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89621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391879.9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船上密闭空间内人员的通风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储气瓶;输气管路,输气管路配置有控制阀,在控制阀开启状态下储气瓶通过输气管路与舱室内部接通,在控制阀关闭时输气管路处于关闭状态;止回阀,设置在舱室侧壁并与外界大气相接;以及与止回阀配套连接的压力平衡阀;其中,在使用时如舱室内部过大,压力平衡阀、止回阀依次接通并向外界排气。采用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在外界大气受污染的情况下保障舱室内部新鲜空气的供应。
-
公开(公告)号:CN10948845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247084.3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防船上对外消防泵的动力驱动装置及方法;用于消防船上对外消防泵的动力驱动装置,其包括对外消防泵,其还包括用来驱动发电机的柴油机,柴油机的输出端与发电机连接;柴油机的自由端和对外消防泵之间设有离合器;离合器连接于柴油机的自由端;柴油机的自由端通过离合器驱动对外消防泵。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可以减少驱动设备数量,提高机舱空间利用率,降低船舶建造时的初始设备采购成本,提升能量传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97694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988984.4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采用内燃机动力装置的气体船,所述气体船为自航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气体运输船、气体加注船或气体运输加注船;所述气体船的主推进器的数量为一台或多台;用以驱动所有或部分主推进器的主机为内燃机;驱动单台主推进器的主机的数量为一台或多台,主机和主推进器之间设有离合器;所述气体船上设有主机驱动的发电机,一台或多台主机直接与发电机连接;所述气体船还设有发电机组;当船舶航行或停泊时,主机驱动的发电机同发电机组并联运行。本发明由内燃机参与驱动所有或部分主推进器,主机除了驱动主推进器外,还可驱动发电机,并能同船上的发电机组并联运行,向全船提供电力;兼顾了较高的整体推进效率以及较小的总装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466684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781454.X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推进救助船,包括浮油回收系统和泵舱;浮油回收系统包括左舷浮油回收舱、右舷浮油回收舱和隔离空舱,左舷浮油回收舱与右舷浮油回收舱设置在泵舱的两侧;隔离空舱包括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第一舱体位于泵舱与左舷浮油回收舱之间,且第一舱体与左舷浮油回收舱相邻;第二舱体位于泵舱与右舷浮油回收舱之间,且第二舱体与右舷浮油回收舱相邻;左舷浮油回收舱和右舷浮油回收舱中的可燃性气体泄漏源均布置在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的内部。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使得左舷浮油回收舱和右舷浮油回收舱均不与泵舱直接相邻,且可燃性气体不会泄漏到非危险区域,增加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8053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46236.2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供油系统和专用油田增产船,其包括多个电动作业设备和多个柴油发电机组;每个电动作业设备都由一个柴油发电机组驱动;每个柴油发电机组都连接有一个供油单元;供油单元包括一个燃油日用舱;其中,两个供油单元的燃油日用舱均为能够向所有柴油发电机组供油的燃油日用舱;其余供油单元的燃油日用舱为仅能够向连接于本供油单元的柴油发电机组供油的燃油日用舱。本发明的供油系统具有高冗余度,保证了专用油田增产船进行增产作业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效地保障作业安全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46668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781454.X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推进救助船,包括浮油回收系统和泵舱;浮油回收系统包括左舷浮油回收舱、右舷浮油回收舱和隔离空舱,左舷浮油回收舱与右舷浮油回收舱设置在泵舱的两侧;隔离空舱包括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第一舱体位于泵舱与左舷浮油回收舱之间,且第一舱体与左舷浮油回收舱相邻;第二舱体位于泵舱与右舷浮油回收舱之间,且第二舱体与右舷浮油回收舱相邻;左舷浮油回收舱和右舷浮油回收舱中的可燃性气体泄漏源均布置在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的内部。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使得左舷浮油回收舱和右舷浮油回收舱均不与泵舱直接相邻,且可燃性气体不会泄漏到非危险区域,增加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57443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96137.X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船舶失电恢复的供油系统,属于船舶失电恢复方案技术领域。一种用于船舶失电恢复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采用电动泵为发电用柴油机提供燃油的船舶,在柴油发电机组的燃油供油系统的管路中设置气动燃油泵;所述气动燃油泵还与高置燃油柜并联设置;对于采用电动泵为发电用柴油机提供滑油的船舶,所述柴油发电机组的润滑油供油系统的管路中设置UPS,向电动滑油泵供电;当柴油发电机组在失电时处于运行状态,通过开启并维持气动燃油泵和电动滑油泵,使柴油发电机组继续维持工作,恢复供电;当柴油发电机组在失电时处于停止状态时,高置燃油柜开启利用重力给柴油发电机组供燃油,电动滑油泵开启,柴油发电机组开始工作,恢复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657313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789175.4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B63J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船舶包括船体、氢气易聚集腔室和排气结构,船体包括船主体、舱顶板和甲板,舱壁和甲板围成舱室,氢气易聚集腔室设置于船舱内,舱顶板设置于甲板的正下方,沿船舶纵向,舱顶板两端与甲板的距离不相同,沿横向,舱顶板的纵向截面为弧形,舱顶板设置有送风口和出风口,这样船舱内的气体在出风口处被抽出后,空气从送风口进入,保证船舱内气压与外界气压恒定,出风口的高度与送风口的高度不一致,送风口位于舱顶板的最低点,出风口位于舱顶板的最高点,这样设置则可以将氢气更多的排出,防止氢气在舱顶板形成的空间内聚集而不能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9383733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247075.4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救助船上具有通风功能的拖缆机围壁结构,其设于拖缆机的周围,拖缆机设于机舱上方的主甲板上;拖缆机的外部设有钢质外围壁;钢质外围壁的内表面固设有钢质内围壁,钢质内围壁和钢质外围壁围成钢质风道;钢质风道的顶部固设有用于封闭钢质风道的顶板;钢质风道的上部具有通风窗,通风窗开设于钢质外围壁上;钢质风道的下部穿设于主甲板并延伸至机舱内;机舱内设有通风管道;通风管道连接有通风机;通风机与钢质风道连通。本发明可以防止设备受海浪与雨水的腐蚀而降低寿命;还有效地节省了机舱上方的甲板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本发明还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77347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412061.7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B63H2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推救助船的供电系统和电推救助船,涉及船舶方面的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两组发电机组、高压配电板、低压配电板和动力推进装置;所述高压配电板设有高压母排,所述低压配电板设有低压母排;每组所述发电机组均包括大功率发电机和小功率发电机,所述大功率发电机通过所述高压母排连接所述动力推进装置;所述小功率发电机通过所述高压母排连接所述低压母排;所述大功率发电机与所述高压母排的连接点与所述小功率发电机与所述高压母排的连接点之间设置有开关组件,解决了并车运行工况下,出现大功率负载时造成小功率发电机的逆功、跳闸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并车运行工况下,出现大功率负载时小功率发电机不出现逆功和跳闸的技术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