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521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05134.2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10 , G21C17/112 , G21C15/12 , G21C1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先进小型堆用冷凝回流循环冷却试验系统,包括:冷却水池、安全壳以及压力容器,压力容器位于安全壳内,安全壳安装于冷却水池内,安全壳与压力容器之间为真空腔;供水机构一端与压力容器和冷却水池连通,用于向压力容器和冷却水池内供水;监测系统包括温度测量机构、液位测量机构以及压力测量机构,压力容器和真空腔内分别设有温度测量机构、液位测量机构以及压力测量机构,冷却水池内设有温度测量机构以及液位测量机构;排水池设于冷却水池外部,用于排出冷却水池、安全壳以及压力容器内的实验水。上述试验系统降低了先进小型堆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设计评价的难度,提升了系统设计的安全性以及反应堆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4714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67190.5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一体式供热堆的自驱动控制机构及一体式供热堆,自驱动控制机构包括再循环阀组,一端连接有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压力容器连通,第二支路与压力容器和安全壳之间的空间连通;再循环阀组的另一端设有控制阀组,控制阀组与再循环阀组之间设有控制支路;其中,再循环阀组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断开,控制支路与再循环阀组断开;在第二状态下,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连通,控制支路与再循环阀组连通。上述用于一体式供热堆的自驱动控制机构一体化设计,体积小、功能多且布置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3851243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1215632.6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涉及核电站安全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上部围板、固定孔和围堰框架,所述围堰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部围板,所述围堰框架的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孔间隔架,且相邻孔间隔架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流动通道,所述围堰框架底部的两侧与一端皆均匀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上部围板一端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围板支架,且围板支架的一端均与流动通道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围堰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部围板,上部围板为实体结构,在上部围板的作用下,使来流产生竖直方向的流动,使位于安全壳底部的碎片受到水流的压制,不会翻越围堰框架,避免碎片进入滤网和地坑。
-
公开(公告)号:CN10883157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44102.5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7/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非能动CAP1400压水堆核电站安全系统热态试验的试验方法,该设计与传统核电站安全系统热态试验不同,非能动CAP1400采用自然循环换热带出堆芯衰变热,作为热阱的安全壳内置换料水箱将一回路的热量通过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带出。本试验方法是测量安全壳内置换料水箱内自然循环换热引起的水温变化,验证设计使用的换热机理的正确性。该试验方法还测量作为自动卸压系统对一回路卸压、排放工质时,对安全壳内置换料水箱结构的冲击载荷,验证满足水箱结构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07032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00880.3
申请日:2015-08-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蒸汽喷射泵的核电站安注系统,该系统与传统核电站安注方式中依赖电动泵的方式不同,采用蒸汽喷射泵。喷射泵是一种不直接消耗机械能,无运动部件的增压设备,比传统机械的增压设备具有更为简单和可靠的优点。该系统设置在安全壳内,在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出现失水等事故时,由稳压器提供的饱和蒸汽作为喷射泵的驱动源,喷射泵从含硼水箱中吸水,经升压后注入反应堆压力容器,防止堆芯温度过高,从而防止或减少堆芯的损害。
-
公开(公告)号:CN113851243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215632.6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涉及核电站安全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上部围板、固定孔和围堰框架,所述围堰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部围板,所述围堰框架的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孔间隔架,且相邻孔间隔架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流动通道,所述围堰框架底部的两侧与一端皆均匀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上部围板一端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围板支架,且围板支架的一端均与流动通道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围堰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部围板,上部围板为实体结构,在上部围板的作用下,使来流产生竖直方向的流动,使位于安全壳底部的碎片受到水流的压制,不会翻越围堰框架,避免碎片进入滤网和地坑。
-
公开(公告)号:CN106356105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989134.X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厂非能动排气盖,其包括:框架组件;百叶组件,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上,经配置用于承受流体载荷,分隔两侧气空间;气弹簧,其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上,经配置以将所述百叶组件支撑在所述框架组件上的指定位置,使所述排气盖保持在开启状态;及预紧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上,并与所述百叶组件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核电厂非能动排气盖,采用非能动设计,装置的开启通过流体压力和预紧拉力来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4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08327.1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壳外表面水膜流动性能模拟的耦合仿真方法及系统,通过CFD仿真软件,导入安全壳几何模型,并生成网格并进行CFD计算,本发明利用参数模型替代了水分配装置局部结构的CFD仿真,避免了精细网格的生成和CFD求解的困难,可大幅缩减网格数量,节省计算成本和人力资源,提高了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82531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10718.8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5/243 ,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流控功能的先进非能动安注系统,涉及核电站安注系统技术领域,包括阻尼腔室和安注箱,所述安注箱的顶端连接有超压排放管道,所述安注箱内安装有压力探测器和液位计,实时测量安注箱内的压力和液位,所述安注箱内部的底端固定有阻尼器支架,且阻尼器支架的顶端固定有阻尼腔室。本发明通过在安注箱上部空间充入惰性气体,形成注射驱动力;在安注箱下部设置阻尼器,阻尼器包含大流量入口、小流量入口、喷嘴以及阻尼腔室;分析表明,阻尼器产生的最大载荷为大流量安注启动时,主要为竖直方向的载荷,因此分别在大流量注射管线底部和阻尼器底部设置支撑装置,保证管线和阻尼器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1215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04075.7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先进小型堆用真空喷射特性试验系统,包括承压容器、真空容器以及测量系统,承压容器一侧连接有供水系统和供气系统,供水系统和供气系统分别用于向承压容器提供实验水和实验气,承压容器上设有喷射管线;真空容器设于承压容器一侧,喷射管线一端与真空容器连通;测量系统设于喷射管线和真空容器内,测量系统用于监测喷射流体的喷射数据。上述试验系统,通过模化分析LOCA工况下高压喷射流体流动特性,确定其中的关键参数和关键影响因素,进而确定以上参数与真空环境下高压喷射流体流动特性之间的作用关系,形成真空喷射特性研究参数数据库,为后续相关理论模型的开发和验证提供数据支撑,提升先进小型堆设计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