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14928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0296234.3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材料改性水泥的分散磨,仓体由篦板分隔为混磨仓和集料仓,混磨仓的侧上部设置两个进料口,混磨仓中设搅拌器,混磨仓中设若干金属块。集料仓下半部为漏斗,漏斗底部为出料口。混磨仓能够有效实现纳米材料与水泥共同混磨,打破纳米矿粉聚团,实现纳米粒子和其他粉体充分均匀混合。使用中,集料仓下部出料口连接混凝土搅拌机,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和搅拌机工艺参数定时放出一定质量的复合材料,同时通过混磨仓的进料口按生产要求比例分别定时加入纳米材料与水泥,以实现与混凝土搅拌机连续生产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8484034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88900.9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混凝土增强约束管,管体采用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纤维掺量占水泥的质量百分比3-8%,纤维的长度1.5~200mm。水泥为强度等级不低于52.5的硅酸盐水泥。有机纤维为聚丙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酯纤维或聚甲醛纤维。用高效减水剂和水制成浆体,离心成型管体。采用本发明复合材料制备混凝土增强约束管,生产工艺简单,不仅廉价、塑性韧性好,而且耐火、耐腐蚀性好,可代替钢管广泛用于高层建筑中。
-
公开(公告)号:CN108483961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87634.8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5 , C04B20/026 , B02C17/10 , B02C17/163 , B02C17/1855 , C04B20/02 , C04B1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粗骨料砂浆剥离装置,包括动力系统、砂浆剥离系统和筛分系统。采用砂浆剥离仓和集料仓上下双仓设计。砂浆剥离仓能够充分剥离再生混凝土粗骨料表面硬化砂浆,提高粗骨料的纯度、表观密度,降低其吸水率和孔隙率。还能有效削弱再生粗骨料的突出棱角,减少再生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最大限度地保持再生粗骨料的原有粒径,使其性能接近于天然骨料,从而提高新拌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集料仓暂时存储砂浆剥离后的粗骨料,并通过双仓体积比及出料速度控制砂浆剥离时间。筛分机对砂浆剥离后的再生混凝土粗骨料进行筛分,同时通过砂浆剥离仓的进料口定时加入再生混凝土,以实现连续生产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8467237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289021.8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4B28/04 , E02D5/38 , E02D33/00 , C04B11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水泥基约束管灌注桩及制备方法。所述约束管采用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离心成型。现场施工成孔,放置约束管,管内安置钢筋笼后灌注混凝土,经现场养护硬化后即得本发明灌注桩。其内部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到外部纤维增强约束管的侧向约束作用,当其承压时将处于三向受压状态,其力学性能能够更为充分地发挥,具有较高的力学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外部的约束管又作为永久性模板,在混凝土灌注、养护期间减少了环境因素的干扰,使得现场灌注的混凝土成型质量高,成桩品质好。本发明纤维增强水泥基约束管灌注桩结构组合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成桩质量高,单桩承载力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06396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11160205.1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1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泥水化三维孔隙结构特征的表征方法,先取水泥基材料制样,获取试样的背散射和能谱图片,通过“Bentz分相规则”得到试样各矿物相参数,基于CEMHYD3D水化模型软件,建立试样的水化模型;然后分别通过“内侵蚀法”、“燃烧算法”和“随机走法”三种算法实现对水泥水化三维孔隙结构特征的表征。本发明针对现有实验手段无法测试出重要的特征参数,无法进行连续监测,实验周期长以及对试件产生破坏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连续监测、可视化、无破坏、省时的水泥水化三维孔隙结构特征的表征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072028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310095996.4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1
Abstract: 一种工业废渣微细骨料混凝土配制方法,属于混凝土的配制方法。在普通混凝土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加以调整,用微细工业废渣和石子共同等量取代部分细骨料和水泥,从而提高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并降低材料成本的普通混凝土制备方法。在拌制混凝土材料的过程中,在普通混凝土原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以微细工业废渣等量取代10-15%的细骨料,并用微细工业废渣和石子共同等量取代20%重量比的水泥,在其他拌制材料不变的情况下,拌制每立方米混凝土可节省成本10-20元,所拌制的混凝土各龄期强度均相当或高于基准配合比混凝土强度,具有和易性好,坍落度损失小,水化热低,后期强度递延性好,抗硫酸盐侵蚀,抗化学侵蚀性强,耐久性好,对混凝土性能无不利影响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483334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804020.4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视化表征水泥基材料水分空间分布和含量的方法:取一成型好并养护一定龄期的水泥基材料,干燥得到试样;用石蜡密封试样除浸水面外的所有端面和侧面;将试样放入平底容器中,浸水面用小垫块支撑;将平底容器置于X-CT成像装置台上,往平底容器中注入高出试样浸水面一定距离的水进行毛细吸水实验,同时开启X-CT成像装置,对水分侵入试样进行X-CT成像;对X-CT图像进行灰度分析,得到试样毛细吸水深度的变化;利用毛细吸水深度和时间,得到毛细吸水深度系数;利用毛细吸水深度系数和试样孔隙率,得到试样毛细吸水质量的变化。本发明方法不仅能够定量表征水分侵入深度的演变,还能够准确预测毛细吸水质量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467237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810289021.8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4B28/04 , E02D5/38 , E02D33/00 , C04B11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水泥基约束管灌注桩及制备方法。所述约束管采用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离心成型。现场施工成孔,放置约束管,管内安置钢筋笼后灌注混凝土,经现场养护硬化后即得本发明灌注桩。其内部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到外部纤维增强约束管的侧向约束作用,当其承压时将处于三向受压状态,其力学性能能够更为充分地发挥,具有较高的力学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外部的约束管又作为永久性模板,在混凝土灌注、养护期间减少了环境因素的干扰,使得现场灌注的混凝土成型质量高,成桩品质好。本发明纤维增强水泥基约束管灌注桩结构组合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成桩质量高,单桩承载力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501210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288171.7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28C5/16 , B28C7/04 , B28C7/16 , B02C17/10 , B02C17/16 , B02C17/18 , D02J1/18 , D02J1/22 , D02J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纤维分散磨和纤维分散方法。该纤维分散磨包括筒体、搅拌器、减速机和电机。该纤维分散磨采用双仓设计,上部为混磨仓,下部为集料仓。混磨仓内部的搅拌器和钢球能够有效实现纤维与水泥共同混磨,改变纤维表面特性,改善纤维分散性,集料仓可暂时存储混磨后的复合材料,集料仓下部出料口连接混凝土搅拌机,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和搅拌机工艺参数定时放出一定质量的复合材料,同时通过混磨仓的进料口按生产要求比例分别定时加入水泥和纤维,以实现与混凝土搅拌机连续生产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8487225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88806.3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约束管碎石承压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材料制造领域。纤维增强约束管采用离心工艺预制成型,现场施工时人工成孔,放入纤维增强约束管,然后向管内填入碎石并振动预载压实,即得本发明一种纤维增强约束管碎石桩。本发明一方面使得原本松散的碎石体结构致密并发挥承载作用,另一方面碎石体在承压时三向受压,其力学性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同时内部碎石体抑制了纤维增强约束管局部屈曲破换现象,二者协调作用使得使内部碎石体具有与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同等的竖向承载能力。本发明纤维增强约束管碎石承压桩结构组合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以碎石为主要材料,经济优势明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