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63041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010186449.3
申请日:2010-05-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16145 , H01L2224/73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键合法实现的多层堆叠电阻转换存储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造含有外围电路和电阻转换存储器的第一圆晶;制造表面有低电阻率重掺杂半导体层的第二圆晶;键合第一圆晶和第二圆晶,通过后续的工艺去除第二圆晶多余部分半导体,可采用背面腐蚀、抛光、或者退火剥离等工艺;继续在键合圆晶上制造选通单元和电阻转换存储单元,获得的多层堆叠电阻转换存储器中的重掺杂半导体为字/位线。本发明采用重掺杂的半导体字/位线取代金属字/位线,能够使工艺与电阻转换存储器工艺兼容,而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834273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102213.7
申请日:2010-0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相变存储器功耗的单元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单元结构包括集成电路衬底、位于集成电路衬底上的第一绝缘介质层、被第一绝缘介质层包围并与集成电路衬底连接的驱动二极管、被第一绝缘介质层包围并位于驱动二极管上的过渡层、位于第一绝缘介质层上的第二绝缘介质层、被第二绝缘介质层包围并位于过渡层上的下电极、位于第二绝缘介质层上的第三绝缘介质层、被第三绝缘介质层包围并位于下电极上的相变材料层和位于相变材料层上的上电极;所述的过渡层的热导率为0.01W/m·K~20W/m·K。该结构可有效地减少从下电极的热损耗,提高加热效率,并通过对驱动二极管的加热提高其正向导通电流,从而达到降低相变存储器功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325154B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0810040645.2
申请日:2008-07-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L2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图形化单晶硅的绝缘层上锗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特征在于有源层由单晶锗和单晶硅构成,且单晶硅的晶向由衬底硅决定。制备该结构的关键是能够制作出绝缘层上锗单晶薄膜,本发明利用等离子体低温键合和低温剥离的工艺,将单晶锗薄膜转移到绝缘层上,并在此单晶锗薄膜上选择性刻蚀、外延单晶硅,从而制备出混合有图形化单晶硅的绝缘层上锗结构衬底。本发明可用于砷化镓外延,实现与III-V族半导体的集成。同时存在的图形化单晶硅材料可以进行常规CMOS工艺加工,制备常规器件与电路,有效解决氧化埋层的自加热效应。这种新型混合图形化单晶硅的绝缘层上锗结构,在高速高性能CMOS器件,光电集成电路,高速光探测器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924069B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172878.5
申请日:2010-05-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高密度三维电阻变换存储结构的制备方法,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活化键合,将已制备外围电路或电极的衬底晶圆与已制备二极管结构层和缺陷层的晶圆键合,利用不高于400℃的低温退火增强键合强度,同时将具有二极管结构层的薄膜转移到衬底晶圆上。随后在转移后的晶圆上进行刻蚀、薄膜沉积和化学机械抛光等工艺得到所需的二极管单元、加热电极、电阻转换存储单元及上电极等。本发明中二极管结构层薄膜的转移可以重复实施,从而可集成得到多层1D1R结构存储单元,多层结构中的垂直互连可以有效减少互连线的RC延迟,因此本发明制备三维电阻变换存储结构的方法可以适用于高密度、高速存储芯片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1924069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172878.5
申请日:2010-05-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高密度三维电阻变换存储结构的制备方法,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活化键合,将已制备外围电路或电极的衬底晶圆与已制备二极管结构层和缺陷层的晶圆键合,利用不高于400℃的低温退火增强键合强度,同时将具有二极管结构层的薄膜转移到衬底晶圆上。随后在转移后的晶圆上进行刻蚀、薄膜沉积和化学机械抛光等工艺得到所需的二极管单元、加热电极、电阻转换存储单元及上电极等。本发明中二极管结构层薄膜的转移可以重复实施,从而可集成得到多层1D1R结构存储单元,多层结构中的垂直互连可以有效减少互连线的RC延迟,因此本发明制备三维电阻变换存储结构的方法可以适用于高密度、高速存储芯片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2263041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010186449.3
申请日:2010-05-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16145 , H01L2224/73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键合法实现的多层堆叠电阻转换存储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造含有外围电路和电阻转换存储器的第一圆晶;制造表面有低电阻率重掺杂半导体层的第二圆晶;键合第一圆晶和第二圆晶,通过后续的工艺去除第二圆晶多余部分半导体,可采用背面腐蚀、抛光、或者退火剥离等工艺;继续在键合圆晶上制造选通单元和电阻转换存储单元,获得的多层堆叠电阻转换存储器中的重掺杂半导体为字/位线。本发明采用重掺杂的半导体字/位线取代金属字/位线,能够使工艺与电阻转换存储器工艺兼容,而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834273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02213.7
申请日:2010-0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相变存储器功耗的单元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单元结构包括集成电路衬底、位于集成电路衬底上的第一绝缘介质层、被第一绝缘介质层包围并与集成电路衬底连接的驱动二极管、被第一绝缘介质层包围并位于驱动二极管上的过渡层、位于第一绝缘介质层上的第二绝缘介质层、被第二绝缘介质层包围并位于过渡层上的下电极、位于第二绝缘介质层上的第三绝缘介质层、被第三绝缘介质层包围并位于下电极上的相变材料层和位于相变材料层上的上电极;所述的过渡层的热导率为0.01W/m·K~20W/m·K。该结构可有效地减少从下电极的热损耗,提高加热效率,并通过对驱动二极管的加热提高其正向导通电流,从而达到降低相变存储器功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325154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810040645.2
申请日:2008-07-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L2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图形化单晶硅的绝缘层上锗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特征在于有源层由单晶锗和单晶硅构成,且单晶硅的晶向由衬底硅决定。制备该结构的关键是能够制作出绝缘层上锗单晶薄膜,本发明利用等离子体低温键合和低温剥离的工艺,将单晶锗薄膜转移到绝缘层上,并在此单晶锗薄膜上选择性刻蚀、外延单晶硅,从而制备出混合有图形化单晶硅的绝缘层上锗结构衬底。本发明可用于砷化镓外延,实现与III-V族半导体的集成。同时存在的图形化单晶硅材料可以进行常规CMOS工艺加工,制备常规器件与电路,有效解决氧化埋层的自加热效应。这种新型混合图形化单晶硅的绝缘层上锗结构,在高速高性能CMOS器件,光电集成电路,高速光探测器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