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3027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235200.5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导热薄膜的制备方法,先称取氧化石墨,将氧化石墨加入到去离子水中,经超声、低速离心去杂质、干燥研磨后,得到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溶于溶剂经超声制成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将上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采用微孔滤膜真空抽滤,得到的滤饼连同滤膜一起干燥后,将滤饼从滤膜上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薄膜;采用在受限空间内高温热处理或氢碘酸还原的方法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导热薄膜。本发明有效地克服了由氧化石墨烯薄膜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导热薄膜易破碎、难以保持大面积完整的技术问题,制备方法简单且薄膜热导率较高,所制备的薄膜在微电子器件散热领域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028217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33086.2
申请日:2014-05-2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油高选择性吸附脱硫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按重量百分比计算,所述汽油高选择性吸附脱硫剂由9.6-13.2%的氧化镍、13.7-25.7%的氧化锌和余量的炭气凝胶组成;其中氧化镍:氧化锌的摩尔比为1:1.2-2;所述炭气凝胶比表面积500-1000m2/g,孔径5-20nm,中孔孔容1.0-2.8cm3/g。其制备方法即先制备炭气凝胶,然后制备浸渍液,将炭气凝胶加入到浸渍液中浸渍24h后于80℃干燥,氮气保护下于400℃焙烧,得汽油高选择性脱硫吸附剂。其用于含硫量为100-1000μg/g的汽油中进行脱硫,在RON损失小于2.0下,能够得到硫含量在5μg/g以下的超低硫含量的汽油。
-
公开(公告)号:CN104028216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31789.1
申请日:2014-05-2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油高选择性吸附脱硫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按重量百分比计算,所述汽油高选择性吸附脱硫剂由7.3-7.7%氧化镍、10-16.5%氧化锌和余量的石油焦基活性炭组成;其中氧化镍:氧化锌的摩尔比为1:1.2-2;所述石油焦基活性炭比表面积700-1500m2/g,总孔容1.0-1.6cm3/g,硫含量0.5-3wt%。其制备方法即先制备石油焦基活性炭,然后制备浸渍液,将石油焦基活性炭加入到浸渍液中浸渍、干燥、焙烧,即得汽油高选择性脱硫吸附剂。其用于含硫量为100-1000μg/g的汽油中进行脱硫,在RON损失小于2.0下,得到硫含量在10μg/g以下的超低硫含量的汽油。
-
公开(公告)号:CN104028215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31723.2
申请日:2014-05-2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油高选择性吸附脱硫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按重量百分比计算,所述汽油高选择性吸附脱硫剂由7.7-13.2%的氧化镍、12.5-28.7%的氧化锌和余量的含氮炭气凝胶组成;其中氧化镍:氧化锌的摩尔比为1:1.2-2;所述含氮炭气凝胶比表面积400-900m2/g,孔径5-20nm,中孔孔容1.0-3.0cm3/g,氮含量0.5-4wt%。其制备方法即将含氮炭气凝胶加入到浸渍液中浸渍24h后于80℃干燥,氮气保护下于400℃焙烧,得汽油高选择性脱硫吸附剂。其用于含硫量为100-1000μg/g的汽油进行脱硫,在RON损失小于2.0下,能够得到硫含量在3μg/g以下的超低硫含量的汽油。
-
公开(公告)号:CN105254302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657888.0
申请日:2015-10-12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04B35/532 , C04B35/622 , C01B32/184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石墨烯导热薄片的制备方法,将石墨烯纳米片粉末和高软化点煤沥青粉末按配比加到无水乙醇中超声,抽滤,烘干;将所得混合粉末导入模具,15~20MPa下冷压3~5min成型,再将冷压薄片夹置于高温合金模具之间,施加压力,在氮气、氩气或氦气气氛下,500~800℃处理1~3h,即得热压薄片;将所得热压薄片置于高温管式炉中,在氮气、氩气或氦气气氛下,900~1200℃处理1~3h,即得炭化薄片;将所得炭化薄片置于高温石墨化炉中,在氮气、氩气或氦气气氛下,2300~2700℃处理0.5~2h,即得石墨化石墨烯薄片。所制得的石墨化石墨烯薄片具有高导热各向异性,其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879800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64063.4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B01J13/00 , B01J20/28 ,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30 , C02F1/32 , B01J21/06 , B01J21/18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3/0091 , B01J20/20 , B01J20/28047 , B01J21/063 , B01J21/18 , B01J35/004 , C02F1/30 , C02F1/32 , C02F210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掺钕的二氧化钛/炭复合气凝胶材料,由未形成晶体的钕、无定型炭和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组成,无定型炭、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和未形成晶体的钕的质量比为1:0.6:0.04?0.20。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间苯二酚和碳酸钠为原料,甲醛为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炭气凝胶,再以四氯化钛为钛源前前驱体,硝酸钕为掺杂剂,无水乙醇为溶剂,通过浸渍法制得具有介孔结构的掺钕的二氧化钛/炭杂化气凝胶材料,该材料用于可见光或紫外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本发明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等方面表现出优于单一纳米二氧化钛/炭杂化气凝胶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而且本发明的制备过程简单,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030275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35200.5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导热薄膜的制备方法,先称取氧化石墨,将氧化石墨加入到去离子水中,经超声、低速离心去杂质、干燥研磨后,得到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溶于溶剂经超声制成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将上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采用微孔滤膜真空抽滤,得到的滤饼连同滤膜一起干燥后,将滤饼从滤膜上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薄膜;采用在受限空间内高温热处理或氢碘酸还原的方法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导热薄膜。本发明有效地克服了由氧化石墨烯薄膜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导热薄膜易破碎、难以保持大面积完整的技术问题,制备方法简单且薄膜热导率较高,所制备的薄膜在微电子器件散热领域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028208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31575.4
申请日:2014-05-2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油高选择性脱硫吸附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汽油高选择性脱硫吸附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由5-15%氧化镍、5-40%氧化锌和余量的活性炭组成,其中氧化镍:氧化锌的摩尔比为1:1.2-2;所述汽油高选择性脱硫吸附剂的比表面积为790-1315m2/g、总孔容为0.22-0.63cm3/g、堆积密度为0.14-0.18g/cm3。其制备方法即先制备浸渍液,然后将活性炭加入到浸渍液中浸渍、干燥、焙烧,即得汽油高选择性脱硫吸附剂。利用其对含硫汽油进行选择性脱硫,在RON损失小于2.0的情况下,能够得到硫含量在10μg/g以下的超低硫含量的汽油。
-
公开(公告)号:CN103408296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54819.3
申请日:2013-08-15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04B35/26 , C04B35/622
Abstract: 一种镧钴取代锶铁氧体永磁材料中镧钴离子迁移的表征分析方法,将含锶的铁氧体预烧料分别与不含镧钴和含镧钴的二次添加的助剂在球磨机内混合与球磨,分离脱水的不含镧钴的料浆采用湿法成型制备成圆形坯体,然后将坯体取出,在压机槽中添加含镧钴的料浆并将之前压好的坯体放置于料浆上方压制成混合圆形坯体,成型后的坯体进入隧道窑按一定的工艺制度进行烧结,得到烧结好的混合锶铁氧体永磁材料,然后把样品表面从上向下逐层磨去1-2mm,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对此表面进行分析,进而得到若干个面的镧钴元素含量,最后绘制镧钴元素含量随迁移距离变化图,直观的显示出镧钴离子在锶铁氧体永磁材料中的迁移。
-
公开(公告)号:CN105859303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610227938.6
申请日:2016-04-13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04B35/626 , C04B35/83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碳/碳复合材料预制体,按照重量比计算,由40‑70%的短碳纤维和余量的纳米碳胶组成,短碳纤维长度为6‑12mm。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预制体的制备方法,把短碳纤维分散在聚氧化乙烯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分散水溶液中;用静置法去除分散液;加热干燥得到碳纤维预制体;真空浸渍法把苯酚‑间甲酚‑糠醛‑乙酰氯的正丙醇溶液浸渍到碳纤维预制体中,加热原位聚合形成酚醛基纳米胶,干燥挥发正丙醇得到酚醛树脂纳米胶增强碳纤维预制体;最后碳化得到纳米碳胶增强短碳纤维预制体。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不需昂贵的长碳纤维、也不需复杂的编织成型工艺、操作方便、周期短、成本低、性能优异,易于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