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899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39568.9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台车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定位目标值的获取,通过理论计算、图纸分析或实际测量得出台车定位的目标位置参数,包括台车里程目标值的获取、偏位位移目标值的获取、高程目标值的获取、侧模合模目标值的获取;步骤S2、台车定位前准备,包括位置标靶放置和台车初始状态归置;步骤S3、台车定位调整,依靠各类用于定位的传感器依次调整台车里程、台车轴线、台车高程和侧模位置的调整。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快捷高效等优点,解决了现有隧道衬砌台车定位方法自动化程度低、操作难度大、定位误差大、重复误差大、作业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9784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15222.0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衬砌台车混凝土盯舱方法及装置,衬砌台车混凝土盯舱装置包括监测单元、控制单元、通讯单元组成。所述监测单元用于采集待测区域的深度数据;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处理上述监测单元的深度数据并将处理结果发送到通讯单元;通讯单元用于将混凝土在模板内部的状态通过4G网络发送到上位机。衬砌台车混凝土盯舱方法首先将衬砌台车混凝土盯舱装置安装在衬砌台车端头模板处;其次,通过上述装置中的深度相机采集待测区域深度数据;然后,采用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对原始深度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后,采用聚类算法对深度数据进行处理,识别并分割出待测区域内部的钢筋深度数据;最后,通过一种基于平均深度的计算方法来实时监测混凝土在模板内部的状态,提高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自动化监测水平,进而提高了施工过程中衬砌浇筑质量控制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7028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59601.3
申请日:2023-12-3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宋向荣 , 田唯 , 陈培帅 , 杨钊 , 唐祖阳 , 杨海生 , 罗会武 , 张子平 , 姬付全 , 吴晓龙 , 黄伟强 , 朱涛 , 董彬 , 王万辉 , 李傲赢 , 喻成成 , 历彪
IPC: E02D29/045 , E0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明挖高铁隧道的衬砌混凝土智能高效控风台车装置,包括台车,台车的外侧通过多个调整杆连接有篷布,台车包括对称设置在底部的行走组件,行走组件的上部设有支撑板,相对的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多个平联板和加固组件,位于中间位置的加固组件上设有摆动组件,摆动组件上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端部设有喷枪和刮板组件,喷枪用于对隧道的截面喷射防水泡沫,篷布和防水泡沫配合形成对隧道截面的密封,刮板组件用于在养护完成后将隧道侧壁的防水泡沫进行去除。本发明设计巧妙,能保证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时避免过堂风的影响,整体的浇筑质量高,效果好,且整体操作便捷,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385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572114.9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16 , E02D31/02 , E02D19/06 , E02D19/08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明挖隧道变形缝排水盲板结构,变形缝的下方设置有钢边橡胶止水带,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两侧分别与位于所述变形缝两侧的衬砌结构一体浇筑,排水盲板结构包括:排水板,其粘贴于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的底面,所述排水板的两侧分别与位于所述变形缝两侧的衬砌结构一体浇筑;纵向排水单元,其设置在所述排水板上,用于排出位于隧道顶部的渗漏水;两个横向排水单元,其设置在所述排水板上,并位于所述变形缝的两侧,所述横向排水单元用于排出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两侧与对应侧的衬砌结构混凝土接触面的绕流水。本发明的排水盲板在安装时不需要嵌缝处理,在后期运营过程中不会影响列车出行安全,且能保证排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965580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244371.3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培帅 , 吴忠仕 , 江鸿 , 唐湘隆 , 刘崇庆 , 张国浩 , 吴晓龙 , 杨睿 , 朱浩 , 冯德定 , 袁青 , 杨林 , 梁晓腾 , 王伟 , 闫鑫雨 , 李傲赢 , 褚存
IPC: E02D29/045 , E0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明挖隧道衬砌对称同步分层布料浇筑系统,包括:中央集料槽,其固定于衬砌模板拱顶的中心,所述中央集料槽具有多个独立的出料口;浇筑串筒,其设置多个且间隔固定于衬砌侧墙内;料仓,其设置多个且分层设置;集料漏斗,其与浇筑串筒一一对应且所述集料漏斗下端口与浇筑串筒上端口连通;布料滑槽,其设置多个且分别对应多个出料口所述布料滑槽下端位于所述集料漏斗的上开口处或位于同一层的料仓布料槽口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明挖隧道衬砌对称同步分层布料浇筑施工方法。本发明具有施工功效高、操作简单,劳动强度降低,可实现半自动化浇筑,且现场无混凝土掉落,施工整洁,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4118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32200.7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C04B28/06 , C04B28/04 , C04B24/38 , C04B18/08 , C04B18/12 , C04B18/14 , C04B22/14 , C04B22/06 , C04B24/12 , C04B2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密实度低回弹喷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喷射混凝土领域,制备方法包括:(1)、分别对胶凝材料、细骨料、粗骨料采用MAA模型进行堆积得到内部各原料的设计配比;(2)、将按步骤(1)设计配比得到的胶凝材料、细骨料、粗骨料以及降弹剂充分混合,加入水、减水剂拌合,再通过与加压空气混合的方式掺入速凝剂,得到高密实度低回弹喷射混凝土。本发明采用早强降弹剂,提升喷射混凝土的可泵性,加速混凝土的早期水化,与无碱速凝剂共同作用下,快速提升喷射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提高喷射混凝土施工效率。采用多段紧密堆积,在胶凝材料、细骨料、粗骨料分别形成紧密填充结构,有效提升浆体塑性粘度和混凝土致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321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86300.0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形缝新型防排一体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排水板,其包括U形排水板主体和对称设置于U形排水板主体上边沿两侧的翼板;止水带,为具有Ω结构的钢边止水带;其中,所述排水板同轴固定于止水带Ω结构的下方,且排水板的翼板与止水带固定。本发明在施工过程中有效避免Ω被混凝土包裹,提升钢边止水带变形能力,同时能提供可靠的排水路径,将渗漏水进行疏排,有效防止渗漏水流入隧道。
-
公开(公告)号:CN118498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391048.3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05 , E21D11/10 , E21D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明挖隧道高密衬砌钢筋的体系转换施工方法,包括:S1、在钢筋台车上绑扎衬砌钢筋;S2、根据衬砌钢筋所需支撑力判断采用辅助支撑的类型,利用辅助支撑对衬砌钢筋进行支撑;辅助支撑包括侧向支撑系统和吊点系统,侧向支撑系统用于横向支撑衬砌钢筋的两侧,吊点系统用于竖向牵拉衬砌钢筋的顶部;S3、钢筋台车移动至下一工位,模板台车移动至衬砌钢筋对应工位;S4、撤除辅助支撑,将衬砌钢筋自重荷载转换由模板台车承担;S5、支模、浇筑混凝土并养护。本发明适用于明挖隧道高密衬砌钢筋的体系转换,保证高密衬砌钢筋的变形量,实现了高密衬砌钢筋隧道衬砌的移动工厂式流水线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9837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77485.9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15/02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明挖现浇结构施工的自卸式混凝土移动浇筑装备,包括具有行走系统的平台骨架、设置在平台骨架上的混凝土水平输送系统、混凝土垂直浇筑系统、自适应跨支撑系统,实现利用自卸混凝土对长大明挖现浇结构的可移动式浇筑,相比常规泵送混凝土工艺,本装备的混凝土可移动自卸的浇筑方式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混凝土不再受塌落度要求限制,可通过减少水胶比控制混凝凝土开裂的风险,保证了明挖现浇结构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30910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72406.3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明挖隧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明挖隧道工程的体系转换系统及施工方法,体系转换系统包括多个环向劲性骨架、多个纵向劲性骨架、调整机构以及固定机构;环向劲性骨架沿衬砌钢筋网的环向布置并与衬砌钢筋网连接,多个环向劲性骨架沿衬砌钢筋网的纵向间隔布置,纵向劲性骨架沿衬砌钢筋网的纵向布置并将多个环向劲性骨架连接,多个纵向劲性骨架沿衬砌钢筋网的环向间隔布置;调整机构设置在钢筋台车上,用于调节劲性骨架的变形量,固定机构设置在连续墙上,用于牵拉劲性骨架。本发明利用劲性骨架对衬砌钢筋网进行加固,提高衬砌钢筋网整体的刚度,使得仅通过几个吊点即可控制衬砌钢筋网各处的变形量,控制效果较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