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9042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74159.2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板材表面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板材修磨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系统、平移系统、打磨系统及辅助系统。支撑系统由台架及工作台等构成;平移系统由电机、齿轮轴及导轨座等构成;修磨系统由电机、涨紧浮动梁及机主框架等构成;辅助系统由减震器弹簧、减震器支架及调节螺钉等构成。本发明结构紧凑,操作简便,修磨稳定性高,相比于传统修磨设备,具有成本低、尺寸不受限、修磨压力恒定以及过程压力可微调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8188658B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1711325626.X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轧辊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在真空条件下将辊芯与单层或者多层辊环按照从内到外的次序进行焊接密封;将密封后的辊环与辊芯加热到1050~1250℃,并保温1~8h;开始锻造,依次进行墩粗、拔长工序使辊芯辊环实现界面冶金结合;再通过后续热处理和加工、磨削工艺得到复合轧辊。本发明由于采用了高真空环境下对辊环与辊芯进行焊接密封,并且使密封后的辊环与辊芯经墩粗、拔长后达到十分牢固的结合,极大地改善了铸造复合轧辊合金偏析、中间夹杂、组织不均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25563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0989453.0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1/44
Abstract: 一种高强度汽车钢冲击试样形变热处理的热力模拟方法,属于热模拟技术领域。方法:1)以标准冲击试样的尺寸为基准,确定模拟试样尺寸,模拟试样由模拟长方体、2个阶梯台和2个夹持端组成;确定热模拟过程中的高温形变热处理工艺参数;2)在模拟试样的模拟长方体表面焊接热电偶;3)将模拟试样安装到热力模拟机上;4)对模拟试样进行加热处理,确定模拟试样加热后的均温区;5)对模拟试样进行压缩试验,确定模拟试样压缩后的均温区;6)对模拟试样进行冷却处理;7)模拟试样表面观察;8)将模拟试样加工成标准冲击试样并验证冲击过程是否有效;本发明热力模拟方法,可提高高强度汽车钢冲击试样组织准备的可重复性和工艺参数的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52556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89453.0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1/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44
Abstract: 一种高强度汽车钢冲击试样形变热处理的热力模拟方法,属于热模拟技术领域。方法:1)以标准冲击试样的尺寸为基准,确定模拟试样尺寸,模拟试样由模拟长方体、2个阶梯台和2个夹持端组成;确定热模拟过程中的高温形变热处理工艺参数;2)在模拟试样的模拟长方体表面焊接热电偶;3)将模拟试样安装到热力模拟机上;4)对模拟试样进行加热处理,确定模拟试样加热后的均温区;5)对模拟试样进行压缩试验,确定模拟试样压缩后的均温区;6)对模拟试样进行冷却处理;7)模拟试样表面观察;8)将模拟试样加工成标准冲击试样并验证冲击过程是否有效;本发明热力模拟方法,可提高高强度汽车钢冲击试样组织准备的可重复性和工艺参数的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032112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269347.6
申请日:2014-06-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钢管的多功能热处理系统,包括六组辊道、中频感应炉装置、高温电阻炉装置、超快冷装置、外淋内喷装置和低温电阻炉装置;六组辊道由上料辊道组、中频感应加热辊道组、空冷辊道组、超快冷辊道组、外淋内喷辊道组和下料辊道组依次排列组成;中频感应炉装置设置在中频感应加热辊道组的相邻两个辊道之间;高温电阻炉装置设置在空冷辊道组一侧;超快冷辊道组设置在超快冷装置内部;外淋内喷装置设置在外淋内喷辊道组一侧;低温电阻炉装置设置在下料辊道组一侧。本发明的系统整条工艺线设计紧凑,操作简便,可根据工艺要求,组合选择所需设备,满足钢管多种热处理工艺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157101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110100302.2
申请日:2011-04-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9B25/02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热力模拟实验机,包括两根横梁、主液压缸、液压马达、Ⅰ轴、Ⅱ轴、操作箱、定位梁、位移和扭矩的输出装置、导电装置、编码器、联轴器。两根横梁平行布置,连接并固定其它主要机械部件;主液压缸、横梁、Ⅰ轴定位梁和操作箱通过多个卡紧环和螺母紧固成一体;操作箱两侧分别安装Ⅰ轴和Ⅱ轴,Ⅰ轴右端通过绝缘层与拉压力传感器、卡具连接,Ⅱ轴的左端通过螺栓连接卡具,两个卡具之间安装试样;液压马达通过螺栓连接在右侧定位梁上,位移和扭矩的输出装置两侧分别与Ⅱ轴、液压马达相连。本发明可在不更换任何部件的情况下,在同一台设备上同时实现拉伸、压缩、扭转、拉扭复合等应力变形试验,且设计合理、功能全面、试验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979478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036926.5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金属复合板局部沿层深分布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属于材料残余应力测量领域,包括步骤:将测量材料表面清理干净;将单个或数个特制玻璃杯粘贴到待测位置;对金属复合板测量位置进行局部电解腐蚀;待腐蚀到一定深度时,对待测点残余应力进行测量;然后在待测位置依次循环上述步骤,直到完成材料在所有待测深度方向的残余应力测量。本发明的电解剥层方法不会引入外加应力,能够完成金属复合板局部剥层,满足金属复合板残余应力测量深度大、范围广的要求,在避免大面积剥层、不破坏材料性能和原始残余应力的情况下,达到测量复合板表面、远界面、近界面、以及界面处的目的,并可用于预测复合板内部残余应力的时空分布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97947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36926.5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金属复合板局部沿层深分布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属于材料残余应力测量领域,包括步骤:将测量材料表面清理干净;将单个或数个特制玻璃杯粘贴到待测位置;对金属复合板测量位置进行局部电解腐蚀;待腐蚀到一定深度时,对待测点残余应力进行测量;然后在待测位置依次循环上述步骤,直到完成材料在所有待测深度方向的残余应力测量。本发明的电解剥层方法不会引入外加应力,能够完成金属复合板局部剥层,满足金属复合板残余应力测量深度大、范围广的要求,在避免大面积剥层、不破坏材料性能和原始残余应力的情况下,达到测量复合板表面、远界面、近界面、以及界面处的目的,并可用于预测复合板内部残余应力的时空分布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492643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47237.6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沈阳东软智能医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IPC: G06T7/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血管凸起检测方法及其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在获取到针对目标身体部位采集的CTA图像之后,先利用该CTA图像构建目标身体部位的三维图像数据,并且从该CTA图像中提取球形分布表征数据,以使该球形分布表征数据能够尽可能准确地表示出该目标身体部位中类球形对象的分布状态;再利用预先构建的血管凸起检测模型,从该三维图像数据以及该球形分布表征数据中确定该目标身体部位的血管凸起检测结果,以使该血管凸起检测结果能够表示出该目标身体部位中血管壁上凸起分布情况,以便日后医生能够参考该血管凸起检测结果、以及其他信息进行诊疗相关处理,如此能够有效地提高针对血管壁上凸起的识别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060921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610399554.2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流形学习的室内位置确定方法及装置,属于定位技术领域,包括使第一终端在参考点获取至少一组发射端发出的第一信号,并确定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值以及与参考坐标点;将第一信号以及与第一信号对应的参考坐标点存储到参考点数据库;第二终端在待确定位置获取发射端发出的第二信号,将第二终端获取的第二信号与第一信号结合构成一个矩阵,确定所述矩阵的无向加权图;通过Floyd算法确定所述无向加权图的距离矩阵,根据距离矩阵计算新形成的第一矩阵;根据所述的第一矩阵,确定低维嵌入矩阵;对所述低维嵌入矩阵使用WKNN算法,确定所述待确定位置的坐标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