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式人造上升流海底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9105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1618837.4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行式人造上升流海底发生装置,属于海洋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人造上升流装置工作范围窄,工作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自行式人造上升流海底发生装置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履带式车轮一和履带式车轮二,履带式车轮一和履带式车轮二上分别安装有附配重外壳一和附配重外壳二,附配重外壳一顶面的一端固连传感器,附配重外壳一顶面的另一端固连气泵,气泵上联通设置有压缩气罐;履带式车轮一和履带式车轮二之间设置有气管,气管的一端与气泵联通设置,气管的另一端与附配重外壳二连接,气管上还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多关节可动注气犁。本发明中的装置能够自行移动,因此其工作范围广;遇到障碍物还能够通过折叠来躲避,工作效率高。

    一种潜水艇或鱼雷或航空母舰或轮船的千足推进器

    公开(公告)号:CN10875005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60159.7

    申请日:2015-01-04

    Abstract: 一种可广泛应用于潜水艇或鱼雷或航空母舰或轮船等水中航行器的干足推进器,是一种噪音低、效率高、推力强大、速度快,可实现原地任意角度快速转向,不易受渔网、绳索、铁丝等水中漂浮障碍物威胁,如果少部分叶片损坏或链条断裂也不会彻底丧失推力的水中航行器的推进装置。千足型推进器由链条、叶片、固定架、控制转向器、动力传动系统、固定架护板、轨道共七部分组成。链条是链轴,滚圈,链板,链板销,万向轮组成。叶片安装在叶片支架上,万向轮安装在链轴两端,并在万向轮轨道中运行,链条由前、后动力齿轮趋动,固定架安装在固定架滚圈上,控制转向器控制叶片的翻转角度,处在前、后控制转向轮盘区域以外的脚轮都在脚轮远轨道近轨道中运行。

    基于并联机构的可变形水陆两栖清理船

    公开(公告)号:CN106114771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610681615.4

    申请日:2016-0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域环保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可变形水陆两栖清理船,包括船体,在船体的两侧设置有浮体,浮体和船体之间通过外包柔性蒙皮实现密封,柔性蒙皮内部设置有多个柔性可伸缩杆,柔性可伸缩杆用于支撑所述柔性蒙皮的整体结构形态,并联机构设置在柔性蒙皮内部,浮体相对于船体的位置与姿态的工作空间要求通过并联机构来实现。柔性蒙皮采用基于十字蜂窝结构支撑、硅橡胶面板包覆的柔性可变形结构,其随船体与浮体之间的相对姿态而发生变形。本发明提高两栖船水域通过性,以适应不同河道宽度和不同深浅水域工作需求,尤其是提高两栖船水中工作时的单次载重量。

    一种高速舰艇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97214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297036.0

    申请日:2014-06-28

    Inventor: 陈梅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舰艇,特别是一种高速舰艇。本发明主要由舰艇、发动机、螺旋桨组成,其特征是:发动机通过传动装置另外带动划水轮,划水轮设置在舰艇的前后两侧位置或者设置在舰艇的前后两腹下位置,前后划水轮上套有上面设置划水板的履带。所述划水板与履带之间的设置设有一定的角度。需要高速行驶时,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前后两侧的划水轮转动再带动履带围绕划水轮运动,其上的划水板便会跟着履带同时运动,划水板在履带的带动下便会产生一个向下压水和向后划水的力量,划水板在高速运动时其产生的向下压力和向后划水的推力足以将舰艇的大部分托出水面,由于划水板的数量又很多,舰艇被托出水面后阻力又小,所以舰艇能很快的在上面上行驶。

    变轨式桨叶双链装置船舰

    公开(公告)号:CN102616359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210090382.2

    申请日:2012-03-24

    Applicant: 夏凤义

    Inventor: 夏凤义

    Abstract: 本发明为变轨式桨叶双链装置船舰,既采用变轨式桨叶链的方法;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效率很高、以桨叶面推水以推动船舰运行的方式;同时,它也使船舰可以象汽车一样运行,即可前进,也可后退,也可转弯;以避免或减少象泰克坦尼号、库尔斯克号类似事件的发生。变轨式桨叶双链装置船舰技术方案为,包括船壳,特征是,主动轮轴与船体动力相联接;主动轮、从动轮轴各设两个轮;两条环形传动带安套在由主动轮至从动轮的轮上,以一可伸缩杆和两支撑杆将桨叶安设在两条环形传动带之间;在主动轮、从动轮之间传动带设一套变距轨槽,传动带位于变距轨槽内。

    水陆两用船的驱动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29747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16558.4

    申请日:2012-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陆两用船的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水陆两用船两侧的多排传动链以及设置在多排传动链上的多个履带板,每个履带板具有与传动链相连接的一端以及与之相对并且向外凸出的另一端。本发明采用以上结构,具有以下优点:在水路中,履带板具有良好的划水效果,使得水陆两用船进退自由;在陆地上,履带板的橡胶能够起到减震的效果,不仅减少了履带板的磨损,还保证该水陆两用船能够平稳的运行。

    一种仿生类别的模仿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341540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835999.1

    申请日:2021-07-23

    Inventor: 黄湘翼 黄思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仿生类别的模仿机器人,涉及机器人领域,该仿生类别的模仿机器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两侧对称设有侧板,两个侧板之间形成滑道,基座外侧且位于滑道内设有橡胶带,橡胶带外表面设有多个突刺,所述侧板朝向基座一侧设有四个马达,基座四周设有四个转辊,四个马达与四个转辊一一对应。该仿生类别的模仿机器人,通过基座,挡板,橡胶带配合组成机器人,整体体积相对于普通水下机器人小。如此便于在珊瑚礁之间穿行。通过橡胶带上的突刺和天线配合模拟成海胆,如此避免惊扰到水下生物,从而能够观察到海洋生物最真实的水下状态。通过浮板,球块,插杆,微型电推杆配合,在电量低况下将浮板弹出,如此便于研究人员寻找回收。

    一种多功能海域探测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5563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30208.1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海域探测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所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行走机构、照明机构、自动控制系统;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机器人上的4个运动组件,每个所述运动组件包括一个X向运动组件、一个Y向运动组件和两个Z向运动组件;两个Z向运动组件分别朝向+Z和‑Z方向;多个机器人以矩阵布设的方式组网运行;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传感器组件、通信组件、远程工控机。本发明的多功能海域探测机器人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能够在探测区域进行多机器同步工作等特点,同时在多机器同时作业时,能够按照预设的行走路线进行行走,不易发生碰撞,探测结果实时进行反馈并可以通过相互组网的方式大大提高探测精度。

    履带式多功能水下无人驾驶多用直升飞行机

    公开(公告)号:CN103660820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210338995.3

    申请日:2012-09-14

    Applicant: 郭立友

    Inventor: 郭立友

    Abstract: 履带式多功能水下无人驾驶多用直升飞行机,以全新和独创的机械传动方式而必然将成为电子工业的最佳配偶;在机械结构中,采用接触器动臂连接总动力装置,通过钢管内的传动伞齿轮将动力分配和调控到各工作构件,实现行走、旋转、潜浮、进退、转弯、机械手抓、采矿、运矿石等各项动作;行走装置与输送及旋转装置,采用蜗轮蜗杆来驱动,潜浮力大、自锁能力强;整机的潜浮、进退、转弯、机械手抓拿,采用微分机控制接触器和螺杆推进器来调节与驱动;采矿装置是采用行星减速器大动臂旋转套管的旋转与升降来实现横竖360℃的旋转翻滚切割;整机的传动机械原理新颖独特,布局紧凑奇巧,使用广泛而实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