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299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010441.8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化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半废锅气化炉防堵渣结构以及方法,半废锅气化炉防堵渣结构包括气化炉本体以及分别置于气化炉本体内,且从上自下依次连通的废锅段下渣管、连接管以及激冷段冷却管;所述废锅段下渣管的纵断面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根据废锅段下渣口的倾斜角度调整废锅段下渣口锥壁的长度,将废锅段下水冷器的内径维持在半废锅气化炉本体内径的0.4074~0.4088倍,减少废锅段下渣口和废锅段下水冷器堵渣现象。本发明提供的结构,使得下渣通道不易发生堵渣,保证设备和生产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50446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1811374839.6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辐射废锅激冷一体式显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设有粗合成气入口;辐射废锅,设在壳体内,自上而下限定出换热区和激冷区,激冷区与壳体形成合成气上行通道,其设有合成气出口,辐射废锅包括:水冷壁,其设在换热区且水冷壁限定出气渣通道;第一组水冷屏和第二组水冷屏,第一组水冷屏包括多个第一水冷屏,多个第一水冷屏沿气渣通道的周向倾斜间隔分布且限定出从上至下横截面积逐渐缩小的第一换热通道,第二组水冷屏包括多个第二水冷屏,多个第二水冷屏沿所述气渣通道的周向间隔分布且限定出第二换热通道,第二水冷屏与第一水冷屏对应布置且连通;激冷组件,设在激冷区;排渣池,其与壳体的下端相连,激冷区的下端延伸到排渣池内。
-
公开(公告)号:CN11079132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1810879196.4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宏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综合利用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成型设备、输送系统、生物质锅炉、生物质气化/碳化炉、SCR脱硝装置、袋式除尘装置、脱硫装置及湿电除尘装置,其中,所述成型设备为用于对生物质原料进行压缩成型的成型设备;所述输送系统为用于将压缩成型后的生物质送至生物质气化/碳化炉中的输送系统;所述生物质锅炉设置有生物质入口、燃料气入口、燃烧器及烟道,所述烟道被隔板分为第一烟道段及第二烟道段,所述第一烟道段的尾部侧壁设置有烟道气出口,该烟道气出口通过管路依次经由高温旋分器、SCR脱硝装置与第二烟道段顶部侧壁所设置的烟道气入口相连。
-
-
公开(公告)号:CN11784453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30333.X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北京航天迈未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对含灰气流进行热回收和净化的设备和方法,其中对含灰气流进行热回收和净化的设备,包括:气化炉1、激冷室2、合成气管道3;所述激冷室2放置在所述气化炉1外,并通过所述合成气管道3与所述激冷室2连接;所述气化炉1用于对燃料进行燃料气化处理并得到第一含灰气流,并在所述燃料气化处理之后对所述第一含灰气流进行热量回收以及除灰处理,以得到第二含灰气流;所述第二含灰气流经过合成气管道3输送到所述激冷室2中,以使得所述激冷室2对所述第二含灰气流进行洗涤以及降温处理。由此,在气化炉1外增加了激冷室2,基于气化炉1和激冷室2上述配合对第一含灰气流进行了多次的降温处理以及除灰处理,从而使得得到的合成气中灰渣含量尽可能少,大大降低了后续对于带灰渣的合成气的处理复杂度以及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75337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810958836.0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安徽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科达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式煤气化系统及方法,属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领域。一种耦合式煤气化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气化系统、余热回收系统、除尘系统和飞灰循环系统,气流床气化炉连接在流化床气化炉下游,其中余热回收系统采用多回路余热回收方式,充分利用系统热量,提高热效率;且气化系统还包括旋风混合器,气流床气化炉上端设置有气化烧嘴,飞灰循环系统和气化烧嘴相连,改变煤粉、飞灰和气化剂的进料方式,使得气化反应更加彻底,碳转化率显著提高。一种耦合式的煤气化方法,基于上述气化系统对气化工段、换热工段进行优化,使得气化系统的热效率显著提高,煤炭的碳转化率进一步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7367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1109260.3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粉煤加氢气化炉,包括封闭式炉体、变径出料器及气固分离装置,在封闭式炉体内腔中部设有废热锅炉,废热锅炉上方的封闭式炉体内腔为气化反应室,废热锅炉下方的封闭式炉体内腔为半焦储存室;在废热锅炉的炉膛口上设有变径出料器,变径出料器的出料口处设有气固分离装置。优点在于:气化反应生成的高温煤气和半焦形成气固混合物,经废热锅炉进行换热降温,实现了对高温合成气及高温半焦所夹带的热能的回收利用,在降温过程中避免了杂质气体的引入,减轻了合成气提纯装置的工作负荷;通过设置气固分离装置并在其内部设置弧形导向板,有效提高了合成气与半焦的分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568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14619.7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超低排放煤气化‑燃气锅炉耦合的煤炭利用系统,所述煤炭利用系统主要由煤粉仓、立式强涡旋液态排渣气化炉、炉渣池、减温器、鼓泡流化床干法脱硫脱硫塔、分离灰+脱硫产物仓、高温低氧煤气燃烧器、带SNCR装置的MILD燃气锅炉、高温空气管道、高温烟气管道、布袋除尘器、引风机、烟囱等设备组成。该系统采用高温熔融空气气化技术进行煤气化,产生的热煤气通过前置布置的鼓泡流化床脱硫塔脱硫后,在安装有高温低氧煤气燃烧器的带SNCR装置的MILD燃气锅炉进行MILD燃烧放热。本发明的核心是创新性提出了一种融合多种超低排放优势技术的前置脱硫新型超低排放煤气化‑燃气锅炉耦合的煤炭利用系统,该系统具有低成本、低耗水、低污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67969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1811479938.0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质气化多联产炭热电装置及工艺,包括生物质输送、生物质气化、锅炉及发电、以及脱硫除尘。所述生物质输送采用大倾角皮带连续自动进料;生物质气化采用上下吸结合的复合气化固定床气化工艺,副产炭化料;气化气燃烧后经锅炉产生的蒸汽去汽轮机发电,再经换热站,为采暖提供热源;脱硫除尘采用散射塔脱硫除尘一体化工艺。本发明具有环保、安全和实现炭热电多联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28596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39690.1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兰州兰石能源装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气化耦合非催化转化制合成气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循环流化床气化炉中部设有炉膛,炉膛自下而上分别为燃烧区和还原区,炉膛下方的加料口与双螺旋给料机相连,双螺旋给料机与给料罐相连;循环流化床气化炉顶部与旋风分离器相连,旋风分离器底部通过返料器连接在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底部返料口、顶部出料口与非催化转化炉相连,非催化转化炉与废热锅炉相连;该方法包括双螺旋给料、循环流化床气化炉供风、气化反应、热载体循环、旋风分离及返料、非催化转化、废热回收七个步骤;本发明采用非催化转化炉对气化产生的甲烷及焦油进行转化生成有效气组分CO和H2,解决了生物质气化合成气甲烷废气含量高及焦油处理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