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三维流体跨平台同步耦合仿真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2201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15246.0

    申请日:2023-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一三维流体跨平台同步耦合仿真方法及系统,涉及核电管网系统热流体仿真技术领域。包括Linux端获取算例边界信息并发送至Windows端;Windows端显示边界条件设置选项,对算例边界信息进行编辑,将编辑后的边界条件发送至Linux端;Windows端获取一维流体仿真软件对自定义元件输出的入口流量数值、出口节点压力数值并发送至Linux端,以使三维流体仿真软件计算元件的出入口压差;Linux端将元件的出入口压差反馈至Windows端,通过一维流体仿真软件对出入口压差进行求解,直至收敛;输出求解结果。本发明实现一维与三维流体仿真软件跨平台、同步耦合的流体力学仿真。

    一种核驱动布雷顿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4641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71692.2

    申请日:2020-08-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核驱动布雷顿装置,它包括容器,在容器的中部设置有核燃料块,在核燃料块中贯穿设置有若干导热管,核燃料快连接有布雷顿循环装置,布雷顿循环装置的一端连接有发电机,布雷顿循环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压缩机,核燃料块的外侧设置有反应性和放射性控制环,在核燃料块的外侧还设置有排热器;采用了新的核能发电技术,即耦合了核裂变技术和燃气轮机技术,通过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或氮气进行布雷顿循环,实现核能向电能的高效转换,显著简化了系统配置,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满足公路/船舶/飞机/宇航运输要求,可用于海陆空天各类场景,为数据中心、偏远矿区、紧急救援等提供核电保障。

    一种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的净化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8962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681854.6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的净化系统及方法,所述蒸汽发生器排污水出口连接电离除盐装置,所述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经所述电离除盐装置后流出的清洁流体和浓缩流体分别流经辐射仪表(R01,R02)进行辐射检测,经所述辐射仪表(R01,R02)检测合格的水体连接厂房疏水系统或凝结水系统,经所述辐射仪表(R01,R02)检测不合格水体连接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本发明采用的蒸汽发生器排污水净化方法可高效去除排污水中的杂质离子,使用长寿命、耐高温的电离除盐装置,无需再生、化学清洗,相较于离子交换树脂工艺,装置体积小,二次废物产生量小;电离除盐装置可根据排污流流量,灵活控制运行EDI模块的数量,以适应不用工况下排污流流量变化。

    一种压力容器顶部双层的先进专设安全设施配置方案

    公开(公告)号:CN110911020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27935.2

    申请日:2019-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顶部双层壳体设计的先进专设安全设施配置方案,包括固定在安全壳内的压力容器,所述压力容器由压力容器第一层壳体、压力容器顶部第二层壳体组成,且压力容器第二层壳体固定在压力容器第一层壳体的顶部。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设计一体化反应堆,消除大破口的可能性,可最大限度缓解设计基准小LOCA事故和非LOCA事故,压力容器采用顶部部分双层壳体设计,将稳压器、主回路管线等布置在双层壳体间,通过有效隔离破口,维持压力边界,有效缓解因小破口对反应堆安全性的挑战,保证反应堆安全性,并简化系统设计,同时,减小全双层压力容器壳体设计带来的不利经济性以及维修的复杂性。

    大型压水堆核电站事故后堆芯完全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377733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27368.5

    申请日:2012-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压水堆核电站事故后堆芯完全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在屏蔽厂房的顶部空气流道上设置烟囱,烟囱的周围设置安全壳冷却水箱,安全壳冷却水管设置在安全壳冷却水箱内;在屏蔽厂房内、安全壳的顶部上方设置冷却水分配盘。在安全壳的竖直段内壁上布置有网状沟槽;在安全壳的竖直段和/或穹顶的内壁和/或外壁上固定有若干排肋片;在安全壳的竖直段和/或穹顶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排换热风扇。在屏蔽厂房的侧壁上部开设贯通的空气入口。在屏蔽厂房内侧、安全壳外侧设置空气导流板。本发明强化了钢制安全壳的传热能力,增加了钢制安全壳空气冷却能力。同时将钢制安全壳与屏蔽厂房之间的空气流道改为流线型设计,减小了空气阻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