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77732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27359.6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 , F28D15/0266 , G21C15/257 , G21C19/07 , G21C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热管的乏燃料池非能动余热导出系统,其在乏燃料池内的四周布置若干块隔板,且隔板的高度均低于乏燃料池的高度;在隔板的外侧与乏燃料池内壁之间布置多根蒸发端热管,这些蒸发端热管被分成若干组;每组蒸发端热管的顶端出口延伸出乏燃料池并且连接一路上升管的入口,该路上升管的出口连接包括多根冷凝端热管的一组冷凝端热管的顶部入口,该组冷凝端热管的底部出口连接一路下降管的入口,该路下降管的出口向下延伸至乏燃料池内、连接一组蒸发端热管的底部入口。本发明采用热管冷却乏燃料池,热管工作介质相变换热实现低温差高效换热,依靠密度差自然循环驱动,从根本上消除对电源和人员的依赖,实现乏燃料池长期非能动高效换热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03375862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210127020.6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专设安全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主控室的非能动空调系统。解决主控室在事故后72h后的、长期的可居住性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双吸附式制冷装置,左制冷装置与右制冷装置之间借助于连通阀连通,并由乏燃料池余热驱动左制冷装置与右制冷装置,并由乏燃料池余热驱动吸附式制冷装置,从而产生四种工作模式,运行时,从左制冷装置输出冷量模式开始,然后回质过程、回热过程、接着右制冷装置输出冷量模式、再是回质过程,吸附床冷却过程、最后回到开始的左制冷装置输出冷量模式,如此循环进行,能有效控制主控室内温度,确保主控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非能动、安全、可靠性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375862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27020.6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专设安全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主控室的非能动空调系统。解决主控室在事故后72h后的、长期的可居住性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双吸附式制冷装置,左制冷装置与右制冷装置之间借助于连通阀连通,并由乏燃料池余热驱动左制冷装置与右制冷装置,并由乏燃料池余热驱动吸附式制冷装置,从而产生四种工作模式,运行时,从左制冷装置输出冷量模式开始,然后回质过程、回热过程、接着右制冷装置输出冷量模式、再是回质过程,吸附床冷却过程、最后回到开始的左制冷装置输出冷量模式,如此循环进行,能有效控制主控室内温度,确保主控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非能动、安全、可靠性高的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