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39112A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710146350.9
申请日:2007-09-07
Applicant: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含镍物料萃取转型生产镍盐的方法,涉及一种在镍盐产品制备过程中使用硫酸镍介质溶液萃取转型技术。特别是对氯化镍和氨基磺酸镍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将净化后的硫酸镍溶液用P204萃取剂萃取,使主金属镍进入有机相,再以不同的酸溶液反萃有机相,将镍转型为其它镍盐溶液,再经过深度除杂、蒸发结晶等工序生产成为其它镍盐产品。本方明可扩大生产镍盐产品的原料范围,极大改善劳动作业环境,节约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076495A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580026626.9
申请日:2005-08-03
Applicant: 氨合物公司
IPC: C01F5/00 , B01D53/94 , B01D53/86 , F01N3/20 , C01G45/00 , C01G49/00 , C01G3/14 , C01G9/00 , C01G51/12 , C01G53/12 , B01J20/28 , B01J20/30 , B01J2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存储和输送氨的固体材料。该存储氨的固体材料包括一种氨吸收盐,其中该氨吸收盐是通式为Ma(NH3)nXz的离子性盐,其中M是选自碱土金属和/或一种或多种过渡金属例如Mn、Fe、Co、Ni、Cu和/或Zn的一种或多种阳离子,X是一种或多种阴离子,a是每个盐分子中包括的阳离子数,z是每个盐分子中包括的阴离子数,n是2~12的配位数,其中M是Mg,该氨吸收盐为汽车工业用氨提供了一种安全、轻质、便宜而且致密的存储。
-
公开(公告)号:CN103097004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180033289.1
申请日:2011-07-01
Applicant: 佛吉亚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塞尔日·圣-迪迪埃
IPC: B01D53/56 , B01D53/79 , B01D53/86 , B01D53/90 , B01D53/94 , B01J20/04 , B01J20/28 , C01F11/24 , C01G3/14 , C01G51/12 , C01G53/12 , C01C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7/02 , B01D2251/2062 , B01D2257/404 , B01D2258/012 , B01J20/046 , C01C1/006 , C01F11/24 , F01N2450/30 , F01N2610/02 , Y10T29/302 , Y10T29/49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方法,包括:通过用吸收盐吸收或吸附氨来提供材料的步骤;制造中间元件(24)的步骤(110),该步骤包括压紧所述材料以形成中间元件(24);在筒(10)的壳体(28)中堆叠至少两个中间元件(24)的步骤;以及在壳体(28)中压紧中间元件的堆叠体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0203951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910562562.8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氢氧化镁联产二氯化六氨合镍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氯化镁、氢氧化镍、氨水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40~60℃下反应40~80分钟,得到料液,其中,氯化镁、氢氧化镍、氨水溶液的摩尔比为:1~1.3:1.2~1.6:4.9~5.8;反应完全后静置,等待所述料液固液分层,得到含有氢氧化镁的液相和含有二氯化六氨合镍的固相,分离所述液相和所述固相;分别处理所述液相和所述固相,得到氢氧化镁和二氯化六氨合镍。本发明提供的氢氧化镁联产二氯化六氨合镍的制备方法中,原料易得、工艺流程短、设备投资少,无需高温高压等反应装置,无有毒气体产生,可同时联产出纯度较高的氢氧化镁和二氯化六氨合镍。
-
公开(公告)号:CN101076495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580026626.9
申请日:2005-08-03
Applicant: 氨合物公司
IPC: C01F5/00 , B01D53/94 , B01D53/86 , F01N3/20 , C01G45/00 , C01G49/00 , C01G3/14 , C01G9/00 , C01G51/12 , C01G53/12 , B01J20/28 , B01J20/30 , B01J2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存储和输送氨的固体材料。该存储氨的固体材料包括一种氨吸收盐,其中该氨吸收盐是通式为Ma(NH3)nXz的离子性盐,其中M是选自碱土金属和/或一种或多种过渡金属例如Mn、Fe、Co、Ni、Cu和/或Zn的一种或多种阳离子,X是一种或多种阴离子,a是每个盐分子中包括的阳离子数,z是每个盐分子中包括的阴离子数,n是2~12的配位数,其中M是Mg,该氨吸收盐为汽车工业用氨提供了一种安全、轻质、便宜而且致密的存储。
-
公开(公告)号:CN101128394A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680005886.2
申请日:2006-02-03
Applicant: 氨合物公司
IPC: C01F5/00 , B01D53/94 , B01D53/86 , F01N3/20 , C01G45/00 , C01G49/00 , C01G3/14 , C01G9/00 , C01G51/12 , C01G53/12 , B01J20/28 , B01J20/30 , B01J2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32 , B01J20/046 , B01J20/08 , B01J20/28011 , B01J20/2803 , B01J20/28042 , C01C1/006 , C01C1/02 , C01F5/30 , F01N3/36 , F01N2610/03 , F01N2610/1406 , H01M4/94 , H01M8/0245 , Y02T10/20
Abstract: 包含氨吸收/解吸固体材料的固体氨存储和输送材料,所述已被压实到密度大于理论骨架密度的50%的存储和输送材料提供固体氨存储材料,该存储材料容易制备和处理并且具有极高密度的存储氨,所述存储氨在受控条件下容易释放,即使所述材料的孔隙率非常低仍如此,并且该存储材料对于存储和输送氨是安全的,不需要特殊的安全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04789206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510216523.4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热致变色材料分子式为[Ni(NH3)6]I2·0.5H2O。采用低温溶剂热法制备热致变色材料,具体制备方法如下:以摩尔比计,镍粉:碘单质=1.0-2.0:0.8-1.5,氨水3.0-6.0 mL作为反应物,装入25 mL反应釜中并置于120-180℃温度下反应4-7天后,分别用蒸馏水和乙醇洗涤。制得热致变色材料。其变色原理是结晶水的得失,可用于探测水。本发明优点在于,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工艺过程简单、产率高、环境污染小、生产成本低,制备得到的热致变色材料变色温度低、复色时间短、色泽鲜艳、变色敏锐、可逆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097004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80033289.1
申请日:2011-07-01
Applicant: 佛吉亚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塞尔日·圣-迪迪埃
IPC: B01D53/56 , B01D53/79 , B01D53/86 , B01D53/90 , B01D53/94 , B01J20/04 , B01J20/28 , C01F11/24 , C01G3/14 , C01G51/12 , C01G53/12 , C01C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7/02 , B01D2251/2062 , B01D2257/404 , B01D2258/012 , B01J20/046 , C01C1/006 , C01F11/24 , F01N2450/30 , F01N2610/02 , Y10T29/302 , Y10T29/49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方法,包括:通过用吸收盐吸收或吸附氨来提供材料的步骤;制造中间元件(24)的步骤(110),该步骤包括压紧所述材料以形成中间元件(24);在筒(10)的壳体(28)中堆叠至少两个中间元件(24)的步骤;以及在壳体(28)中压紧中间元件的堆叠体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0203951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562562.8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氢氧化镁联产二氯化六氨合镍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氯化镁、氢氧化镍、氨水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40~60℃下反应40~80分钟,得到料液,其中,氯化镁、氢氧化镍、氨水溶液的摩尔比为:1~1.3:1.2~1.6:4.9~5.8;反应完全后静置,等待所述料液固液分层,得到含有氢氧化镁的液相和含有二氯化六氨合镍的固相,分离所述液相和所述固相;分别处理所述液相和所述固相,得到氢氧化镁和二氯化六氨合镍。本发明提供的氢氧化镁联产二氯化六氨合镍的制备方法中,原料易得、工艺流程短、设备投资少,无需高温高压等反应装置,无有毒气体产生,可同时联产出纯度较高的氢氧化镁和二氯化六氨合镍。
-
公开(公告)号:CN104789206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16523.4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该热致变色材料分子式为[Ni(NH3)6]I2·0.5H2O。采用低温溶剂热法制备热致变色材料,具体制备方法如下:以摩尔比计,镍粉:碘单质=1.0-2.0:0.8-1.5,氨水3.0-6.0 mL作为反应物,装入25 mL反应釜中并置于120-180 ℃温度下反应4-7天后,分别用蒸馏水和乙醇洗涤。制得热致变色材料。其变色原理是结晶水的得失,可用于探测水。本发明优点在于,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工艺过程简单、产率高、环境污染小、生产成本低,制备得到的热致变色材料变色温度低、复色时间短、色泽鲜艳、变色敏锐、可逆性能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