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87230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810194027.7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模拟裂隙含水层多孔注浆加固过程和机理的模拟试验装置。它由配料系统、探测系统、试验台和检测观测系统组成。配料系统是根据实验要求对实验材料进行分类;探测系统可以对注浆压力和注浆量、裂隙、岩块和浆液等的探测;试验台由试验箱体和相应的辅助设备组成;检测观测系统观测注浆运移和检测多功能接口处的水压。该装置可以在多孔、多压力注浆的情况下,认识不同粘度材料的注浆浆液,在不同宽度、密度、连通性的裂隙含水层中浆液的运移和充填特征;获得注浆充填路径与区域、注浆前后岩体的物理性质的变化特征,有助于认识注浆加固含水层的机理,掌握各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归纳注浆模型和工程判据,指导煤矿防治水害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1576458A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910086855.X
申请日:2009-06-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突水规律地质力学试验平台,包括底座、箱体、反力架、加压千斤顶、水压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当模拟矿井突水时,箱体内按照计算好的相似比铺设试验材料,在煤层底板分层铺设电极、应力传感器和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将数据线通过侧面预留口引出。通过箱体底板进水口向铺设的试验材料充水,当含水层中的水达到饱和时,打开箱体提前方的采煤预留口开挖,同时水压控制系统按照预先计算得到的水压力继续进水,开启数据采集系统记录试验数据,直到底板发生突水,停止开挖,试验结束。系统结构简单,可以有效地模拟矿井突水规律,解决了目前室内试验无法模拟承压水渗流和冲刷作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917463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68347.7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钻孔信息库的注浆工作面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体系,其包括:收集工作面注浆钻孔3类工程信息,建立注浆钻孔施工的动态信息库;提出在采动影响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工作面突水主要受底板注浆条件和注浆加固效果的2类影响;分析注浆加固工作面7个底板突水影响因子,确定每个影响因子的等级划分标准、效果评价标准,并归纳影响因子的8种解析图形;根据注浆过程与注浆结束2个阶段,工作面内严重危险区钻孔的涌水量、水压及注浆量随施工顺序的变化关系,提出“三参量”评价方法,对工作面注浆效果进行定性评价。本发明为后续采用模糊数学等其他方法,评价提供了影响因子的指导,为认识注浆加固工作面防治水机理,评价突水危险性提供了新研究方式和评价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194185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610438364.7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压作用下厚松散含水层防砂安全煤岩柱的留设方法,其包括:对待开采煤层上覆厚松散含水层下面的粘土层进行液、塑限试验,对位于含水层侧面的基岩风化带岩石进行干燥饱和吸水率试验和崩解试验;根据试验获得的粘土层的液、塑性指数与基岩风化带岩石的干燥饱和吸水率、崩解性能参量,确定松散含水层是否位于密封保水压结构中;若位于密封保水压结构中,则确定水压作用下防砂安全煤岩柱的厚度Hsp,并按此厚度对水压作用下厚松散含水层下待开采煤层的防砂安全煤岩柱进行留设。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开采,可减少煤矿溃砂灾害事故的发生机率,本发明方法补充和完善了我国水体下采煤防砂安全煤岩柱留设方法的理论,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388306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510689917.1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模拟倾斜岩层的全自动相似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它由控制系统、配料系统、传送系统、试验架、自动铲平和捣实装置、液压支撑和加载装置、自动开挖和拍照记录装置组成。控制系统控制整个试验步骤全自动的进行;配料系统自动完成物料的称重和搅拌;传送系统把物料运送进试验台;试验架由转动轴和纵横向支撑千斤顶完成旋转;自动铲平和捣实装置完全在试验架两侧挡板内完成模拟岩层的铺设;加载装置模拟地层应力;自动开挖和拍照记录装置完成试验的开挖记录工作。该装置可完全自动化的进行相似模拟试验,改变以往相似模拟试验耗时费力的缺点。该装置既可模拟水平岩层,又可以模拟倾斜岩层,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3742143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008789.5
申请日:2014-01-08
Applicant: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C3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动覆岩破坏水平变形的双探头探测方法,属于采矿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滑动式测斜仪导轮探头和无轮探头在同一观测孔的测斜管中先后观测,利用导轮探头数据稳定快、数据精确度高和定向准确的特点,结合无导轮探头对测斜管变形适应性强的特点,探测过程中相互补充,保证了工程的完整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相互佐证,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本发明较好的解决了滑动测斜仪观测采动影响深部孔时,出现的卡孔、废孔和越观测越浅的现象,能完整反映深厚松散层移动变形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1985881A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1010297807.8
申请日:2010-09-30
Applicant: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防治立井井筒破坏的方法,采用“地面注水稳定水位法”防治井筒破坏;具体是:①分析冲积层结构和水动态,选择冲积层中三年以上水位持续下降的松散含水层作注水层位;②在井筒附近施工注水孔,结构与水文长期观测孔结构一致;③用自来水或水泵注水,将水经注水孔注入注水层位;④注水期间进行注水效果监测:含水层水位监测和井壁变化监测;根据注水效果监测决定注水量调整。保持井筒及附近含水层水位增高且相对稳定,减小井筒周围松散土层由于水位下降导致的压缩变形及对井壁产生的附加压应力,以防造成对井壁破坏。本发明从矿井水文地质角度研究,根据井壁破裂的机理,找出根治井筒破坏的方法,防治效果明显,施工方便,更安全经济。
-
公开(公告)号:CN11908638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90222.4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山西中煤担水沟煤业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发明涉及矿山工程模型试验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矿山注浆加固改造后岩体强度增强的方法,包括现场超声波实测、钻孔摄像现场实测、直流电法观测、数值模拟、室内试验、力学参数反演,通过对底板岩体注浆前后强度增强效果的量化分析,基于钻孔摄像研究目标含水层的可注性,验证矿山工作面注浆现有底板注浆评价指标的可行性,为后续突水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对于评价底板岩体的注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9947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856490.X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业工程动力灾害监测及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模型实验的煤矿微震信号识别与分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实验模拟岩体受冲击载荷作用,岩体断裂、孔隙岩体模拟注浆以及岩体滑移等情况,归纳微震信号激发的影响因素,采集微震信号,识别不同诱因状态下相应微震信号的变化特征与规律,获取多个煤矿各类微震信号样本,收集与微震信号相关的工程信息,建立微震信号数据集,形成微震信号类型划分标准;工作面采前及回采期间采集微震信号,专业技术人员在震源动力学参数分析前依据微震信号类型划分标准对微震信号进行工程筛分,确定其激发诱因,进行识别与分类,实现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06251233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79487.X
申请日:2016-08-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Q5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距离煤层组(群)两带高度计算方法,其包括:针对水体下采煤,根据煤层间距、下组煤采厚和垮落带高度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对煤层组(群)进行了定义和分类《;三下采煤规程》中近距离煤层组(群)综合采厚公式存在严重漏洞,考虑煤层开采的时空因素,提出新的综合采厚公式;利用已有单一煤层“两带”高度预计公式计算近距离煤层组(群)顶煤层以采厚和目标煤层以综合采厚计算的“两带”高度,而目标煤层最终“两带”高度为两部分的标高最高者。采用本发明方法,可较准确的对近距离煤层组(群)开采覆岩破坏高度进行预测,填补了三层及以上多煤层“两带”高度预计方法的空白,对煤矿近水体下采煤具有实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