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孔拉槽破顶免返矸石装药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9909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1497691.7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孔拉槽破顶免返矸石装药结构,包括若干分布于破顶区域槽区的炮孔,若干炮孔由内向外呈圈层分布,每圈层上的炮孔均呈均匀分布状,最外圈层上的炮孔内均设有对应的爆破组件,内圈层上的炮孔内设有对应的爆破组件或空装,炮孔空装用于作为自由面和出气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深孔拉槽破顶免返矸石装药结构的操作方法。本发明爆破时从里向外、自下而上分段次依次进行,上一段次的爆破为下一段次的爆破提供补偿空间,段次之间的时间间隔通过理论计算机和现场实际运用得出,可以达到既能有效破岩又不会出现烧结挤死、前面爆破带坏后面爆破孔的情况,从而解决拉槽破顶后矸石返冲的问题,免除了不必要的安全风险。

    一种矿井深孔爆破的爆破筒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41369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500572.2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深孔爆破的爆破筒连接结构,包括铰链轴、第一子连接部和第二子连接部,所述铰链轴的外壁铰接有第一子连接部,且第一子连接部一侧铰链轴的外壁铰接有第二子连接部,所述第一子连接部和第二子连接部的内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二子连接部和第一子连接部的内侧皆设置有定向凸起块,所述第二子连接部和第一子连接部底端皆安装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安装块之间位置的固定机构;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将爆破筒本体在第一子连接部和第二子连接部之间位置进行固定,使得相互连接的两个爆破筒本体在插入爆破孔时不会发生相对转动。

    一种基坑内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的爆破拆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23386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393413.X

    申请日:2016-06-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42D3/00 E04G23/08 F42D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内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的爆破拆除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梁(3)内沿纵向方向预埋PVC弧形管组(1)和竖向直管(2)作为预埋炮孔。在基坑内钢筋混凝土支撑梁(3)爆破拆除前,先在导爆索(4)上用绝缘胶带均匀地绑定n段炸药(5),再用牵引丝(7)将导爆索(4)和炸药(5)牵引至弧形管内的相应位置;然后将弧形管未装药的两端用堵塞炮泥(6)堵塞,堵塞长度大于最小抵抗线长度,剪断所述牵引丝(7);每根直管(2)内装1段炸药(5)。最后采用微差爆破技术进行爆破拆除。本发明具有安全可靠、施工简便、成本低廉、爆破拆效果好和应用广泛的特点,适用于各类大型基坑内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的爆破拆除。

    一种下山巷道掘进炮眼布置方式

    公开(公告)号:CN101349533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810138778.3

    申请日:2008-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下山巷道掘进炮眼布置方式,它包括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和底眼,掏槽眼为楔形布置方式,掏槽眼布置在巷道断面中上部,其中两排楔形掏槽眼的间距比现有楔形掏槽眼间距大30%,在两排之间布置一排辅助直眼,辅助直眼的深度是掏槽眼的0.5倍;两排掏槽眼下面再布置一行辅助抛掷眼,辅助抛掷眼钻眼方向与巷道断面呈<90°角度向斜上方钻进,且同底眼同段最后起爆。本发明充分利用最小抵抗线原理,合理分布楔形掏槽眼间,提高了爆破效率和掘进速度。

    准直眼强力掏槽的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61103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810104351.1

    申请日:2008-04-17

    Inventor: 单仁亮 高文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准直眼强力掏槽的方法,首先在工作面上布置至少一个中心次掏槽孔和多个主掏槽孔,中心次掏槽孔为直眼,主掏槽孔为准直眼、与工作面呈75~85°的夹角;主掏槽孔装70%左右的炸药,中心次掏槽孔装20%左右的炸药;主掏槽孔先于中心次掏槽孔起爆。结合了直眼掏槽和斜眼掏槽各自的优点,中心直眼与准直眼配合,采用合理时间间隔进行分层分次爆破,槽腔大、效率高、成本低、易操作。

    一种雷管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19013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910169211.7

    申请日:2009-08-24

    Abstract: 本发明了公开一种雷管系统,包括:若干延时继电器相互串联连接组成的阵列;以及若干各自按预定间隔连接到该阵列上的雷管。本发明还公开了另一种雷管系统,包括若干雷管、若干包含延时继电器的连接部件,雷管与连接部件之间采用导线连接;与第一雷管相连的第一连接部件连接到相邻的第二雷管及其对应的第二连接部件之间的导线上。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的延时继电器。根据本发明可确定任意两个雷管之间精确的延时长度,以及确保从该延时线的一端到另一端能量和信号转换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地下矿山上向深孔底部间隔起爆工艺及底部间隔起爆具

    公开(公告)号:CN101634540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810012398.5

    申请日:2008-0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上向深孔底部起爆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地下矿山上向深孔底部间隔起爆工艺及底部间隔起爆具。起爆工艺包括下述步骤:首先将孔底间隔起爆具组装好;在装入上向立面扇型炮孔前,在顶帽上部插入间隔柱;在底座上安上尾翼,然后用输药管或炮杆将间隔起爆具送入孔底;再开始装药,炸药装完后用炮泥填塞炮孔;最后将孔口外留下的非电导爆管分8-12条一组用簇联法进行起爆;单排孔爆破和多排间微差爆破。起爆具由上联接套,顶帽,底座,尾翼以及装在顶帽中的引爆炸药、非电导爆管和导爆索所组成。本发明合理地改变了药包传爆方向和炸药能量的分布状态,从而提高了炸药能量利用率,改善了地下矿山深孔爆破质量。孔底间隔起爆具具有操作简单,起爆安全可靠的特点。

    爆破筒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34408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580008579.5

    申请日:2005-0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42D1/02 F42D3/04

    Abstract: 爆破筒包括:大致圆柱形的套管(2),具有密封其第一端的端壁(6);端部单元(3),其在套管第二端插入套管一定深度,具有面对套管内部的内侧(4)和处于端部单元相对侧的外侧(5);在套管中处于端壁和内侧之间的腔室(7),其填充有爆炸剂(8);在外口(11)和内口(12)之间延伸穿过端部单元的通道(10),包括用于起爆筒(11)的底座(13);以及容纳在该底座中的起爆筒,其容纳用于对腔室中的爆炸剂进行点火的引爆炸药。至少一个轴向突出的间隔构件(20)设置在爆破筒第一端的端壁(6)的外侧和/或爆破筒第二端的端部单元上,使得当使两个爆破筒进入钻孔(24)中以待引爆时,中间空间(28)形成于第一下爆破筒的外侧(5)和置于第一爆破筒上的第二上爆破筒的端壁的下侧之间,并且至少一个通路(21)设置在径向上、通过所述间隔构件、允许所述中间空间和钻孔中的环绕空间(27)之间连通。

    一种基于气体爆破的分级爆破装置及爆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094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538401.2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爆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气体爆破的分级爆破装置,包括金属外套管,金属外套管上设有排气部;外致裂管,同轴设置在金属外套管内,外致裂管通过第二起爆部先行起爆,外致裂管内填充有第一爆炸物;内致裂管,同轴设置在外致裂管内,内致裂管通过第一起爆部延后起爆,内致裂管内填充有第二爆炸物;外致裂管与内致裂管之间设有真空层。本发明还包括使用上述装置的一种爆破方法。本发明通过引爆时先行引爆外致裂管内的第一爆炸物,随后在短时间内延后引爆内致裂管内的第二爆炸物,通过外致裂管起爆达到破岩的效果,内致裂管再起爆使岩石裂纹向着更大更深扩展,提高了破岩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