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58913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68548.8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暂冲式超声速风洞正激波位置测量及判断的方法,通过对超声速风洞试验段入口至超声速扩散段出口沿线静压的测量和分析判断,寻找出静压忽然升高并随着型面扩张出现单调增加的位置,从而准确确定出正激波的位置并实时显示,使以往超声速风洞试验过程中无法确定的正激波位置变得实时可见,为超声速风洞精细化控制、智能化安全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保障。采用该方法不仅能实时测量、判断和显示出风洞正激波的确切位置,同时还能实时显示出试验中正激波位置随试验模型姿态的变化情况,为准确预估正激波位置变化趋势,评定风洞试验危险等级,确保风洞安全运行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5258913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668548.8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暂冲式超声速风洞正激波位置测量及判断的方法,通过对超声速风洞试验段入口至超声速扩散段出口沿线静压的测量和分析判断,寻找出静压忽然升高并随着型面扩张出现单调增加的位置,从而准确确定出正激波的位置并实时显示,使以往超声速风洞试验过程中无法确定的正激波位置变得实时可见,为超声速风洞精细化控制、智能化安全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保障。采用该方法不仅能实时测量、判断和显示出风洞正激波的确切位置,同时还能实时显示出试验中正激波位置随试验模型姿态的变化情况,为准确预估正激波位置变化趋势,评定风洞试验危险等级,确保风洞安全运行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3134657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553558.3
申请日:2012-12-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挠性壁喷管超声速第一菱形区后部空间速度场优化的方法;目的是解决在挠性壁喷管型面优化试验中,不能直接测量出第一菱形区后段核心流马赫数分布,无法对与其对应的空间速度场分布进行优化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结合风洞空间速度场分布测量结果,利用超声速流场中弱扰动波沿马赫波方向传播的规律,将干扰波系对空间速度场的影响叠加到核心流上,构造出第一菱形区完整的核心流马赫数分布曲线,利用喷管型面优化中相邻撑杆单位影响曲线间的规律,构造出第一菱形区内各参与优化的撑杆完整的单位影响曲线,再利用实验影响法对喷管型面进行优化,进而实现风洞第一菱形区后段空间速度场分布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365306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268618.1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周洪 , 杜宁 , 李建强 , 林俊 , 郭旦平 , 郑晓东 , 龙秀虹 , 马永一 , 蒋婧姸 , 易凡 , 张林 , 马上 , 芮伟 , 范长海 , 师建元 , 毛代勇 , 郁文山 , 周波 , 马磊 , 李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风洞特种试验用压缩空气流量调节装置及方法,属于空气动力学风洞试验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气动调节阀、压力变送器、流量调节组合单元、质量流量计和PLC控制器,该方法基于空气体积的变化情况,采取了数字式控制质量流量的策略,对空气体积的变化采取了模糊控制的方式;利用PLC控制器对流量调节组合单元进行数字式控制,先在流量调节组合单元前后分别设置了压力变送器和质量流量计,用来监测和采集流量调节组合单元入口的压力与输出的实际流量,并与理论流量进行对比求差值,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气动调节阀和流量调节组合单元使流量最终达到所需值,它实现了风洞特种试验中对压缩空气流量的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134657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10553558.3
申请日:2012-12-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挠性壁喷管超声速第一菱形区后部空间速度场优化的方法;目的是解决在挠性壁喷管型面优化试验中,不能直接测量出第一菱形区后段核心流马赫数分布,无法对与其对应的空间速度场分布进行优化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结合风洞空间速度场分布测量结果,利用超声速流场中弱扰动波沿马赫波方向传播的规律,将干扰波系对空间速度场的影响叠加到核心流上,构造出第一菱形区完整的核心流马赫数分布曲线,利用喷管型面优化中相邻撑杆单位影响曲线间的规律,构造出第一菱形区内各参与优化的撑杆完整的单位影响曲线,再利用实验影响法对喷管型面进行优化,进而实现风洞第一菱形区后段空间速度场分布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135624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210553572.3
申请日:2012-12-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引射功能的暂冲式超声速风洞控制方法,该方法为:风洞启动时,首先将引射器集气室总压调节至工作总压,之后将稳定段总压调节至风洞试验运行总压值,然后关闭引射器进行风洞试验;完成规定试验项目后,保持稳定段总压值不变,并开启引射器将集气室总压闭环调节至工作总压值,然后截断气流将稳定段总压降至给定关车总压值之后关闭引射器,完成整个吹风试验过程。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运行控制方法可以显著减小风洞启动/关车过程中的冲击载荷,确保模型、天平及风洞系统的安全;并可以有效减小天平设计时对其强度和刚度的需求,能够提升天平的灵敏度,提高天平测量的精准度和试验数据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222979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510674072.9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降落伞性能超声速风洞试验伞体保护的装置,包括:设置在风洞侧壁之间的支撑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上的天平、通过连接装置与天平测试端连接的伞体,风洞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伞衣收纳装置,伞衣收纳装置穿过风洞侧壁,一端通过管路与高压气源连通,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超声速风洞降落伞性能试验伞体保护手段匮乏的问题。该装置能够有效的保护伞体在超声速风洞启动阶段不被吹破或吹飞,从而保证试验数据的获得,同时也极大的节约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36530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10268618.1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周洪 , 杜宁 , 李建强 , 林俊 , 郭旦平 , 郑晓东 , 龙秀虹 , 马永一 , 蒋婧姸 , 易凡 , 张林 , 马上 , 芮伟 , 范长海 , 师建元 , 毛代勇 , 郁文山 , 周波 , 马磊 , 李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风洞特种试验用压缩空气流量调节装置及方法,属于空气动力学风洞试验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气动调节阀、压力变送器、流量调节组合单元、质量流量计和PLC控制器,该方法基于空气体积的变化情况,采取了数字式控制质量流量的策略,对空气体积的变化采取了模糊控制的方式;利用PLC控制器对流量调节组合单元进行数字式控制,先在流量调节组合单元前后分别设置了压力变送器和质量流量计,用来监测和采集流量调节组合单元入口的压力与输出的实际流量,并与理论流量进行对比求差值,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气动调节阀和流量调节组合单元使流量最终达到所需值,它实现了风洞特种试验中对压缩空气流量的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222979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74072.9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降落伞性能超声速风洞试验伞体保护的装置,包括:设置在风洞侧壁之间的支撑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上的天平、通过连接装置与天平测试端连接的伞体,风洞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伞衣收纳装置,伞衣收纳装置穿过风洞侧壁,一端通过管路与高压气源连通,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超声速风洞降落伞性能试验伞体保护手段匮乏的问题。该装置能够有效的保护伞体在超声速风洞启动阶段不被吹破或吹飞,从而保证试验数据的获得,同时也极大的节约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135624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10553572.3
申请日:2012-12-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引射功能的暂冲式超声速风洞控制方法,该方法为:风洞启动时,首先将引射器集气室总压调节至工作总压,之后将稳定段总压调节至风洞试验运行总压值,然后关闭引射器进行风洞试验;完成规定试验项目后,保持稳定段总压值不变,并开启引射器将集气室总压闭环调节至工作总压值,然后截断气流将稳定段总压降至给定关车总压值之后关闭引射器,完成整个吹风试验过程。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运行控制方法可以显著减小风洞启动/关车过程中的冲击载荷,确保模型、天平及风洞系统的安全;并可以有效减小天平设计时对其强度和刚度的需求,能够提升天平的灵敏度,提高天平测量的精准度和试验数据的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