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344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888447.7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张坤 , 王坤 , 焦拥军 , 陈平 , 任全耀 , 李垣明 , 范航 , 庞华 , 秋博文 , 何梁 , 王严培 , 高士鑫 , 李华 , 邢硕 , 廖浩宇 , 郑美银 , 邱玺
IPC: G21C3/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核反应堆燃料元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体式可拼接燃料元件,包括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基体内的燃料体,每个基体内至少设有一个燃料体,多个所述燃料体在所述基体内均匀排布,所述基体上设有多个连接结构,多个所述基体可通过连接结构在纵向和横向方向拼接。本申请具有为了消除棒状结构需引入夹持系统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扩展燃料元件的应用场景以适应固态堆芯的需求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6012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495110.X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32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管座结构和核燃料组件,用于核燃料组件的管座结构包括了连接板、围板和顶板。其中连接板包括板体、多个加强筋、管孔和过水孔,导向管孔开设在板体上,多个加强筋布置在管孔的周侧,多个加强筋之间的间隔形成过水孔。连接板包括了布置在管孔周侧的多个加强筋,且多个加强筋之间的间隔形成了过水孔,基于此能够保障连接板具备足够大的过水面积,同时能够提高连接板的强度,使得连接板与导向管的连接更加可靠,使得连接板与仪表管的连接更加可靠,使得管座结构与导向管和仪表管的连接更加可靠,进而提高核燃料组件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801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57726.2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34 , G21C17/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组件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测温强导流的高安全燃料组件。包括可测温仪表管、强导流格架、燃料棒、导向管、防捕异物下管座和低压降上管座及其连接结构。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及其中各部件的连接,实现了燃料组件的高热工安全裕度。通过设置可测温仪表管,可在其内放置温度传感器,在线实时连续测量从径向均布流水孔进入其内的冷却剂温度,知晓燃料组件实际热工安全裕度,并可以反馈运行,指导运行策略优化,实现了燃料组件瞬态及事故低发性;通过对燃料组件热点部位冷却剂温度测量和反馈,基于掌握的安全裕量可使燃料组件和电厂长期运行于安全但尽可能高的参数,提升核电厂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0046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83070.7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燃料组件可拆卸快速连接结构,包括:管座,所述管座上开设有连接腔;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在工作状态下连接于所述连接腔内;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套管内,且用于将所述连接套管与所述管座相连接或解除连接。在需要对管座与连接套管之间进行安装时,将连接套管插接于连接腔内,随后通过连接组件将管座与连接套管相连接,以使管座与连接套管相对固定,完成安装;在需要对管座与连接套管之间进行拆卸时,通过连接组件将管座与连接套管解除连接,随后朝背离连接套管的方向拔出管座,使得连接套管从连接腔内脱出即可,完成拆卸,整个拆装过程简单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505049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0736494.4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陶瓷包覆燃料及制备方法,以基体陶瓷颗粒和弥散燃料颗粒为原料制备混合粉体;以混合粉体为原料依次经凝胶注模工艺和烧结工艺处理获得全陶瓷包覆燃料;混合粉体中,弥散燃料颗粒的含量为40vol%‑50vol%。本发明通过近净成型/高温烧结的方法,有效减少陶瓷燃料元件的加工量,解决复杂结构燃料元件制备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0655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795473.X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刘孟龙 , 郑美银 , 焦拥军 , 蒲曾坪 , 陈平 , 朱发文 , 李垣明 , 茹俊 , 任全耀 , 韩元吉 , 李权 , 李华 , 岳题 , 雷涛 , 陈杰 , 邓霜 , 范航 , 邱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层错排点阵结构的燃料组件下管座及过滤体和应用,基于多层错排点阵结构的燃料组件下管座,包括下管座外框体,下管座外框体内侧设置有点阵连接板;点阵连接板至少包括两层点阵结构,各层点阵结构的流水孔互相错开,使点阵连接板中无直线贯穿点阵连接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通孔。由于本发明的点阵连接板中无直线贯穿点阵连接板的通孔,相比孔板过滤,提升了下管座异物过滤性能;同时层间密布的点阵连接结构进一步增强了异物捕获性能,能有效地通过换料等方式去除反应堆冷却水中的异物,改善堆内水质情况。本发明既能满足结构强度和冷却水流通能力,又能提高过滤性能,并且能有效减少下管座的重量和提升对冲击的缓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9517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794446.0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廖天誉 , 陈平 , 雷涛 , 朱发文 , 李垣明 , 郑美银 , 李权 , 任全耀 , 蒲曾坪 , 韩元吉 , 茹俊 , 肖忠 , 冉仁杰 , 杜思佳 , 彭园 , 李华 , 李云 , 邱玺 , 范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过滤棒结构的核燃料组件下管座及过滤组件和应用,核燃料组件下管座包括外框体,所述外框体内设置有若干筋板和若干过滤棒,若干筋板和若干过滤棒呈纵横交错布置,所述过滤棒为横向布置,若干过滤棒同向布置且相邻两个过滤棒之间具有间隙。本发明的若干过滤棒构成过滤棒组,若干过滤棒同向布置且相邻两个过滤棒之间具有间隙,既能实现冷却剂通过,又能实现对冷却剂的过滤;本发明由呈纵横交错布置的若干筋板和若干过滤棒构成过滤结构,既起支撑结构作用,又起过滤作用;由于过滤结构的支撑作用使过滤结构具有较高的刚度,同时具有抗震性能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2986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52239.2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液态铅基合金中的腐蚀试验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核反应堆结构材料腐蚀试验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制备已知氧化膜厚度的样品,分别获得氧化膜减薄动力学参数和氧化膜氧化增厚动力学参数,将氧化膜减薄和氧化膜氧化增厚动力学耦合,形成液态铅基合金腐蚀动力学模型。本发明提供的在液态铅基合金中的腐蚀试验方法,通过试验流程和试验参数的控制,可分离变量,单独研究氧化膜的氧化增厚过程和氧化膜的腐蚀减薄过程,避免其相互影响从而可获得各自物理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可以准确获取材料的腐蚀动力学参数,进而可准确的预测材料的氧化膜厚度以及金属壁厚减薄量,可有效支撑铅基液态金属环境下结构材料的腐蚀性能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4220558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1371365.1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组件格架、燃料组件及压水堆堆芯。本发明的燃料组件格架包括搅混翼,所述搅混翼经过N次折弯成形,侧面呈“S”型,其中N≥2。本发明的搅混翼利用多次弯折成形分步对流体进行横向引导。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燃料组件,采用若干个上述燃料组件格架沿燃料组件轴向排列布置,格架栅元对燃料棒进行夹持,不同格架的搅混翼持续对冷却剂起到搅混作用。采用上述燃料组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压水堆堆芯,同一堆芯中有不同富集度燃料组件,在换料期间卸出若干燃料组件,并装入若干新的燃料组件。本发明能够增强燃料组件格架的搅混性能,同时增强冷却剂传热能力,进而提升核燃料组件的热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8804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1368577.4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强化搅混性能的定位格架及燃料组件,包括设置在内条带顶端的搅混翼;所述搅混翼N次弯折成形,侧面呈“S”形,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本发明的搅混翼采用多次弯折成形的设计,对轴向流体进行一次横向引导,搅混翼中部进行二次折弯,进一步对流体进行横向引导,增强搅混作用。本发明增加了搅混翼与夹持机构的距离,有利于减小流体到达搅混翼时的紊乱程度,从而充分发挥搅混翼对流体的引导作。本发明根据格架外围搅混翼对流体的引导方向,协同设计外条带上部导向翼的高度,以充分匹配二者对流体的引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