
申请日:2008-09-01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31 , B60R2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1 , B60R21/2346 , B60R21/239 , B60R2021/2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副驾驶席用气囊,其由外侧左板状部和外侧右板状部、左右一对的内侧左板状部和内侧右板状部构成。外侧左板状部和外侧右板状部单独形成,作为左右对称形状而构成。内侧左板状部和内侧右板状部,将膨胀完成时的上前缘侧作为膨胀完成时沿大致左右方向配置的交叉缘部。外侧左板状部和外侧右板状部在上缘侧具有中央侧延伸设置部,其具有与交叉缘部结合的连结缘。中央侧延伸设置部使除了连结缘之外的外周缘相互结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