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7627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1910468170.5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V40/16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任务的深度特征空间姿态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对姿态人脸图片进行角度测定,利用残差网络来实现图片深度空间特征的提取;然后,添加残余等变换映射模块,用来实现侧脸深度特征到正脸深度特征的变换,构成了网络的主任务;接着,在原来残余等变换映射模块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模块,用来实现原始侧脸深度特征的重构,以实现反馈,这是网络的副任务;最后,采用余弦相似度来衡量待比较人脸与数据库中所有人的深度特征表示之间的相似度,以此进行人脸认证识别。本发明能够根据侧脸深度空间特征得到正脸深度空间特征的鲁棒表示,使得对于侧脸的识别率得到了大幅提高,在姿态人脸检测与识别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660222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510100786.9
申请日:2015-03-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流切换式的D触发器及五分频电路,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电流切换式的D触发器在数据输入信号D与时钟信号CLK之间加入了一级电流切换控制开关S,与时钟信号CLK一同选择D触发器的采样或保持功能;本发明提供的五分频电路由五个D触发器级联构成,其中控制开关S正确地连接前级D触发器的正向或者反向输出,从而有序控制各级D触发器的切换模式,最后通过电平转换电路将CML电平转换为CMOS电平,得到最终的分频输出。本发明电路结构简单,输出分频信号抖动小,具有较宽的分频范围和50%的输出占空比。
-
公开(公告)号:CN104158496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405208.1
申请日:2014-08-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正反馈跨阻放大级为负载的25%占空比无源混频器,包含跨导放大级、开关混频级、跨阻放大级;其中跨导放大级采用反相器跨导放大结构,输出射频电流;开关混频级采用分别由50%占空比正交本振信号驱动的开关管串联结构,实现25%占空比的开关混频,对跨导放大级输出的射频电流进行调制,输出中频电流;跨阻放大级采用交叉耦合正反馈结构,以较低功耗实现低输入阻抗,从而有效地将开关混频级输出的中频电流转换为中频电压输出。本发明一种以正反馈跨阻放大级为负载的25%占空比无源混频器具有低功耗、高增益和低噪声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660216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093340.8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3H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功耗和高校准精度的Gm‑C滤波器频率校准电路,该频率校准电路包括了时钟产生电路、采样保持电路、主跨导放大器和误差放大器四个模块。主从结构控制校准电路中的主跨导放大器与Gm‑C滤波器中的从跨导放大器相匹配,由相同的偏置电压控制。Gm‑C滤波器的频率特性的误差主要受跨导放大器的跨导值、电容的工艺偏差以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考虑到Gm‑C滤波器的频率特性主要由其时间常数Gm/C决定,通过将跨导放大器的跨导值Gm转化成一个与电容C成精确正比关系的变量,从而消除了电容的工艺偏差对时间常数Gm/C的影响,可以实现很高的校准精度。相比于传统的校准电路,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功耗低和芯片面积小的特点,同时稳定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660222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100786.9
申请日:2015-03-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K3/356121 , H03K23/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流切换式的D触发器及五分频电路,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电流切换式的D触发器在数据输入信号D与时钟信号CLK之间加入了一级电流切换控制开关S,与时钟信号CLK一同选择D触发器的采样或保持功能;本发明提供的五分频电路由五个D触发器级联构成,其中控制开关S正确地连接前级D触发器的正向或者反向输出,从而有序控制各级D触发器的切换模式,最后通过电平转换电路将CML电平转换为CMOS电平,得到最终的分频输出。本发明电路结构简单,输出分频信号抖动小,具有较宽的分频范围和50%的输出占空比。
-
公开(公告)号:CN103490731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84444.2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噪声无源混频器,包含低噪声跨导放大级、开关混频级、跨阻放大级;其中低噪声跨导放大级主要采用交叉耦合主从噪声抵消技术,主跨导管采用交叉耦合结构使等效跨导值增加一倍,从跨导管提供合适的跨导值,通过主从结构抵消主跨导管的噪声;开关混频级对低噪声跨导放大级输出的射频电流进行调制并滤波,输出中频电流;跨阻放大级由全差分运算跨导放大器和负载电阻组成,该运算跨导放大器基于前馈补偿技术,利用其前馈级引入的零点抵消放大器传递函数中的一个次极点,实现了较大的单位增益带宽;负载电阻采用电压-电流负反馈连接方式,将中频电流转换成中频电压信号输出。本低噪声无源混频器具有低噪声、高增益、低功耗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218949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410441266.X
申请日:2014-09-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3L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分数频率合成器的数字ΔΣ调制器结构,包括第一级误差反馈型调制器、反馈路径、第二级误差反馈型调制器以及误差抵消模块;反馈路径的输出与第一级调制器的输出之间的差值经过延迟单元后得到反馈路径的输出;经过噪声抑制增强单元的输入信号与经过滤波处理单元后的扰动信号之间的和值与反馈路径的输出之间的和值作为第一级误差反馈型调制器的输入;第一级误差反馈信号作为第二级误差反馈型调制器的输入;第一级误差反馈型调制器的输出与第二级误差反馈型调制器的输出经过误差抵消模块后得到整个调制器的输出。本发明引入反馈环路,实现了高阶噪声抑制、减小了输出量化电平的数目,降低了整体电路设计复杂度和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4617913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066486.3
申请日:2015-02-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3H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射频高Q值带通滤波器,是一个前馈结构,包括主支路电路、前馈支路电路和减法运算电路。主支路电路和前馈支路电路结构相同,包含射频放大级和负载级,其中负载级由无源混频器的开关混频级与跨阻级组成。利用无源混频器在频率上对阻抗具有的搬移特性将跨阻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特性搬移到射频本振处,从而使主支路成为一个射频高Q值带阻滤波器。为了保证前馈支路与主支路的输出端相位匹配,前馈支路采用与主支路相同的结构,通过改变前馈支路中跨阻级的反馈电阻值而减小该支路的带阻滤波器的带内抑制比和阻带带宽。然后通过减法运算电路将主支路与前馈支路的输出信号相减实现射频带通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490731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484444.2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噪声无源混频器,包含低噪声跨导放大级、开关混频级、跨阻放大级;其中低噪声跨导放大级主要采用交叉耦合主从噪声抵消技术,主跨导管采用交叉耦合结构使等效跨导值增加一倍,从跨导管提供合适的跨导值,通过主从结构抵消主跨导管的噪声;开关混频级对低噪声跨导放大级输出的射频电流进行调制并滤波,输出中频电流;跨阻放大级由全差分运算跨导放大器和负载电阻组成,该运算跨导放大器基于前馈补偿技术,利用其前馈级引入的零点抵消放大器传递函数中的一个次极点,实现了较大的单位增益带宽;负载电阻采用电压-电流负反馈连接方式,将中频电流转换成中频电压信号输出。本低噪声无源混频器具有低噪声、高增益、低功耗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218949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41266.X
申请日:2014-09-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3L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分数频率合成器的数字ΔΣ调制器结构,包括第一级误差反馈型调制器、反馈路径、第二级误差反馈型调制器以及误差抵消模块;反馈路径的输出与第一级调制器的输出之间的差值经过延迟单元后得到反馈路径的输出;经过噪声抑制增强单元的输入信号与经过滤波处理单元后的扰动信号之间的和值与反馈路径的输出之间的和值作为第一级误差反馈型调制器的输入;第一级误差反馈信号作为第二级误差反馈型调制器的输入;第一级误差反馈型调制器的输出与第二级误差反馈型调制器的输出经过误差抵消模块后得到整个调制器的输出。本发明引入反馈环路,实现了高阶噪声抑制、减小了输出量化电平的数目,降低了整体电路设计复杂度和功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