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锚观察系统和船舶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6620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96450.2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锚观察系统和船舶,系统包括:悬伸装置固定设置于船体上,悬伸装置包括悬伸杆和安装平台;摄录装置与安装平台固定连接;摄录装置包括摄像模块和云台机构;摄像模块通过云台机构与安装平台固定连接;云台机构用于带动摄像模块运动;摄录装置用于采集船锚状态图像;第一控制显示装置用于控制云台机构的运功状态;第一控制显示装置还用于控制摄像模块的工作状态;第一控制显示装置还用于显示摄像模块采集的船锚状态图像;通过摄录采集采集船锚的图像,并通过第一控制显示装置显示船锚的图像,提高了观察效率,让操作锚机的船员实时看到锚的状态,既不需要额外观锚人员,提高了操作效率,也不再有观锚人员处于危险的状态。

    一种隐藏式的船舱隔断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8311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269573.5

    申请日:2022-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隐藏式的船舱隔断装置,待隔断船舱空间内,上下相邻的两层甲板之间固定设置一对滑槽,一对滑槽之间设置一滑移板;与所述滑槽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竖直且平行的壁板,所述壁板的长度小于所述滑槽;待隔断船舱空间一侧壁与滑移板一侧之间通过一组弹簧相连接;滑移板另一侧固定设置第一强电磁板,待隔断船舱空间另一侧壁固定设置与第一强电磁板对应的第二强电磁板,所述第一强电磁板与第二强电磁板通电后相互吸合;所述一对滑槽上设有用于克服所述弹簧的弹力并对滑移板进行限位的限位螺栓。

    船用安全组合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36209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811231263.8

    申请日:2018-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安全组合装置,其设于救助艇吊所在甲板和舷梯所在甲板之间,并设于舷梯的外侧;其包括固设于舷梯所在甲板的底座,底座的顶部设有面板,面板的下方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内固设有至少一个隔板,隔板横向分布;隔板和面板上均开设有限位通孔;救助艇吊所在甲板具有向下延伸的舷侧延伸段,舷侧延伸段的底部设有横向分布的卡板,卡板上开设有卡槽;卡板和底座之间设有挡杆;挡杆穿设于限位通孔;挡杆的下端卡设于容置腔内;挡杆的上端卡合于卡槽。本发明的装置大大提高了吊放救助艇时的安全性,提升了船舶在救生方面的性能;其结构紧凑、拆装方便、制造成本低。

    一种绳梯收放固定及平台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920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72755.X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绳梯收放固定及平台装置,收放绳梯时:电磁吸平台面板与电磁吸槽钢向同一侧翻转90°,与电磁吸槽钢及普通槽钢的侧边吸合固定,形成一盒体;电磁吸槽钢的端面与甲板临近弦侧处吸合固定;操作者向弦侧收放绳梯时,站在盒体后方,将绳梯的踏板套在盒体上,逐步释放或逐步收起;绳梯下方到位时:将电磁吸平台面板上的电磁吸力关闭,展开电磁吸平台面板并与槽钢面板的长边吸合固定;将电磁吸槽钢的电磁吸力关闭,将盒体向下翻转放置,将电磁吸槽钢和普通槽钢设于绳梯踏板的间隔空隙内;电磁吸槽钢的电磁吸力再次打开,使得电磁吸槽钢吸附在甲板上;此时槽钢面板与展开后的电磁吸平台面板作为绳梯的登乘平台使用。

    一种人员攀爬保护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07102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626315.1

    申请日:2015-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员攀爬保护装置,它包括钢索和两块夹板,所述两块夹板间安装有定位轴、限位轴、卡板、定位滑轮和阻尼滑轮,所述卡板与限位轴对应设置在钢索的两侧,所述卡板的上部具有安全带连接孔,卡板的下部为半圆形并具有齿轮部,所述阻尼滑轮与定位滑轮位于钢索两侧的等高处,阻尼滑轮及阻尼滑轮连接轴具有沿径向贯通的螺纹孔,固定螺栓从阻尼滑轮的外侧穿入所述螺纹孔内,所述固定螺栓与阻尼滑轮之间安装调节弹簧。本发明利用卡板翻转时齿轮部和限位轴夹紧钢索起到保护作用,相对于现有设置保护圈的措施,大大扩大了保护功能,能够在工作人员攀爬时垂直跌落的情况下有效起到保护作用。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羊角滚轮导缆器

    公开(公告)号:CN104859797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87815.7

    申请日:2015-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羊角滚轮导缆器,包括导缆滚轮、活动基座、转动轴和固定基座,所述导缆滚轮的下端安装有导缆滚轮销轴,所述活动基座包括顶板、裙边板、羊角和连接板,所述转动轴固接在连接板的下端,转动轴的下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基座包括基座顶板、面板和转动承座,转动承座与面板之间固接肘板,转动承座沿轴向开设两条固定槽,所述面板上开设限位槽,转动轴与转动承座间为螺纹连接关系,转动轴与转动承座之间插设锁紧圆钢,所述锁紧圆钢的一端固设圆环,所述锁紧圆钢穿过限位槽插入固定槽和通孔之中。本发明能够系泊不同高度要求的缆绳,并避免出现跳绳事故的发生。

    有效减少船舶驾驶室盲区范围的窗框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712714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998317.1

    申请日:2019-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减少船舶驾驶室盲区范围的窗框结构,其包括固接于驾驶室舱壁的支撑件,支撑件为矩形管,矩形管固接有垫板,垫板固接于矩形管的宽度边所在的端面;垫板上固接有垫块,垫块上固接有玻璃压板,垫板和玻璃压板之间形成两个用于容置玻璃的容置槽,两个容置槽分别位于垫块的两端;垫板的宽度不大于矩形管的宽度,玻璃压板的宽度不大于矩形管的宽度。本发明在保证船舶驾驶室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有效减少盲区范围,提升船舶驾驶的安全性;还降低了制作和施工的难度,并大大提高了结构的抗扭能力。

    一种测定锚与船体外板最小距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53251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510696123.8

    申请日:2015-1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锚与船体外板最小距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以锚的最大半径R作为其最大作用半径,锚竖直移动时的最大作用范围呈圆柱体结构;B)以某一高度处的水平切面分别与船体外板和所述圆柱体相交,得到该平面下的船体外板交线S1和圆柱体剖切圆C1;C)找到船体外板交线S1上的一点P1,使该点到剖切圆C1的距离最小;D)改变水平切面的高度值,重复步骤B)‑C),直到得到从船底到锚台位置所有高度处的最近距离点;E)将所有所述最近距离点连接,形成三维空间曲线S;F)选取该曲线S与锚链线L之间的最小距离D,所述距离D即为锚与船体外板最小距离。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羊角滚轮导缆器

    公开(公告)号:CN104859797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287815.7

    申请日:2015-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羊角滚轮导缆器,包括导缆滚轮、活动基座、转动轴和固定基座,所述导缆滚轮的下端安装有导缆滚轮销轴,所述活动基座包括顶板、裙边板、羊角和连接板,所述转动轴固接在连接板的下端,转动轴的下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基座包括基座顶板、面板和转动承座,转动承座与面板之间固接肘板,转动承座沿轴向开设两条固定槽,所述面板上开设限位槽,转动轴与转动承座间为螺纹连接关系,转动轴与转动承座之间插设锁紧圆钢,所述锁紧圆钢的一端固设圆环,所述锁紧圆钢穿过限位槽插入固定槽和通孔之中。本发明能够系泊不同高度要求的缆绳,并避免出现跳绳事故的发生。

    一种测定锚与船体外板最小距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53251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96123.8

    申请日:2015-1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锚与船体外板最小距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以锚的最大半径R作为其最大作用半径,锚竖直移动时的最大作用范围呈圆柱体结构;B)以某一高度处的水平切面分别与船体外板和所述圆柱体相交,得到该平面下的船体外板交线S1和圆柱体剖切圆C1;C)找到船体外板交线S1上的一点P1,使该点到剖切圆C1的距离最小;D)改变水平切面的高度值,重复步骤B)-C),直到得到从船底到锚台位置所有高度处的最近距离点;E)将所有所述最近距离点连接,形成三维空间曲线S;F)选取该曲线S与锚链线L之间的最小距离D,所述距离D即为锚与船体外板最小距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