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赖氨酸-聚乙烯醇水凝胶仿生防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4408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822643.9

    申请日:2022-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赖氨酸‑聚乙烯醇水凝胶仿生防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二甲基硅氧烷浇筑在生物材料表面后,固化,然后去除生物材料得到阴模;然后阴模浸入无水乙醇溶液超声后表面吹干,经等离子体清洗处理后,将聚二甲基硅氧烷浇筑在表面,固化,分离即得阳模;然后在聚乙烯醇水凝胶中加入聚赖氨酸,进行搅拌后,得到聚赖氨酸‑聚乙烯醇水凝胶;然后将阳模经等离子体清洗处理后,表面喷涂硼酸溶液,去除多余硼酸溶液后,滴加过量聚赖氨酸‑聚乙烯醇水凝胶;然后旋涂去除未交联的聚赖氨酸‑聚乙烯醇水凝胶,制得。本发明制得的聚赖氨酸‑聚乙烯醇水凝胶仿生防污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防污能力和低弹性模量。

    一种具有蛋白涂层的交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3476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275554.7

    申请日:2022-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蛋白涂层的交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该交联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改性材料与多巴胺溶液混合以得到多巴胺修饰的待改性材料;之后将多巴胺修饰的待改性材料与改性溶液混合以在材料的表面自组装形成涂层;随后再与交联剂溶液混合;改性溶液的制备原料包括氧化剂溶液、可溶性铜盐及蛋白质溶液;交联剂溶液中所含的交联剂包括京尼平及其衍生物、戊二醛及其衍生物、多酚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该制备方法能够在待改性材料表面修饰蛋白涂层,赋予其生物功能性,使其不易凝固,更好地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且能够使蛋白涂层在待改性材料表面的结合更加牢固,解决蛋白涂层在体内容易降解的问题。

    一种γ-聚谷氨酸-聚阳离子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0485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646429.3

    申请日:2020-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γ-聚谷氨酸-聚阳离子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它是由带负电荷的小分子量γ-聚谷氨酸和带正电荷的聚阳离子化合物通过电荷间相互作用形成的聚氨基酸复合物;所述γ-聚谷氨酸通过微生物发酵法获得,分子量范围为5000~10000道尔顿,优选5000道尔顿;所述聚阳离子化合物为聚赖氨酸、羧甲基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聚赖氨酸盐酸盐中的任意一种。将该复合物作为医疗器械表面抗污涂层,能够稳定黏附在医疗器械表面,作用时间长,且有效隔绝微生物在器械表面的生长,抑制微生物在表面上的粘附。

    一种防霉木饰面板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06747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19165.X

    申请日:2019-07-10

    Inventor: 范琦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霉木饰面板,包括面板本体,所述面板本体是由封闭层、灭菌层、吸音板、木单板、基板粘接组成,所述面板本体的四侧边均设置有防爆层,所述封闭层设置于面板本体的最外层,且封闭层的内侧通过粘胶剂连接有用于杀菌抑菌的灭菌层。本发明通过在面板本体上设置封闭层来增强面板本体的密封性,通过对装饰面板内部进行密封,再利用灭菌层对面板本体材料中的菌种进行消除,防止面板本体内的材料发生霉变以及外界细菌的侵入,从而提高木饰面板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此外,在面板本体内部加设吸音板和吸音孔,可以延长声波空间,起到降噪的功能,本设计不仅结构简单,密封性强,而且实现内部抑菌、灭菌的功效。

    一种PVA基复合包装涂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4126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547807.5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赵艳丽

    Inventor: 赵艳丽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VA基复合包装涂膜材料,按重量份称取以下成分:PVA3-8份,魔芋葡甘聚糖2-6份,k-卡拉胶1-5份,纳米凹凸棒土粉体0.5-2份,蔗糖脂肪酸酯1-4份,聚赖氨酸2-6份,亚麻籽胶3-5份,油酸2-5份,透明质酸钠1-4份,水120-150份,无水乙醇5-10份,乙醇水溶液10-20份。本发明通过高分子材料与无机物两者之间的耦合作用,可达到优势互补、协同增效,且能降低成本。

    改性的聚赖氨酸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32534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15243.8

    申请日:2006-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001 C08G83/005 Y02P20/55 Y10S977/7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聚赖氨酸,为此使以任何方式得到的聚赖氨酸与至少一种选自下列的其它化合物反应:包含酸基的化合物,包含异氰酸酯基团的化合物,包含酮基的化合物,包含醛基的化合物,包含活性双键的化合物,氧化烯,氨基封端或酸基封端且具有1、2或更高官能度的聚氧化烯,内酯、内酰胺,烷基化试剂,饱和或不饱和长链羧酸,饱和或不饱和长链羧酸的氨基反应性衍生物,长链烷基胺,长链脂族一元醇,脂族或芳族异氰酸酯,卤化三烷基硅烷,全氟化烷基卤和全氟化烷基羧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