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赛车分体式车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335338C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510028438.1

    申请日:2005-0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83 Y02T10/90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赛车分体式车身装置,用于车身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车头、铝合金骨架、带基板的太阳能电池板、螺钉、整流罩、底盘部分、覆盖件、四个挂钩连接装置,铝合金骨架与车头后部连接,带基板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螺钉固定在铝合金骨架上,覆盖件通过螺钉覆盖在铝合金骨架侧面,整流罩固定在铝合金骨架上,底盘部分与铝合金骨架连接,四个挂钩连接装置分别与铝合金骨架和底盘部分的左前、右前、左后、右后部焊接。本发明取消了一体式的车身,避免一体式车身的昂贵模具和较重的质量,有效节约赛车能源,提升整车性能。

    太阳能电动汽车双模式调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593979A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200410025205.1

    申请日:2004-0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83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电动汽车双模式调速系统。用于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电机设置通过导线连接到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连接调速装置、能源供给装置、使能控制端、方向控制端;调速装置包括脚动调速装置、手动调速装置,脚动调速装置采用脚踏板齿轮齿条式,手动调速装置为手摇盘式,固定于驾驶员身旁的车架上,调速装置还包含一个并联控制电路,该并联控制电路与通过单刀双置开关连接到手动调速装置、脚动调速装置,能源供给装置接太阳能板及蓄电池。本发明引入双模式调速,可选择手动或脚动调速模式,本发明更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进行了部分装置的设计,以方便和满足驾驶员的驾驶,保证驾驶中的舒适性、方便性和安全性。

    太阳能电动汽车双模式调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291863C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410025205.1

    申请日:2004-0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83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电动汽车双模式调速系统。用于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电机设置通过导线连接到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连接调速装置、能源供给装置、使能控制端、方向控制端;调速装置包括脚动调速装置、手动调速装置,脚动调速装置采用脚踏板齿轮齿条式,手动调速装置为手摇盘式,固定于驾驶员身旁的车架上,调速装置还包含一个并联控制电路,该并联控制电路与通过单刀双置开关连接到手动调速装置、脚动调速装置,能源供给装置接太阳能板及蓄电池。本发明引入双模式调速,可选择手动或脚动调速模式,本发明更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进行了部分装置的设计,以方便和满足驾驶员的驾驶,保证驾驶中的舒适性、方便性和安全性。

    太阳能赛车分体式车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730341A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200510028438.1

    申请日:2005-0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83 Y02T10/90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赛车分体式车身装置,用于车身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车头、铝合金骨架、带基板的太阳能电池板、螺钉、整流罩、底盘部分、覆盖件、四个挂钩连接装置,铝合金骨架与车头后部连接,带基板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螺钉固定在铝合金骨架上,覆盖件通过螺钉覆盖在铝合金骨架侧面,整流罩固定在铝合金骨架上,底盘部分与铝合金骨架连接,四个挂钩连接装置分别与铝合金骨架和底盘部分的左前、右前、左后、右后部焊接。本发明取消了一体式的车身,避免一体式车身的昂贵模具和较重的质量,有效节约赛车能源,提升整车性能。

    基于响应面法的轿车车身零件轻量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58255A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200510030967.5

    申请日:2005-11-03

    Abstract: 一种汽车设计领域基于响应面法的轿车车身零件轻量化方法,具体步骤为:a、对零件的结构进行改进,选择最优结构;b、对试验设计变量进行编码变换;c、采用等径设计方法安排试验点,确定试验方案;d、根据试验结果建立响应面模型;e、使用方差分析方法验证响应面模型有效性;f、以零件质量为目标函数,吸能参数为约束条件,对车身零件进行优化。本发明充分考虑了车身的碰撞安全性能,基于零件吸能特性改进车身零件结构,以达到整车轻量化目标。本发明计算速度快、计算精度可控、可对求解结果进行量化和对比、能直接对设计进行指导。

    工业产品外观设计模型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64224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17856.6

    申请日:2004-04-22

    Abstract: 一种工业产品外观设计模型的制作方法,利用发泡沫材料制作出所要模型的外形,然后在上面刷一层加入固化剂的树脂,如果对模型的强度有进一步的要求可在树脂层上加一层玻璃纤维,在玻璃纤维上再刷一层加入固化剂的树脂,然后用腻子或云石膏将模型表面打平、喷漆。本发明的方法对工具要求不高,加工简单方便,做好的模型质量很轻,而且可以有较高的强度,完全可以达到模型的要求,甚至在某些场合可以当实际产品来用,比如太阳能车的头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