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99402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111329735.5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F25/421 , B01F23/23 , C10G45/22 , B01F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相加氢强化混氢装置及方法,该液相加氢强化混氢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多孔陶瓷膜。壳体一端设有进液口,底部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气液混合出口;多孔陶瓷膜设于壳体内,多孔陶瓷膜的两端开口,分别与进液口和气液混合出口连通,多孔陶瓷膜的侧壁与进气口连通;多孔陶瓷膜的内部设有多个上下交错放置的陶瓷膜挡板。本发明的液相加氢强化混氢装置能够提高液相加氢过程中油品的混氢量,使氢气以微米级的气泡分布于油品当中,从而提高传质传热速率,降低加氢反应的苛刻度和运行成本,本发明的液相加氢强化混氢装置成本低、寿命长,且工艺流程简单,可用于老装置改造,盘活老旧资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53849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011342274.0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东军 , 王玉军 , 何玉莲 , 王伟众 , 贾云刚 , 姜伟 , 赵仲阳 , 金书含 , 辛颖 , 何昌洪 , 朱丽娜 , 赵铁凯 , 邓旭亮 , 李影辉 , 赵光辉 , 董平 , 牛明 , 邵荣兰 , 洪梅
IPC: C01F7/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铝尖晶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包含镁和铝的金属盐溶液,所述金属盐溶液的浓度为0.1~0.8mol/L,并且其中,镁和铝的浓度之比为1:1~1:5,制备沉淀剂混合溶液;(2)所述金属盐溶液和所述沉淀剂混合溶液分别由气体通过管路带入混合室中,在混合室中的高压空气使反应物快速地混合均匀,然后被两股气流带出混合室,在混合室外,两股气流携带混合均匀的混合溶液对撞并同时发生共沉淀反应,得到前驱体;(3)在所述前驱体上加入表面活性剂溶液得到前驱体粒子;(4)将所述前驱体粒子在搅拌的条件下老化、洗涤、干燥;(5)将干燥后的前驱体粒子焙烧,得到镁铝尖晶石。
-
公开(公告)号:CN11641709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72341.X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间壁塔精制α‑烯烃纯度的预测方法,基于利用间壁塔分离α‑烯烃原料的实验数据,采用非线性回归算法,建立间壁塔分离α‑烯烃组分的第一采出通道和第二采出通道产品纯度的预测模型。通过选择对产品纯度影响较大的关键变量,能够准确把握间壁塔精制α‑烯烃纯度的变化规律,其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间壁塔精制α‑烯烃纯度预测系统和一种数据处理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09940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1329735.5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F25/421 , B01F23/23 , C10G45/22 , B01F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相加氢强化混氢装置及方法,该液相加氢强化混氢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多孔陶瓷膜。壳体一端设有进液口,底部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气液混合出口;多孔陶瓷膜设于壳体内,多孔陶瓷膜的两端开口,分别与进液口和气液混合出口连通,多孔陶瓷膜的侧壁与进气口连通;多孔陶瓷膜的内部设有多个上下交错放置的陶瓷膜挡板。本发明的液相加氢强化混氢装置能够提高液相加氢过程中油品的混氢量,使氢气以微米级的气泡分布于油品当中,从而提高传质传热速率,降低加氢反应的苛刻度和运行成本,本发明的液相加氢强化混氢装置成本低、寿命长,且工艺流程简单,可用于老装置改造,盘活老旧资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75873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034831.0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气在润滑油中溶解度的软测量方法,该软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润滑油蒸馏馏程数据进行油品表征,生成润滑油虚拟组分,设置温度、压力两个辅助变量,完成对润滑油进料流股和氢气流股的模拟。再对混合器进行建模,以氢气的质量流量为操作变量进行灵敏度分析,根据氢气在润滑油中达到饱和时的溶解量,计算出氢气的溶解度。该方法可以快捷地测算出氢气在润滑油中的溶解度,能够指导装置操作人员了解装置混氢器的混合效果,适于解决石油化工行业氢气在润滑油中溶解度不易测量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304237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610248321.2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秀绘 , 王亚丽 , 黄付玲 , 褚洪岭 , 王斯晗 , 高飞 , 王桂芝 , 徐显明 , 王力搏 , 李瑞峰 , 刘通 , 曹媛媛 , 白玉洁 , 于部伟 , 马克存 , 蒋岩 , 孙恩浩 , 闫义斌 , 朱丽娜 , 韩雪梅 , 韩云光 , 陈谦 , 曾群英 , 孙淑坤
IPC: C08F110/14 , C08F4/642 , C08F4/14 , C10M107/10 , C10N30/02
Abstract: 一种聚α‑烯烃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种C8‑C12的烯烃单体,在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作用下,反应一定时间,反应结束后加入淬灭剂,结束反应并停止搅拌,通过外循环取热,使体系温度降至室温后,加入引发剂,并通入BF3,控制聚合温度,反应0.5~3h后经后处理,得到聚α‑烯烃齐聚混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985865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510053871.4
申请日:2015-02-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平 , 赵仲阳 , 姜伟 , 李建忠 , 何玉莲 , 邓旭亮 , 邵伟 , 赵辉 , 郭树生 , 王桂芝 , 赵光辉 , 贾云刚 , 崔锡红 , 何昌洪 , 王东军 , 邵荣兰 , 牛明 , 雪晶 , 牛欣宇 , 朱丽娜
IPC: C1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食用动植物油的储存方法,所述的方法是将含有20%的内脂类化合物、50%受阻酚类化合物和30%含硫协效剂的组合物加入到非食用动植物油中。能有效保持非食用动植物油在生物航煤/生物柴油加工企业生产周期内的质量,降低了其在储存期间的酸败程度,有利于以非食用动植物油为原料的生物航煤/生物柴油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380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1202687.2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戊醛缩合废碱液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戊醛缩合废碱液进行酸化处理,分层得到有机相和水相;步骤2,将水相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水;步骤3,将浓缩水输送至五室型双极膜电渗析装置,得到有机酸溶液和NaOH溶液;其中,所述五室型双极膜电渗析装置依次设置有阳极电解室、稀酸隔离室、酸室、中心隔离室、碱式、稀碱隔离室、阴极电解室,所述浓缩水输送至所述中心隔离室,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所述浓缩水电离出的Na+进入碱室与OH‑结合生成NaOH,所述浓缩水电离出的羧酸根离子进入酸室与H+结合生成有机酸,所述稀酸隔离室的稀有机酸作为所述酸室的循环液,所述稀碱隔离室的稀NaOH溶液作为所述碱室的循环液。
-
公开(公告)号:CN116409798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111680553.2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9/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ZSM‑5分子筛的合成方法,所采用合成液的原料摩尔比为SiO2:Al2O3:Na2O:模板剂:H2O=1:(0.01‑0.04):(0.01‑0.04):(0.1‑0.4):(30‑80),且所述合成液在超声波条件下晶化反应15‑60min。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上述合成方法合成的ZSM‑5分子筛,该ZSM‑5分子筛为多级孔道ZSM‑5沸石分子筛,同时具有晶间介孔和晶内微孔结构。本方法无需添加额外的介孔造孔剂且晶化时间极短,得到的ZSM‑5沸石分子筛形貌规整、同时具备微孔和丰富的介孔,因此在择形催化等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84383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215571.8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挥系统,用于溶液法制备得到的聚合物混合物中挥发分的脱除,所述脱挥系统包括:第一分离器,用于使处于超临界状态的所述聚合物混合物初步脱除挥发分;第二分离器,与所述第一分离器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器包括:搅拌轴,设置于所述第二分离器的中轴线上;多个旋转桨,由上至下分别设置于搅拌轴上;所述旋转桨包括连接结构和弧形板,所述连接结构自所述搅拌轴往所述第二分离器的侧壁延伸,所述弧形板设置于所述连接结构接近所述第二分离器的侧壁的端部;多个引流板,分别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二分离器的侧壁并处于所述弧形板的下方,且多个所述引流板由上至下逐渐变宽。本发明脱挥系统能耗低,且可用于高粘度聚合物脱挥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