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3508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010592268.4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S7/481 , G01S17/02 , G01S17/9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雷达及交通工具,雷达包括光源、第一衍射光束元件、第二衍射光束元件、反射组件及探测器。第一衍射光束元件用于将光源发射的光线衍射出至少两个第一光束,第二衍射光束元件用于将至少两个第一光束汇集到设定位置,之后通过反射组件反射到探测区。反射组件包括用于将反射汇集到设定位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光束反射到探测区的反射镜,以及用于驱动反射镜摆动的驱动机构。探测器用于接收探测区反射回的至少两个第二光束。通过采用第一衍射光束元件和第二衍射光束元件的配合,将光源发射的光线衍射出至少两个第一光束,并可通过两个第一光束进行探测,提高了探测区的范围,同时采用一个光源即可实现扩展探测区,简化了整个雷达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36373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56313.0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软铸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IPC: H04L67/025 , H04L67/06 , H04N21/41 , H04W4/38 , H04W84/18 , G01S17/02 , B64U20/80 , B64U20/87 , B64U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5G工业互联网船舶远程检验平台,包括远程检验端与船舶端;所述远程检验端包括用于接收并查看船舶端所发送数据信息的设备,所述设备至少具备视频播放功能与音频播放功能;所述船舶端包括地面站与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船舶检验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船舶信息;本发明所提供的5G工业互联网船舶远程检验平台充分满足在复杂的船舶环境下船舶检验对网络的要求;满足船舶检验的业务需求,支持远程在线实时互动、在船无接触、脱机自检等各种灵活便捷的检验方式;通过与智能手机、智能眼镜、无人机的连接,实现船岸之间的视野共享、实时沟通和文件传输,显著降低检验成本、提高检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62631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09289.2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深圳光秒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余彦武
IPC: G01S7/48 , G01S17/02 , G06N3/0499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雷达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激光雷达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将目标激光雷达的环境信息输入到预设神经网络模型中获取目标大气粒子浓度,将目标大气粒子浓度输入到目标神经网络模型中获取目标激光雷达中的目标激光发射器对应的预估激光传播距离,进一步的获取目标激光发射器对应的关键权重,根据预估激光传播距离和关键权重获取目标激光雷达对应的激光传播距离,基于所述激光传播距离调整目标激光雷达的工作参数以控制目标激光雷达,可知,本发明基于激光传播距离来控制目标激光雷达,无需设置激光雷达工作映射表,能够增强减轻大气粒子对目标激光雷达的影响的效果,有利于提高目标激光雷达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12437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1980091735.0
申请日:2019-10-08
Applicant: 元平台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提供了光学超焦反射系统和方法。一种这样的光学超焦反射系统具有光学基板(101、101F、101G1、101G2、101G3),被配置为将准直显示图像输入耦合到光学基板的光学输入耦合部分(150、150G1);以及与所述光学基板(101、101F、101G1、101G2、101G3)集成的光学超焦输出耦合部分。光学输出耦合部分包括由与光学基板集成的离散光学超焦反射器斑(103、103A1、103A2、103B、103M1、103M2、103C1‑103C6、103V、103H.......)形成的至少一个超焦反射视口(102、102H、102V、102G1、102G2....)。离散光学超焦反射器斑的尺寸被设置为在目标区域处形成具有直径的反射的离散光斑束(105、105A1、105A2、105B、105C.....),使得由可位于目标区域处的透镜检测器系统(400)看到的离散虚拟显示图像部分的视图是超聚焦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18353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280095911.X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深圳源光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对邻近的物体进行3D扫描的方法和装置(100)。来自光源(150)的光被分裂成外部路径和内部路径。外部路径上的光从物体(290)反射回来并与内部路径上的光发生干涉。该干涉可以用于确定外部路径上的光的精确的飞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17908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73072.3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上海思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隔磁结构的激光雷达,包括具有一安装腔体的壳体,设在安装腔体内的:设在安装腔体底部的底板;设在底板上方的核心板;旋转组件,包括:设在底板上方的主轴承,以支撑旋转支架旋转;旋转支架,一端与主轴承连接,另一端与核心板连接,以带动核心板旋转;设在旋转支架内的定子和转子,转子设在定子外围,二者电信连接;隔离结构,包括:设在转子外围的隔磁膜,以隔断定子的换向电流与核心板间的相互电磁干扰;设在定子和转子下方的隔磁膜片,以隔断定子的换向电流与底板间的相互电磁干扰;光学组件;供电组件。本发明改善激光雷达内部含铁零件对无刷电机运转的平稳性的干扰及改善无刷定子不断变化的电磁场对雷达内部主板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415189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011084394.5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激光雷达系统及其校准方法,涉及激光雷达技术领域,为能够简单快捷地进行校准操作而发明。激光雷达系统包括:激光发射单元、扫描单元、接收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激光发射单元,包括光源和位于所述光源的光出射路径上的一个准直器,所述光源具有两个以上的激光输出通道,不同激光输出通道输出的激光束,均经过所述一个准直器准直后以发散的方式输出;和/或,所述接收单元,包括光电探测器,所述光电探测器具有两个以上的像元,在所述两个以上的像元的光接收路径上设有一个汇聚透镜,以使所述两个以上的像元通过一个汇聚透镜接收目标反射回的光。本发明适用于对目标进行距离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1415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92281.5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群体的通信与定位一体化方法,用于多智能机器人协同。本发明方法包括:智能机器人通过中期特征提取与交互模块点从当前感知的雷达点云数据中构建查询向量、计算空间重要性信息、提取中期特征用于通信交互;基站通过最优通信链路构建模块对智能机器人进行分簇,在簇内进行机器人间最优通信链路分配,再补全簇间边界的通信链路;智能机器人通过时序化相对定位模块对协同定位对象发来的中期特征时序和自身采集的特征图序列进行处理,获取机器人间相对位置关系。本发明方法考虑了时序化信息的利用,实现了客观通信条件限制下的实时运行,在时空维度上融合跨设备特征实现高效高精度的持续协同定位,提高了配准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79629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010635401.X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舜宇光学(浙江)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S17/02 , G01S7/4911 , G01S7/484 , G01S7/481 , G02F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平坦输出强度的片上光学相控阵扫描器。本发明是激光器光源信号通过I0端口输入波导芯片;经过多级3dB功分器将功率等分到各根波导,每根波导利用独立的相位调制器控制波导间的相位差;之后各根波导路径的光场进入发射天线,特点在于天线由弯曲波导阵列构成,其中上半区的弯曲波导和下半区的弯曲波导呈中心对称分布,发射光远场发生干涉,可以形在不同偏转角度上具有峰值强度一致的光场分布。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光学相控阵光束的峰值强度随着扫描角度增大迅速衰减的问题,能够满足宽视场角扫描的激光雷达、自由空间光通信等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9626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48850.8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雷达扫描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一光偏转器件将光源发出的光束沿第一方向偏转多个第一偏转角度;光源发出的光束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沿第二方向的长度;第二光偏转器件将经过第一光偏转器件偏转的光束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偏转多个第二偏转角度以投射出扫描光束;扫描光束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其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通过控制施加在第二光偏转器件上的工作电压来调整第二光偏转器件对入射光束偏转的第二偏转角度,且根据光束入射第二光偏转器件的入射角度微调对应施加的工作电压;其中,对于同一个第二偏转角度,不同的入射角度对应的工作电压不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