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模块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52980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80105942.3

    申请日:2009-02-20

    Inventor: 筱原亘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该太阳能电池模块包括:依次叠层在基板的主面上的第一电极层、第一半导体层、透光性导电层、第二半导体层和第二电极层;将第一电极层分离的第一分离槽;将第一半导体层、透光性导电层和第二半导体层分离的第二分离槽;和将第二电极层、第二半导体层、透光性导电层和第一半导体层分离的第三分离槽,第二电极层具有:在第二分离槽的内壁上和第二半导体层上形成的第一导电层;以及在第一导电层上形成的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的电阻率比第二导电层的电阻率高,第一导电层,在构成第二分离槽的底面的第一电极层上,至少被填充到透光性导电层与第二半导体层的界面的位置。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模块、其制造方法及其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22474A

    公开(公告)日:2006-01-18

    申请号:CN200510079830.9

    申请日:2005-06-29

    Inventor: 筱原亘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在该太阳能电池中,衬面电极形成有多个第一分离沟。通过除去第一分离沟内的第二光电转换层和中间反射层,形成具有小于第一分离沟的宽度的第二分离沟。通过除去第二分离沟内的第一光电转换层和受光面电极,形成具有小于第二分离沟的宽度的第三分离沟。通过实施等离子蚀刻,除去露出在分离沟内的第一光电转换层和第二光电转换层的角部,使中间反射层的侧端部的上面露出。

    光电动势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94794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10003345.4

    申请日:2007-02-15

    Inventor: 筱原亘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电动势装置,包括:用于电分离第一背面电极和第二背面电极的第二开沟部、在第一开沟部和第二开沟部之间的区域中,以从第二背面电极的上表面至少切断中间层的方式形成的第三开沟部、以至少覆盖中间层的切断部的方式埋入在第三开沟部内的第一绝缘部件、和在第二开沟部和第三开沟部之间的区域中,与第一基板侧电极电连接,并且跨越第三开沟部而与第二背面电极电连接的导电性部件。

    光电动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45247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810130313.3

    申请日:2008-07-04

    Inventor: 筱原亘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46 H01L31/0463 Y02E1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电动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光电动势装置包括:以至少切断中间层的方式形成的第二开槽部;以覆盖第二开槽部内的至少中间层的切断部、且沿着第二光电变换层的上表面延伸的方式形成的绝缘部件;和在相对于第二开槽部与第一开槽部为相反侧的区域内,以贯通第一光电变换层、中间层、第二光电变换层和绝缘部件的方式形成的第三开槽部,其中,绝缘部件以至少延伸至相对于第三开槽部与第一开槽部为相反侧的区域的方式形成。

    太阳能电池模块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52980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980105942.3

    申请日:2009-02-20

    Inventor: 筱原亘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该太阳能电池模块包括:依次叠层在基板的主面上的第一电极层、第一半导体层、透光性导电层、第二半导体层和第二电极层;将第一电极层分离的第一分离槽;将第一半导体层、透光性导电层和第二半导体层分离的第二分离槽;和将第二电极层、第二半导体层、透光性导电层和第一半导体层分离的第三分离槽,第二电极层具有:在第二分离槽的内壁上和第二半导体层上形成的第一导电层;以及在第一导电层上形成的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的电阻率比第二导电层的电阻率高,第一导电层,在构成第二分离槽的底面的第一电极层上,至少被填充到透光性导电层与第二半导体层的界面的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