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性铅酸蓄电池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9896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1810095761.8

    申请日:2018-01-31

    Inventor: 林子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蓄电池使用寿命短和制作不成功的问题。本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包括内部具有电池腔的壳体以及设置于电池腔内的数个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均具有供电解液注入的内腔且所述单体电池的内腔相互独立,所述壳体内位于上述电池腔上方还具有数个与单体电池的内腔一一对应连通的分气室,所述壳体内还具有共压腔,所有所述分气室分别通过排气孔与所述共压腔相连通。本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具有能成功制作且能正常使用的优点。

    一种石墨烯极板式铅酸蓄电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82107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621141.6

    申请日:2022-1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极板式铅酸蓄电池,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散热机构,且散热机构包括侧板、散热孔一、波纹管、护板、螺孔、散热孔二,所述侧板设置在壳体的外壁右侧,所述护板的左侧与侧板的右侧贴合,所述螺孔的数量有四个,并依次开设在护板的四角,每个所述螺孔的内壁均螺纹连接螺丝,且螺丝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螺丝继续螺纹贯穿侧板的四角、壳体外壁右侧的四角,所述侧板的右侧开设有凹槽。通过通风孔向散热孔一、散热孔二排放铅酸蓄电池在工作时壳体内部产生的热量,避免内部过热,减缓铅酸蓄电池老化速度,降低在高温天气下产生的安全隐患。

    铅蓄电池
    3.
    发明公开
    铅蓄电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291306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80068237.4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铅蓄电池的正极板和/或负极板中包含的集电体具有框骨和框骨的内侧的内骨。框骨具备上部元件、下部元件以及将它们连接的一对侧部元件。内骨具备在从上部元件朝向下部元件的第1方向延伸的纵骨,以及横骨。在与第1方向垂直的侧部元件的第1截面和纵骨的第2截面中看到金属的纤维状组织的条纹图案。第1截面的外周区域由纤维状组织沿第1截面的轮廓延伸的第1部分和其以外的第2部分构成,第2部分由框骨的内侧的2A部分和外侧的2B部分构成。第2截面的外周区域由纤维状组织沿第2截面的轮廓延伸的第1部分和其以外的第2部分构成。与2A部分对应的轮廓的长度在第1截面的轮廓的总长度中所占的比例R1小于25%,与第2部分对应的轮廓的长度在第2截面的轮廓的总长度中所占的比例R2小于50%。

    铅蓄电池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80874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780016888.X

    申请日:2017-02-24

    Abstract: 一种铅蓄电池,收纳于相邻的电池单元室的两个极板组中的一个正极架与另一个负极架通过贯通隔壁的贯通连接体而电连接,贯通连接体具备连接设置于正极架的正极侧部件、和连接设置于负极架的负极侧部件,正极侧部件与负极侧部件形成充填于在分隔电池单元室的隔壁设置的贯通孔的焊接部并且紧贴于贯通孔的周围,将正极架和负极架的上端面与贯通孔的下端部之间的距离A设为3mm~5mm,将贯通孔的上端部与贯通连接体的上端部之间的距离B设为3mm~5mm,将贯通连接体的上端部与电解液的液面之间的距离C设为0mm以上,将正极格栅部和负极格栅部的高度设为100mm以上。

    一种富液AGM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1276648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010182284.6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陈清平

    Inventor: 陈清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富液AGM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壳、多个极群组,电池壳包括设置有通气孔的顶盖和壳体;壳体内设有多个塑料隔墙,顶盖靠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竖板;塑壳槽包括多个高液位槽和一个低液位槽;在顶盖上设置有安全阀和连接阀;两个塑壳槽通过A连接管连接,A连接管与安全阀连通;A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低液位槽连通;正极板栅的重量与膏板重量比的比值大于1.3;正极板栅和负极板栅上均设置有面积小于36mm2的方形孔。本发明防止蓄电池电解液外漏;使得正极板和负极板的内阻更小,输出的电流更大;防止了热失控,增加了电解液存储量,正负极板的改进为蓄电池增长使用寿命提供了充分必要条件。

    一种提升电池一致性的塑壳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9749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97889.1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电池一致性的塑壳结构,通过在壳体两侧非压力面设置储酸槽,非压力面受到极群扩张力的影响较小,增设储酸槽不会对壳体强度造成重大影响,并且储酸槽的位置设置于中间位置,壳体两侧的储存酸槽对称,从而提高了中间单格的含酸量及饱和度,并且由于电池是紧装配,壳体压力面方向对极板和隔挡的作用力较大,往往造成中间部位硫酸扩散阻力较大,将储酸槽设于非压力面的中间位置,储酸槽的硫酸更容易通过隔挡侧面扩散至中部,增加了极群中间位置的硫酸,提升了单位时间内硫酸向极群中间扩散的硫酸量,从而提高了极群的反应效率,既能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又能降低饱和度过低造成的电池热失控风险。

    一种便于拆卸的环保型蓄电池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9743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11109.4

    申请日:2024-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环保型蓄电池,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设置壳盖,壳盖的内部后端固定安装有安全阀壳,安全阀壳的底部设置有阀座组件,壳体的上端部分设置有快拆组件,快拆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外壁顶部的倾斜架,且倾斜架的底部倾斜设置,快拆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壳盖顶部的固定罩,固定罩的中间部分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升降块,升降块的底部环侧转动连接有抽拉板,抽拉板的远离升降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移动架,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可以提高拆装的效率,且安装时的难度较低,较于传统多个螺丝拧紧的方式不会出现未正确拧紧的情况,保证拆装维护后蓄电池的密封性较好。

    新能源汽车用AGM蓄电池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3509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32781.X

    申请日:2023-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用AGM蓄电池,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多组相互平行的隔墙,多组所述隔墙将壳体空腔分隔成多组放置腔;极群组,设置于所述放置腔内;排气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每组放置腔的上方,所述排气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排气壳以及设置于排气壳内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将所述排气壳空腔由下至上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移动件,本发明利用隔墙将壳体分隔成多组放置腔,使得每组放置腔内具有一定的装配压力,可以避免活性物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脱落的现象,可以延长蓄电池使用时间,同时采用排气组件,为了避免放置腔内部压力过大,导致壳体发生形变的问题。

    一种便于组装的铅酸电池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8529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15001.8

    申请日:2023-07-25

    Inventor: 何幸华 何可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铅酸电池,包括电极群、负极汇流排和正极汇流排;电极群包括多组电极组件,各组电极组件均包括多块交替重叠的正极板和负极板,前一组电极组件的各负极板一侧端的端子与后一组电极组件的各正极板一侧端的端子一一对应连接,或者前一组电极组件的各正极板一侧端的端子与后一组电极组件的各负极板一侧端的端子一一对应连接,首组电极组件的各负极板一侧端还设有接负极端子,尾组电极组件的各正极板的一侧端还设有接正极端子;负极汇流排与首组电极组件的各接负极端子相连;正极汇流排与尾组电极组件的各接正极端子相连。本发明减少了汇流排的焊接,组装更加方便,便于控制电池的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