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30273A
公开(公告)日:2004-09-22
申请号:CN200410029517.X
申请日:2004-03-18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车身的车架结构,此结构为了有效增强车身的车架结构的强度,在车身的前支梁(1)和上边梁(2)连接的角部(3)的大致多边形中空断面(7)内,设置大致三角形封闭断面的加强部件(12),加强部件(12)的边(13),(15)分别从中空断面(7)的棱线(8),(16)附近横切中空断面(7)延伸到车辆前方上侧棱线(14)附近。
-
公开(公告)号:CN103707751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310456505.4
申请日:2013-09-29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4 , B60K2001/0438 , B60Y2200/14 , B62D21/03 , B62D33/077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电动车辆中使用的框架结构,所述电动车辆为具有驱动马达和构造成对驱动马达供应电力的驱动电池的卡车类型或者小货车类型的电动车辆,该框架结构包括:框架,包括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侧部件和第二侧部件;第一子框架和第二子框架,分别设置在第一侧部件和第二侧部件上;以及横向件,设置在第一子框架与第二子框架之间并且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延伸。驱动电池设置在包括第一侧部件和第一子框架的第一侧框架结构本体与包括第二侧部件和第二子框架的第二侧框架结构本体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608907A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200410088056.3
申请日:2004-10-14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体结构,将截面大致呈Z字状的加强件(14)沿着后柱(10)的车辆前方侧端缘倾斜地配置,固定在后柱(10)内,在加强件(14)的上部安装座位安全带固定器,且在加强件(14)的下部安装车门挡件,将加强件(14)的上端部与后柱加强件(13)的上部连结。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容易地提高车体后部座位安全带固定器和车门挡件的安装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371202C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410029517.X
申请日:2004-03-18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的车架结构,该车架结构具有连接前支梁(1)和上边梁(2)、并且该连接部位形成大致多边形的中空断面(7)的角部(3),所述角部(3)构成为包括:外板(4);配置在该外板(4)的内侧的斜框(5);内板(6);以及跨在所述前支梁(1)和所述上边梁(2)上延伸的加强部件(12,20,30),所述加强部件(12,20,30)只固定在所述内板(6)上,所述加强部件(12,20,30)的顶部(17)向所述中空断面的车外侧内面延伸,与该车外侧内面隔开小的间隙相对设置。该结构有效增强了车身的车架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236944C
公开(公告)日:2006-01-18
申请号:CN03153434.1
申请日:2003-08-13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2 , B62D21/152 , B62D25/145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车身前部结构,包括:沿车身前部的左右侧设置的前侧构件;设置在所述车身侧壁之间的前底板横梁,其包括使所述前底板横梁与所述侧壁连接的接合部;以及由管材组成的连接件,其包括端部和置于所述端部之间的中部。所述端部分别连接于所述接合部附近。所述中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前侧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707776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450473.7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IPC: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16 , B60R16/0239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用在卡车类型或皮卡型电动车辆中的充电连接器装置,包括箱体以及盖件,所述箱体具有面向车身外侧的开口和面向车身内侧的开口。所述箱体包括框架本体以及布置在框架本体内部的中央面板。在中央面板处设置有弯曲边缘,所述弯曲边缘朝向外侧折叠且连接至框架本体。刚性通过布置弯曲边缘而增强的高刚性框架区段设置得比中央面板相对于外侧更向外,并且刚性低于高刚性框架区段的中空框架区段设置得比箱体中央面板相对于内部更向内。
-
公开(公告)号:CN103707751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456505.4
申请日:2013-09-29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4 , B60K2001/0438 , B60Y2200/14 , B62D21/03 , B62D33/077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电动车辆中使用的框架结构,所述电动车辆为具有驱动马达和构造成对驱动马达供应电力的驱动电池的卡车类型或者小货车类型的电动车辆,该框架结构包括:框架,包括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侧部件和第二侧部件;第一子框架和第二子框架,分别设置在第一侧部件和第二侧部件上;以及横向件,设置在第一子框架与第二子框架之间并且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延伸。驱动电池设置在包括第一侧部件和第一子框架的第一侧框架结构本体与包括第二侧部件和第二子框架的第二侧框架结构本体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0431900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510125879.3
申请日:2005-11-30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4 , B62D21/157 , B62D25/02 , B62D25/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其在受侧面碰撞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确保乘客安全。其包括:中柱(5),沿车身的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及下边梁(4),与所述中柱(5)的下端连接,同时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且其下边梁加强件(6)和下边梁内侧部件(7)进行凸缘连接,构成闭合截面,连接凸缘部(8)、凸缘部(10),以使阶梯部(21)配置在与阶梯部(23)相比在车身上下方向的更下方侧,其中,在上述下边梁加强件(6)的上边缘凸缘部(8)的下端形成上述阶梯部(21),在上述下边梁内侧部件(7)的上边缘凸缘部(10)的下端形成上述阶梯部(23)。
-
公开(公告)号:CN103707776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450473.7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IPC: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16 , B60R16/0239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用在卡车类型或皮卡型电动车辆中的充电连接器装置,包括箱体以及盖件,所述箱体具有面向车身外侧的开口和面向车身内侧的开口。所述箱体包括框架本体以及布置在框架本体内部的中央面板。在中央面板处设置有弯曲边缘,所述弯曲边缘朝向外侧折叠且连接至框架本体。刚性通过布置弯曲边缘而增强的高刚性框架区段设置得比中央面板相对于外侧更向外,并且刚性低于高刚性框架区段的中空框架区段设置得比箱体中央面板相对于内部更向内。
-
公开(公告)号:CN100448731C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510125770.X
申请日:2005-12-01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2 , B62D25/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结构,通过该简单的结构,可以保持良好的冲击能量吸收特性、且加强车身强度,同时,提高车身装配精度。在该车身结构中,将柱式外壳(4)和前立柱内侧(8)的延伸设置部(11)连接于板状加强件(14)的内表面(14a)。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